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挡不住的趋势

    创业是许多人的梦想。如果成功了,外表看来结果都大致相同,不外乎发财致富,功成名就;至于创业最初是为了什么理由,却是各有各的企图、雄心、梦想,甚至苦衷。人人各有不同,大异其趣。而创业的过程更是百味杂陈,“不足为外人道”的事,罄竹难书。

    我从未认真问过张明正(Steve),“你为什么非要走创业这条路?”对于天生不安于现状、勇于追求改变的他,不能想像的是一成不变的上班、爬企业组织的阶梯,创业反而显得是那么地理所当然,不容人置疑。

    我们初识时,他大四、22岁,我大二、刚满20,那时只顾着享受玩乐,幻想着毕业之后就携手浪迹天涯,未来是一片天真的光明与浪漫,从未考虑过如何谋生的问题,我也没料到将会“嫁作商人妇”。近年来明正在大学演讲,常有学生问他,“大学生该如何早日创业?”他都不假思索地回答:“大学生应该尽情谈恋爱,开派对,跳舞玩乐,偶尔也记得读读书就好,干嘛想创业?”这样的回答常惹得哄堂大笑,其实这不是幽默,而是他的真情实事,肺腑之言。

    大学毕业后,我们出国留学,结婚生子,都在短短两年内相继完成。他选择第一份工作就以“学习创业”为首要目的,与当时留学生的目标“收入丰厚稳定、福利优惠,假期多多”完全不同,在许多美国亲友的不以为然中,他选择纽约一家创业型的小公司为职业生涯的起跑点,求仁得仁地在那儿尽力多揽事,甘心被压榨,不计较上班时数,也不在乎职位头衔,最在意就是工作的挑战性以及跟老板学习的机会。

    两年后,又在亲友的惋惜与不解当中,放弃到手的高薪与博士学位,回台湾惠普担任市场营销,他只想回到家乡“贴近市场,了解客户”,掌握将来在台湾创业的优势,薪水、职称或业绩奖金诸事完全没放在心上。不到两年,为了怕被惠普安定优渥的工作环境迷惑,因而错失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天降大任”,又慌忙把自己投身苦海当中,等不及地上刀山、下油锅,转任一家迷你电脑系统代理商的总经理,他说这是“磨练十八般武艺的天大好机会”,我只能陪着叹道,“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偏自投”。磨练两年,果然被股东、员工与客户整得十八般“苦艺”样样精通。心志苦涩、筋骨酸劳之后,终于自认准备好了,就此义无反顾地走上创业的不归路。从1983年创立华夏资讯开发中文数据库系统,继而开发不断电系统,1985年误闯娱乐界,创立当时刚刚兴起的KTV,再到1986年出售华夏资讯,远走他乡开拓海外市场,终于在1988年分别在洛杉矶与台北创立趋势科技。历经多次失败,花钱买了无数教训,直到1998年8月趋势科技在日本股票上市,才终于扬眉吐气,有一种“创业有成”的痛快感觉。

    如今看来,公开上市是那么的理所当然,但是在这之前,其实我们经过许多不为人知的痛苦挣扎。为了要不要改变看似美满的现况,放弃已经成形的安定,而反复思量,再三探讨。我们几度深思创业的目的、人生的意义,许多不同的可能性同时涌现,也曾经让我们犹豫不决,辗转难眠。

    存在或不存在(To be or not to be ?)

    那是1996年,距离最初创办趋势科技已经将近8年,我们在台湾埋头研发防毒软件,单机版的PC-cillin在全球已经小有名声,在日本与台湾地区早已称霸;网络防毒软件则与英特尔的网络应用部门合作愉快,他们负责行销欧美,我们拥有亚太市场,每年除了自己营业所得,还能向芯片业的霸主收取将近500万美元的软件版权费,真是春风得意。我们年年成长80%以上,毛利率95%,纯利率维持在40%上下,一切是那么顺心如意。明正对公司前景充满信心,怡桦的创意源源不绝,员工的向心力强烈得叫同业忌妒,股东的投资回报率高得不好意思有任何意见。

