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挡不住的趋势

    “人们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是米兰•昆德拉的名言。那么,人们一微笑,是不是就该轮到上帝去思考?

    他已经看到太多为聚敛财富所累、为经营企业所困的紧紧张张、内外抱怨、压力重重和心灵扭曲,他已经太熟悉紧皱的眉头、强打的精神、凶残的欺诈、狡猾的盘剥。“不可含怒到天明”,他说。其实,生命中本应有太多的“不可”:不可只有金钱而没有目标,不可只有拘谨而没有自由,不可只有事业而没有生活,不可只有自我而没有亲情,不可只有重复而没有创造,不可只有辛酸而没有快乐……
上帝悲天悯人,上帝喟然一笑,上帝不屑思考,上帝无可奈何。

    直到他看到张明正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生。

    一个总是在微笑的人,一个因生命本身的创新冲动而不断创业与超越的人,一个从小贪玩调皮、血液中充满变动基因的人,一个在企业经营中收获着喜悦的人,一个努力建设完满家庭,提升生命质量的人。

    上帝不再发笑。他思考,他嘉许,然后他会心地微笑。

    我与张明正先生只见过一次。那是去年5月26日,在上海四季酒店举办的“2004亚洲非常好的商业领袖奖”的颁奖礼上。该奖项创办于2001年,授予“亚洲地区那些在变幻莫测但充满活力的商业环境下,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带领企业不但在其国内(或地区)市场同时也在整个亚洲市场取得巨大成功的杰出CEO”。由于活动承办方之一是“第一财经”电视频道,而我当时正在筹备《第一财经日报》,刚好从广州到上海,所以也应邀出席了这个活动。在颁奖礼上,张明正作为网络安全软件及服务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趋势科技(Trend Micro,东京证交所代码: 4704;纳斯达克交易代码: TMIC)的创始人兼CEO,获得了“年度创新人物奖”。

    那天晚上,亚洲商界群星闪耀,但张明正留给我的印象却是最深:当他上台领奖后,突然挽起晚礼服的袖子,拿着奖杯变了个魔术,“大家注意看,我数1、2、3之后,这东西就会粘在我手上。”他右手握着奖座,边数边用左手指着,把观众的目光导引到右手上,1——2——3,他猛地松开右手手指 ,而奖座真的粘在他手掌上没有掉下。我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后来我才知道,张明正在业界向以坦率、风趣著称,用身边的硬币和纸牌表演魔术更是他的拿手好戏。至于在2004亚洲非常好的商业领袖颁奖典礼上的表演,只是小试了一把牛刀。在赢得注意力的同时,诠释出“创新一向是我工作的核心之一,因为只有创新,企业才能一直向前,才能永远保持旺盛的活力”的企业精神。

    创新,在张明正和趋势科技那里,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一种生活方式和存在形式。

    《第一财经日报》创办后,万科公司的董事长王石有一次到报社来。我问他:“你喜欢冒险,率性而为,这种气质的源头究竟何在?”他脱口而出:“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想过很多次,为什么我老是动个不停,不愿过那种平平安安、寿终正寝的日子,最后的答案是遗传,我母亲是锡伯族人,这个民族很有血性,很冲动,不是安分守己的那一类。”

    在我所见的张明正的全部照片中,几乎没有一张他不在微笑。真诚的、自然的微笑,是典型的“张明正表情”。于是,我也想了解,张明正微笑的源泉在哪里?

    我没有机会向张先生本人求解,但通过阅读张夫人怡蓁女士的这本著作,我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他的微笑源于青少年时期形成的性格。

    张明正出生成长在台湾屏东市乡下,父母经营着当时屏东唯一的一家保龄球馆,家道并不宽裕,所以作为家中唯一一个男孩子的明正也经常去保龄球馆帮忙捡瓶子(当时没有自动化设备)。他从小不是个听话的孩子,常常为了捉鱼而逃课。他大姐回忆说:“他一身脏兮兮地回到家,爸爸早就准备好棍棒伺候,妈妈也气得不准他吃饭,不过我早就先帮他藏好包子了。”由于从小贪玩调皮,初中与高中阶段的张明正都是在“后进班”念书,因为成绩太差也没少挨老师的罚。第一年考大学失利,补习之后第二年才考上台湾辅仁大学应用数学系。

    “不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这种经历反而造就了张明正不患得患失、勇于应付困境的性格,一向以“输得起”的态度看待生活。用怡蓁女士的话就是,“他觉得人生里他本来就是一个loser(输家),所以他不怕失败,也没有什么面子不面子的问题。”

    因为不怕失败,所以就不怕改变;因为不是“好学生”,不讲面子,所以说话做事,反而不会拘泥于他人眼中的标杆与尺度,而是自自然然,任我而行。

    张明正到大学演讲,学生问他,“大学生该如何早日创业?”他不假思索:“大学生应该尽情谈恋爱、开派对、跳舞玩乐,偶尔也记得读读书就好,干嘛想创业?”“重点是趁在学校的时候,做一些奇怪的事情,了解自己,探索自己。”

