网络通信 频道

挡不住的趋势

    品牌之路三部曲

    第一部曲  前奏曲:摆脱OEM(1996—1998)

    “Steve,再这样下去我镇压不住自己的工程师、安抚不了美国的市场人员,自己也快按捺不了脾气了!”向来温柔有耐心的怡桦在电话中大发牢骚。自从1995年,怡桦勇敢地搬到硅谷,开创美国趋势之外,又扛下为英特尔服务器防毒软件提供技术支持的重任。一方面力求开拓趋势自己的防毒版图,一方面为了丰厚的版权费收入,又必须维护与英特尔的OEM合同,当真是蜡烛两头烧,两面不讨好。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她摔下英特尔的电话之后,立刻气呼呼地越洋向我们诉苦埋怨了。

    那是1996年,趋势与英特尔的5年合同即将到期。防毒软件的市场愈来愈看好,想要大展宏图的英特尔网络应用部门开始干涉趋势的研发方向,不满趋势占有肥沃的亚太市场,单机防毒软件PC-cillin又不肯一并让他们销售,同时在为重要客户提供技术支持时必须向远在台湾的研发部求助,有时的确远水不解近渴,他们内部的产品销售大将开始出现反对继续与趋势签约合作的声浪。

    我们这边的研发部人员也怨声载道,常常必须应召跋山涉水地前往美国犹他州提供技术支持,一待三五个月不能返乡,还得忍受英特尔销售部门的百般挑剔,也已到了忍无可忍的极限。处在临爆点的双方有时竟为了一只病毒闹得天翻地覆。技术挂帅的趋势科技认为已经尽到捉毒防毒的责任,惟市场为重的英特尔却认为我们未曾及早提供详尽的病毒信息,以致无法妥善应付客户需求等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互不相让,箭拔弩张,关系已经紧绷到极致,一触即发。尽管我们与当时英特尔网络部总经理爱固冲的友谊较深,时时相聚商议,再回去分头安抚双方人马,但是两方立场鲜明,表面的和谐已经很难维持了。

    趋势科技的CTO陈怡桦,虽然几度亲自出面力挽狂澜,用超人的技术、前瞻的眼光与全力配合的诚意打动英特尔高层主管的心,答应继续与趋势合作,但是对于小鬼难缠的产品经理、市场人员等,她也已疲于应付。同时她正积极研究开发互联网网关的防毒软件InterScan,又是一大创新。英特尔略闻一二,十分垂涎,想要以原有合同绑住趋势,再下一城,拿到这项创新产品的销售权。

    这更令怡桦愤愤不平:“InterScan是我的创新宝贝,绝对不过继给人,冠上别人的名字销售。我宁可自己领军打一场市场营销的硬仗,也不再让这个宝贝踏上OEM的覆辙。像如今这样站在第二线支援,虽然坐收版权费,却得饱受闲气,实在太伤尊严了!”当时她兼任美国趋势的总经理,在为英特尔的网络防毒软件销售提供技术支持之外,也亲自率军销售属于趋势自有品牌的单机版防毒软件PC-cillin,已经累积了一些在美国销售防毒软件的经验,跃跃欲试地想要脱离英特尔的控制,拿回市场营销的主权。

    那时形势的确有点尴尬,趋势在防毒业界开始闯出好名声,有些企业客户知道英特尔的网络产品其实来自趋势,服务和技术支持直接找到源头自然更快速,因此想跟趋势签约打交道,但是碍于与英特尔的合同,我们却得忍痛平白把大笔生意往外推给英特尔,有时因此连单机版的防毒生意都得连带牺牲。我们的业务部门很受压抑,常常把业绩不振的原因推给这个策略联盟的合同。另一方面,虎视眈眈、雄心勃勃的英特尔一边进逼趋势,一边又与赛门铁克暗通款曲。明知策略联盟很重要的怡桦也已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很想摆脱“鹰逮饵”(注:对“英特尔”幽默的别称),海阔天空自己飞飞看。

