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挡不住的趋势

    专注

    在Windows 95尚未上市,宏病毒尚未问世,互联网也还停留在学术领域的20世纪90年代早期,防毒软件一直被视为利基产品而非主流软件。当我们向外人说明趋势科技是专精于设计、研发防毒软件时,常见到别人脸上一种不解、莫明所以,甚至不以为然的表情,有时候紧接而来的问题就是:“那么你们下一步打算发展什么产品?”

    明正的创新点子多,怡桦与工程师们也不时提出新产品构想,并且总是能运用很少的资源,在两三个月内制造出软件原型,供给明正在外展示,探测市场反应。

    可别以为趋势的工程师只会做防毒软件,我们也发展过传输文件的工具软件Pcopy,那是李维中持续多年,不断发展改进完成的,有一阵子在美国还卖得相当不错呢!

    另外台大资讯系毕业的高材生周存 尝试过最多夭折的产品了,包括1994年发展类似如今网络上的“看板”(Point Cast)软件,利用荧屏保护程序的空档,宣告公司活动、举办投票等等,我们的同事都很喜欢这个创意十足的软件,可惜一直无法解决占用太多内存的问题,趋势的网管人员也不肯安装在服务器上,无奈之下只好放弃。后来Point Cast推出,抢了一阵风头,让我们着实懊恼。

    1995年尝试推出VisuaLink,它的项目名称原本叫做“甜不辣”,因为我们刚搬到日本,明正爱上了这道料理,并且觉得炸一炸就好,项目进度必须很快。这是与防毒完全无关,原本雄心勃勃,打算涉足文件管理的软件,它可以解决大量公文转化成电脑数据的困扰。存 大厨轰轰烈烈“炸”到起锅了,又因行销资源不足、市场规模不足以支持而黯然中断,这道色香味俱全的“甜不辣”始终没有机会端上桌面。

    另外,1997年,曾经企图发展通过大哥大(移动电话)及笔记本电脑,随时提取网络资料的软件Mobile Cast,因为需要相当创新的技术,必须投入大量研发资源才能办到,怡桦在美国起了头之后,就因为明正再次指示专注于防毒而紧急刹车。

    这些产品的背后都隐藏了无数可能的商机,如果好好栽培灌溉,未尝不能成气候。但是要让它们成长茁壮,每一样都必须付出相当的人力、物力并承担风险,以当时趋势的规模,势必有所取舍。

    明正三番五次尝试扩展防毒以外的领域,总因认清市场的现实性,而又回到根本,决心专注防毒软件。这个忍痛割舍的策略,不知伤了多少人的心。怡桦说:“这好比叫我只能选择一个孩子来养大,多么残忍!”

    维中拼命为他的Pcopy产品线护航,毕竟它也创造了一些利润啊!存 似乎在多次产品夭折的经验下,已经麻木了,每当告诉他研发方案要中断,他就很干脆地问:“那么我下一个项目要做什么?”

    11年来,我们忍痛割爱,集中所有资源发展适用于各种操作平台的防毒软件,不断追求技术突破,精益求精,一心只想在这块领域称王。同一时间,我们的竞争对手则或通过购并,或不断扩充工具软件,努力摆脱“防毒”的窄圈,往网络管理的领域迈进。

    趋势科技这个“专注”的策略,经常受到很多来自公司内外的挑战与压力。“你认为光是防毒就足够趋势成长吗?”媒体记者经常以此质疑趋势的成长空间。“让我们发展网络管理软件吧!我们一定可以胜过对手的产品多多。”趋势的工程师充满斗志,跃跃欲试。

    1992年,微软的视窗五(Windows 5)决定与中心点公司(Central Point)的防毒软件合并销售。一时间人心惶惶,很多人认为从此没有其他防毒软件生存的空间了。Windows一风行,又有很多人质疑“电脑病毒从此将销声匿迹”。不论风风雨雨,明正总是力排众议,坚定地相信防毒市场会持续成长,因为病毒很难消失,而电脑的连线越多,感染的机会就越大。

    防毒又是一项以服务取胜的软件,后来者很难一步登天,像微软这样的操作平台公司,更不可能投资在这种烦琐的病毒码收集分析、更新的服务上。

    当然,同时我们也努力扩充防毒的定义。近年来,怡桦在美国不断与业界技术分析师、记者、编辑沟通,明正在日本不断接受采访与演讲邀约,我也整理他们的谈话,与台湾及其他分公司的行销同仁共同推广,终于成功地把所有有害、不该侵入网络的程序都纳入病毒的定义之中。因此,虽然专注于防毒,但是诸如JAVA Applet、电子邮件炸弹(最有名的就是梅莉莎)、垃圾邮件、禁忌网站等等,虽然不像原始的病毒会感染,却一样危害网络,因此也都是趋势防卫的范畴。

    这样的专注策略可以说是有远见,也可以说是大赌注。当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断扩充产品线的同时,我们却独沽一味,专心往产品垂直整合的路线发展,把所有平台上的防毒软件发展到极致,更进一步完全整合,提供中央控管的功能,以利企业环境的全方位防毒。当对手吹嘘“Security Suite”网络安全一把罩的完全策略,我们则强调“Best of Breed”惟一完全整合,非常好的血统的防毒系统。