    这是典型的张明正答问。赤子童心,不虚伪,不掩饰,不故作深沉,也由此赢得了人生的快乐自由。

    张明正开车旅行,不喜欢按图所示,总爱找新的快捷方式,即使迷路也庆幸沿途风景不同。

    经常挂在他嘴边的话是“Enjoy our work”,“Have fun”;他希望那些“爱穿牛仔裤,爱喝可乐,爱穿拖鞋在办公室走动,喜欢自己写的程序被全世界百万人使用,并且——不怕挑战,更不怕被挑战”的人加盟趋势科技;他会以无袖T恤、马裤、鼻环、耳环的“伦敦朋克族”打扮出席公司的“上市庆祝派对”;他日文不流利,却不怕跟日本人交流,公司最早在日本上市;他酷爱魔术,爱探险;他不穿优雅西装,不戴贵重手表,最爱穿能够展示公司名字的运动衫,也经常穿儿子的外套;他一口标准国语,经常引经据典、出口成章,但大多颠三倒四,比如“狗头喷血”、“丈二头脑摸不着和尚”……

    在《挡不住的趋势》中,像上述这样的细节不胜枚举,能让读者品尝到一般财经图书所缺少的妙趣。

    《挡不住的趋势》是一部成功的创业史、经管史,也是一部充满了快乐与幸福的生命史、生活史。在这个人们感到快乐越来越少、商人们感到快乐幸福更少的世界上,张明正和趋势科技为我们呈现了另一道风景。

    如果我们把污染看做是企业对社会成本的占用,那么,制造紧张和压抑也是企业对社会的一种负债;我喜欢怡蓁女士的这本书,是因为我从中看到了一个拥有快乐资产的公司,它不仅生产高附加价值的产品,而且生产快乐,它是creator of cool,是creator of happiness。
我推崇这种快乐的公司气质,我相信,总有一天,除了收入和职业成就,人们会把快乐与否作为职业选择的重要标准。

    因为我们是人,是自然的人。而人性中的呼唤,才是在任何时空都挡不住的趋势和力量!

2005年4月于上海

    (秦朔博士,曾任《南风窗》、《新营销》总编辑,现任《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0
第1页:序一 张维迎:家族企业如何变成跨文化国际公司第2页:序二田 溯宁:把握趋势第3页:序三 秦朔:张明正的微笑与趋势的快乐资产第4页:序四 杨国安:与众不同的华人全球化企业第5页:作者序一 张明正:挡不住的趋势,不变的价值第6页:作者序二 陈怡蓁:感恩的心第7页:前言 张明正:我为什么创业第8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张明正是谁)第9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乡下孩子)第10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居安思危)第11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创业不归路)第12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创业速成班)第13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天下》编辑)第14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不断电系统)第15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卖身契)第16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掌握命运)第17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创立趋势科技)第18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没有厕所的办公室)第19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出卖技术)第20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病毒新商机)第21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弹尽援绝)第22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转变策略)第23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虫虫危机)第24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损失千万)第25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破落户的春天)第26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创新与改变)第27页:第四章 全球行销(品牌攻防战)第28页:第四章 全球行销(企业识别系统)第29页:第四章 全球行销(再创新局)第30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策略的形成)第31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专注)第32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联盟)第33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大客户)第34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专家)第35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找些乐子)第36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中心思想的形成)第37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真善美的精神)第38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3C文化)第39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培训与学习)第40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从CEO变起)第41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不一样的资产)第42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存在或不存在)第43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创业的目的)第44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美满的现况)第45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丛林中的捷豹)第46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成长是生存的不二法则)第47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始为家天下)第48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需才孔急)第49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活的企业)第50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打破日本神话)第51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上市前关关考验)第52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秘密会谈)第53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不为人知的秘辛)第54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飞向天空)第55页:第八章 走自己的品牌路(三个坚持)第56页:第八章 走自己的品牌路(品牌之路前奏曲:摆脱OEM)第57页:第八章 走自己的品牌路(品牌之路变奏曲:各吹各的调、杂乱无章)第58页:第八章 走自己的品牌路(品牌之路交响曲:全球走红)第59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残酷的现实)第60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接二连三)第61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一时风光)第62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逐泡沫而流)第63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曾经迷惘)第64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错误与失败)第65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泡沫之后)第66页:第十章 核心竞争力(暴风雨过后)第67页:第十章 核心竞争力(独门功夫)第68页:第十章 核心竞争力(继续向前航行)第69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红色警戒)第70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防毒空窗期)第71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反被动为主动)第72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尼姆达大姐大)第73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服务定江山)第74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攻击SQL漏洞)第75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SARS的启发)第76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冲击微软)第77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It's so Big!)第78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发奋图强)第79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七种策略一齐UP)第80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策略的形成)第81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奇遇)第82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台风与人情味)第83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慕尼黑夜未眠)第84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2003生力军)第85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以世界为版图)第86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胸怀世界)第87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语不惊人死不休)第88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哈佛座上宾)第89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决策过程)第90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胜读十年书)第91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直觉的涟漪)第92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创业与职业)第93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创业者的四个陷阱)第94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竹林七贤)第95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六君子)第96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忠义之士)第97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惯性思考)第98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各自的心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