    怒而飞

    “如果我们想要自己在美国做市场,就得开始打自己的品牌,这真的得有万全的准备。花大钱是一回事,售后支持服务更决定往后的生机。美国的企业客户要求严格,恐怕比英特尔更难应付。”我在美国市场吃过亏,打过败仗,企业版防毒软件PCRx的销售不到两年就夭折,因此当服务器版的防毒软件ServerProtect一出炉,我就极力支持与英特尔的合作。我知道要想在广阔的美国天空“化而为鸟”自由飞翔,先得长出坚硬扎实的翅膀,“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样才能一飞冲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如果只是像麻雀或学鸠“控于地而已矣”,落得只在低空跳跃,不如还是乘着英特尔的鹰翅飞比较轻松。

    “商场合同能够维持五年真的是很难得了。我们与英特尔的关系总有结束的时候,迟早一定要走自己的品牌路,”明正的远见才是趋势科技真正靠得住的翅膀吧,他胸有成竹:“InterScan刚刚成形,市场接受度还不高,ServerProtect却是已经成熟的产品,正在丰收期。现在对我们最有利的就是继续收取来自英特尔的版权费,我们靠着还不显眼的新产品慢慢培养自己的实力与品牌,等到时机成熟才与英特尔划清界限。”

    这当然是十分困难的理想,英特尔何尝不知我们打的算盘?一定要有所让步、才能取得有限的自由,慢慢达成自有品牌的心愿。明正多番与英特尔协商,提出多种不同的选择,终于如愿签下两年松绑的续约,趋势继续为英特尔的防毒产品线效劳,但只限于提供扫描引擎。英特尔继续以Intel LANDesk Virus Protect的产品名销售,许多功能与界面设计却开始自行料理;趋势科技则得以以趋势之名,销售同料不同名的服务器防毒软件ServerProtect,但遇有冲突就得礼让老大哥,不得争夺地盘。当然版权费的比例也从最初的17%大幅下降到7%,这对正在考虑股票上市的趋势科技来说,等于每季度顿时少了上百万美元的纯利,必须靠自己的销售业务实力弥补损失,压力不能说不小。这是走上自有品牌的路必须付出的第一个代价吧。

    趋势与英特尔从紧密结合的关系,到松绑的合同,若即若离,藕断丝连。我们减少了受制于人的痛苦,英特尔同样因为松绑而觉得自由,开始移情别恋,与赛门铁克、IBM眉来眼去,以致忘了糟糠妻的研发实力,忽视了逐渐兴起的互联网网络防毒市场,趋势因而得以保留创新产品InterScan的销售权,踏出自有品牌的一大步,开始独立的征途。

    甜美的滋味

    两年后的1998年,续约终止,正式结束了与英特尔的委托销售关系。趋势在日本股票上市,英特尔成为2%的快乐股东。趋势科技创新的互联网网关防毒软件InterScan与紧接而出的邮件服务器防毒软件ScanMail,分别在欧美市场获奖无数,渐成气候。连续4年获得嘉特纳专业集团(Gartner Group,全球性信息科技产业研究与顾问咨询集团。)的产品远景领导者殊荣,远远领先同业竞争者。

    趋势科技在美国信息产业界开始崭露头角,“英特尔的秘密武器”不再甘于埋名隐姓,靠着创新的产品与服务的诚意,藏不住的光芒射向了非常先进的美国IT市场。

    英特尔则与IBM全球服务部门在1999年签约委托代售LANDesk Virus Protect,随后又把客户数据库卖给赛门铁克,没多久正式退出防毒市场。英特尔的网络应用部门受制于母公司以芯片制造为主的策略,日走下坡,精英纷纷出走,到今天处于茍延残喘、四处求售的地位。英特尔的投资部门在2001年与2002年之间曾经多次回头,央求趋势科技出价购买网络应用部门,价格一次比一次合理。当年与我们在谈判桌上分庭抗礼的英特尔大将尼克戴德勒(Nick Dederer,1999年冬加入趋势,现为全球首席运营官)、鲁大为(David Rowe,2001年10月成为趋势全球市场营销执行副总)等却均已投效趋势,变成我们倚重的高层主管,为趋势科技的自有品牌效忠卖命,力劝我们不值得花钱买下他们的老东家。人已去,空留黄鹤楼,大名鼎鼎如英特尔也挽不回颓势,我们的亲密战友总经理爱固冲也于2001年离职,至此趋势与英特尔网络应用部门,可以说是慧剑斩情丝,各走各的路,而趋势科技是再也不回头地走上自有品牌之路了。