    咬紧牙根的策略坚持,在1999年终于得到回报。最受美国大企业信赖的盖特纳研究机构(Gartner Research Group)所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中,明白肯定趋势的防毒产品最具远见,技术遥遥领先。在全球100多家防毒软件厂商中,只有趋势与网络联合公司(Network Associate)位居业界领导者的地位。趋势以远见和技术脱颖而出,网络联合则以在欧美的市场占有率取胜。Norton Anti Virus的用户不必怀疑,早在1995年当赛门铁克把网络产品部门卖给惠普,专心走套装工具软件的路线时,它已在企业防毒市场失去版图。

    紧接着这份权威性报告之后,另一家同样知名的Forrest Research又在研究报告中给予趋势的互联网防毒新产品 Applet trap五颗星的最高荣誉,把所有竞争者远远抛在后头。

    资讯媒体的奖章接踵而至,在1999年3月到4月之间,Inforworld、 Network Computing、PC Magazine、Network Magazine等国际知名杂志相继给予趋势科技的全系列产品“年度非常好的企业防毒对策”、“编辑的最爱”(Editor’s Choice)等等殊荣。Inforworld杂志更前所未有地以“防毒之王”(King of the Virus killer)、“网管人员梦寐以求的产品”等高度肯定的言词称许趋势的产品设计。在1999年3月的美国国防报告书中,甚至于点名指出台湾趋势科技的防毒技术在未来的信息防卫战中将发挥作用。

    请原谅我们小小的得意忘形。趋势科技在台湾这块土地上生根茁壮,趋势的产品是出身台湾、受教育于台湾的工程师研究发展的,能够受到国际间的肯定,相信读者诸君也会乐于与我们分享荣耀吧!我们非常感谢千万用户对趋势与PC-cillin 的支持,感谢整个社会对小小趋势的厚爱与期许,更感谢许多先进的测试版(Beta version)用户的宽容,没有他们的一再测试,激励我们不断改进,趋势的产品岂能在国际上扬眉吐气!

    1999年4月8日,趋势股价直线上升,市值近32亿美元;赛门铁克市值9.7亿美元,网络联合公司市值21亿美元。谁能相信专注于防毒软件、总营业额不及两家对手1/5的趋势科技,市值竟然大于两家对手的总和?

0
第1页:序一 张维迎:家族企业如何变成跨文化国际公司第2页:序二田 溯宁:把握趋势第3页:序三 秦朔:张明正的微笑与趋势的快乐资产第4页:序四 杨国安:与众不同的华人全球化企业第5页:作者序一 张明正:挡不住的趋势,不变的价值第6页:作者序二 陈怡蓁:感恩的心第7页:前言 张明正:我为什么创业第8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张明正是谁)第9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乡下孩子)第10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居安思危)第11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创业不归路)第12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创业速成班)第13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天下》编辑)第14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不断电系统)第15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卖身契)第16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掌握命运)第17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创立趋势科技)第18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没有厕所的办公室)第19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出卖技术)第20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病毒新商机)第21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弹尽援绝)第22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转变策略)第23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虫虫危机)第24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损失千万)第25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破落户的春天)第26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创新与改变)第27页:第四章 全球行销(品牌攻防战)第28页:第四章 全球行销(企业识别系统)第29页:第四章 全球行销(再创新局)第30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策略的形成)第31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专注)第32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联盟)第33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大客户)第34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专家)第35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找些乐子)第36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中心思想的形成)第37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真善美的精神)第38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3C文化)第39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培训与学习)第40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从CEO变起)第41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不一样的资产)第42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存在或不存在)第43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创业的目的)第44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美满的现况)第45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丛林中的捷豹)第46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成长是生存的不二法则)第47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始为家天下)第48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需才孔急)第49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活的企业)第50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打破日本神话)第51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上市前关关考验)第52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秘密会谈)第53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不为人知的秘辛)第54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飞向天空)第55页:第八章 走自己的品牌路(三个坚持)第56页:第八章 走自己的品牌路(品牌之路前奏曲:摆脱OEM)第57页:第八章 走自己的品牌路(品牌之路变奏曲:各吹各的调、杂乱无章)第58页:第八章 走自己的品牌路(品牌之路交响曲:全球走红)第59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残酷的现实)第60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接二连三)第61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一时风光)第62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逐泡沫而流)第63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曾经迷惘)第64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错误与失败)第65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泡沫之后)第66页:第十章 核心竞争力(暴风雨过后)第67页:第十章 核心竞争力(独门功夫)第68页:第十章 核心竞争力(继续向前航行)第69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红色警戒)第70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防毒空窗期)第71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反被动为主动)第72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尼姆达大姐大)第73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服务定江山)第74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攻击SQL漏洞)第75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SARS的启发)第76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冲击微软)第77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It's so Big!)第78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发奋图强)第79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七种策略一齐UP)第80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策略的形成)第81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奇遇)第82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台风与人情味)第83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慕尼黑夜未眠)第84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2003生力军)第85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以世界为版图)第86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胸怀世界)第87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语不惊人死不休)第88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哈佛座上宾)第89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决策过程)第90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胜读十年书)第91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直觉的涟漪)第92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创业与职业)第93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创业者的四个陷阱)第94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竹林七贤)第95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六君子)第96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忠义之士)第97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惯性思考)第98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各自的心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