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挡不住的趋势

    活的企业

    公开上市是惟一的最迅速的变革方式。我们或许会失去一些自主权,失去每年自由分红的畅快,却能换得充裕的资金、健全的董事会、值得信赖的财务制度,天下豪杰因而投效,“家天下”得以变身“公天下”。倘若没有我们三人,趋势照样欣欣向荣,继续成长,我们因此创造了一个活的企业体,可以生生不息,这才是企业长远之计,也才是我们创业真正想要达成的目的。我们也压根儿想都没想过要让我们的儿女继承趋势。何必这样剥夺他们的人生探索,牵制他们的自我成长,甚至毁了他们将会有的其他成就呢?我们时常不解:为何有人非要强迫儿女接班呢?创业是我们选择的路,儿女自然也该有权选择他们自己要走的人生旅途。这是我们三人数度深谈之后相当肯定的共识!

    在几番深度讨论,细心反省之后,趋势科技不要被并购,不要家族经营,而是要公开上市,征战全球的决心终于牢不可破。

    有了决心就开始进行种种规划,首先要考虑的是究竟在哪儿上市。说起来我们真幸运,竟然有三种选择的烦恼,美国、台湾地区还是日本?

    首先考虑美国。几乎所有国际性的软件公司都在纳斯达克上市,我们当然不会不向往。它是非常先进的高科技股票市场,微软(Microsoft)、甲骨文(Oracle)等国际知名软件公司都名列其上,知识产权与信息软件的价值早已被认定,是全球瞩目的股票焦点。在纳斯达克上市就能立即提升趋势科技的全球知名度,这是相当诱人的好处。不幸的是,当时已经有两家防毒软件公司〔赛门铁克(Symantec)、网络联合(Network Associate)〕在纳斯达克上市,而且都是美国本土知名的老牌软件公司,趋势科技若以第三家的姿态上市,实在很难脱颖而出,必然会被相提并论,受到严格的评比,又难以彰显我们在技术研发以及全球市场的价值。再说1996年以前,美国趋势科技正在艰苦奋战,营业额不过占趋势全球营业额的15%左右,如果拿这一部分去和其他两家争长短,岂非鸡蛋碰石头?既然我们可以另有选择,何必走这条老三的路?我们于是决定另谋出路,暂且把纳斯达克的上市梦摆一边,等到时机成熟再考虑。

    再来想到台湾地区,趋势科技的大本营。原始股东都是台湾人,在高科技业已累积了不少人脉与好名声,在此股票上市似乎顺理成章。直到今日,仍有很多人好奇,为何趋势没有在台湾上市?其实我们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当时是1996年,台湾尚无任何软件公司上市,法律规章皆以硬件公司为蓝本,规定必须要有两亿台币的固定资产才能上市,海外分公司的营业额不能并入计算,这两点大大不利于趋势。我们自认资产值千亿,可惜(其实该说可幸)都是无形资产,没有也不打算购置任何固定资产。至于海外营业收入本是趋势最骄傲的成果,不能并入计算,岂非剥夺我们最大的价值所在?再以市盈率来衡量,欧、美、日对软件公司的评价大约都在50倍以上,台湾地区却以硬件为标准,最多只有30倍左右。一样的公司、一样的资产,当然应该追求最高的评价。我们不甘愿因为股票市场的不识货而自贬身价,于是对在台湾上市冷了心。到了今天,台湾已有多家软件公司上市,表现也不错,但是趋势科技已经拥有充足的资金,没有必要重复在台湾的股市募集资金,与同业争地盘了。

0
第1页:序一 张维迎:家族企业如何变成跨文化国际公司第2页:序二田 溯宁:把握趋势第3页:序三 秦朔:张明正的微笑与趋势的快乐资产第4页:序四 杨国安:与众不同的华人全球化企业第5页:作者序一 张明正:挡不住的趋势,不变的价值第6页:作者序二 陈怡蓁:感恩的心第7页:前言 张明正:我为什么创业第8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张明正是谁)第9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乡下孩子)第10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居安思危)第11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创业不归路)第12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创业速成班)第13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天下》编辑)第14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不断电系统)第15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卖身契)第16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掌握命运)第17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创立趋势科技)第18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没有厕所的办公室)第19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出卖技术)第20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病毒新商机)第21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弹尽援绝)第22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转变策略)第23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虫虫危机)第24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损失千万)第25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破落户的春天)第26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创新与改变)第27页:第四章 全球行销(品牌攻防战)第28页:第四章 全球行销(企业识别系统)第29页:第四章 全球行销(再创新局)第30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策略的形成)第31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专注)第32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联盟)第33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大客户)第34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专家)第35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找些乐子)第36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中心思想的形成)第37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真善美的精神)第38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3C文化)第39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培训与学习)第40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从CEO变起)第41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不一样的资产)第42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存在或不存在)第43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创业的目的)第44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美满的现况)第45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丛林中的捷豹)第46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成长是生存的不二法则)第47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始为家天下)第48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需才孔急)第49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活的企业)第50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打破日本神话)第51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上市前关关考验)第52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秘密会谈)第53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不为人知的秘辛)第54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飞向天空)第55页:第八章 走自己的品牌路(三个坚持)第56页:第八章 走自己的品牌路(品牌之路前奏曲:摆脱OEM)第57页:第八章 走自己的品牌路(品牌之路变奏曲:各吹各的调、杂乱无章)第58页:第八章 走自己的品牌路(品牌之路交响曲:全球走红)第59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残酷的现实)第60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接二连三)第61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一时风光)第62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逐泡沫而流)第63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曾经迷惘)第64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错误与失败)第65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泡沫之后)第66页:第十章 核心竞争力(暴风雨过后)第67页:第十章 核心竞争力(独门功夫)第68页:第十章 核心竞争力(继续向前航行)第69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红色警戒)第70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防毒空窗期)第71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反被动为主动)第72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尼姆达大姐大)第73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服务定江山)第74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攻击SQL漏洞)第75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SARS的启发)第76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冲击微软)第77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It's so Big!)第78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发奋图强)第79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七种策略一齐UP)第80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策略的形成)第81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奇遇)第82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台风与人情味)第83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慕尼黑夜未眠)第84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2003生力军)第85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以世界为版图)第86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胸怀世界)第87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语不惊人死不休)第88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哈佛座上宾)第89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决策过程)第90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胜读十年书)第91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直觉的涟漪)第92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创业与职业)第93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创业者的四个陷阱)第94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竹林七贤)第95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六君子)第96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忠义之士)第97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惯性思考)第98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各自的心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