    商场多变,莫过于是!回首前尘往事,总不禁莞尔又伤感。庆幸我们当年勇敢向强权说再见,毅然决然挥别OEM的荫庇,走向自力更生的品牌路。

    然而初尝飞翔滋味的趋势,是否掌握了高空翱翔的诀窍呢?没有了鹰翅的承载,他能飞多高、多久呢?虽然笨拙地展翅,免不了吃足苦头,但翱翔天际,独立自主,掌握自己方向的滋味,竟是这样甜美!

0
第1页:序一 张维迎:家族企业如何变成跨文化国际公司第2页:序二田 溯宁:把握趋势第3页:序三 秦朔:张明正的微笑与趋势的快乐资产第4页:序四 杨国安:与众不同的华人全球化企业第5页:作者序一 张明正:挡不住的趋势,不变的价值第6页:作者序二 陈怡蓁:感恩的心第7页:前言 张明正:我为什么创业第8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张明正是谁)第9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乡下孩子)第10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居安思危)第11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创业不归路)第12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创业速成班)第13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天下》编辑)第14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不断电系统)第15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卖身契)第16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掌握命运)第17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创立趋势科技)第18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没有厕所的办公室)第19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出卖技术)第20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病毒新商机)第21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弹尽援绝)第22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转变策略)第23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虫虫危机)第24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损失千万)第25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破落户的春天)第26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创新与改变)第27页:第四章 全球行销(品牌攻防战)第28页:第四章 全球行销(企业识别系统)第29页:第四章 全球行销(再创新局)第30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策略的形成)第31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专注)第32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联盟)第33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大客户)第34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专家)第35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找些乐子)第36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中心思想的形成)第37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真善美的精神)第38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3C文化)第39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培训与学习)第40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从CEO变起)第41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不一样的资产)第42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存在或不存在)第43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创业的目的)第44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美满的现况)第45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丛林中的捷豹)第46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成长是生存的不二法则)第47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始为家天下)第48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需才孔急)第49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活的企业)第50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打破日本神话)第51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上市前关关考验)第52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秘密会谈)第53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不为人知的秘辛)第54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飞向天空)第55页:第八章 走自己的品牌路(三个坚持)第56页:第八章 走自己的品牌路(品牌之路前奏曲:摆脱OEM)第57页:第八章 走自己的品牌路(品牌之路变奏曲:各吹各的调、杂乱无章)第58页:第八章 走自己的品牌路(品牌之路交响曲:全球走红)第59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残酷的现实)第60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接二连三)第61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一时风光)第62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逐泡沫而流)第63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曾经迷惘)第64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错误与失败)第65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泡沫之后)第66页:第十章 核心竞争力(暴风雨过后)第67页:第十章 核心竞争力(独门功夫)第68页:第十章 核心竞争力(继续向前航行)第69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红色警戒)第70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防毒空窗期)第71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反被动为主动)第72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尼姆达大姐大)第73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服务定江山)第74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攻击SQL漏洞)第75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SARS的启发)第76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冲击微软)第77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It's so Big!)第78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发奋图强)第79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七种策略一齐UP)第80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策略的形成)第81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奇遇)第82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台风与人情味)第83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慕尼黑夜未眠)第84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2003生力军)第85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以世界为版图)第86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胸怀世界)第87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语不惊人死不休)第88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哈佛座上宾)第89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决策过程)第90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胜读十年书)第91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直觉的涟漪)第92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创业与职业)第93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创业者的四个陷阱)第94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竹林七贤)第95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六君子)第96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忠义之士)第97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惯性思考)第98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各自的心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