    我不再担心家庭经济,不再忧愁创业无成,不再后悔没有继续在文艺界耕耘。

    我们都很心满意足,也常常庆幸当年与英特尔的策略联盟让我们利润丰厚,又得以专心致力于技术的研发,认为这步策略联盟靠向老大哥的棋,是致胜的妙招。但是我们在高科技投资金融业任职多年的犹太人朋友孤独狼(Peter Wolff)却总是笑我们傻:“你们是市场上的一块肥肉,谁咬一口都很滋补。你们认不清自己的价值,随便让人咬还很开心!”这番取笑令我们显得很没志气,顿时英雄气短。“嘿!我们现在赚得饱饱,忧愁少少,有什么不好?既然肉肥,分人吃点有什么关系?”我生性淡泊,其实也的确是商场志短,很安于现状,对未来并没有妄想,常常反驳孤独狼的取笑。明正却很喜欢跟他讨论企业扩充成长以及资金来源的问题,辩论企业的出路与股东的目的。不论我们多淡泊、多知足,看遍企业兴衰的孤独狼老是苦口婆心劝我们摆脱英特尔,更上一层楼,好好准备上市筹募资金,才可以再创高峰,大展鸿图。

    另一方面,在英特尔网络部门担任总经理,与我们交情深厚的爱固冲(Ed Ekstrom)因为常听我们淡泊言其志,知道我老是向往无为,他便总是半开玩笑的出言诱惑:“何不把公司卖给英特尔,你们三人拿了大把钞票去加勒比海边躺着,享受人生,岂不美妙?何必如此辛苦地经营公司?”喔!这真是说到我的心坎里了!加勒比海的蓝天碧海仿佛在向我大送秋波。说爱固冲开玩笑却又不尽然,他的确认认真真捧了协议书来跟我们议价。800万美金,在当年趋势科技毛羽未丰的年代,也不能说不丰厚了,何况当时趋势科技的营业利润还有一大半羊毛出在羊身上,来自于英特尔呢!明正却不为所动,怡桦也强力反对签下卖身契变成英特尔的上班族。

    究竟是要继续独力经营,希冀美好的现况永存?还是要与英特尔合并,保障既得的利益?又或者应该更上层楼,寻求公开上市?这是企业生死存亡必须选择的一条路,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生存不生存、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究竟我们想要什么呢?创业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又向往什么样的人生呢?

0
第1页:序一 张维迎:家族企业如何变成跨文化国际公司第2页:序二田 溯宁:把握趋势第3页:序三 秦朔:张明正的微笑与趋势的快乐资产第4页:序四 杨国安:与众不同的华人全球化企业第5页:作者序一 张明正:挡不住的趋势,不变的价值第6页:作者序二 陈怡蓁:感恩的心第7页:前言 张明正:我为什么创业第8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张明正是谁)第9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乡下孩子)第10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居安思危)第11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创业不归路)第12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创业速成班)第13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天下》编辑)第14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不断电系统)第15页:第一章 趋势前传(卖身契)第16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掌握命运)第17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创立趋势科技)第18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没有厕所的办公室)第19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出卖技术)第20页:第二章 创造趋势(病毒新商机)第21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弹尽援绝)第22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转变策略)第23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虫虫危机)第24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损失千万)第25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破落户的春天)第26页:第三章 改变趋势(创新与改变)第27页:第四章 全球行销(品牌攻防战)第28页:第四章 全球行销(企业识别系统)第29页:第四章 全球行销(再创新局)第30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策略的形成)第31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专注)第32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联盟)第33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大客户)第34页:第五章 策略致胜(专家)第35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找些乐子)第36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中心思想的形成)第37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真善美的精神)第38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3C文化)第39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培训与学习)第40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从CEO变起)第41页:第六章 趋势文化(不一样的资产)第42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存在或不存在)第43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创业的目的)第44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美满的现况)第45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丛林中的捷豹)第46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成长是生存的不二法则)第47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始为家天下)第48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需才孔急)第49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活的企业)第50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打破日本神话)第51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上市前关关考验)第52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秘密会谈)第53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不为人知的秘辛)第54页:第七章 破茧而出(飞向天空)第55页:第八章 走自己的品牌路(三个坚持)第56页:第八章 走自己的品牌路(品牌之路前奏曲:摆脱OEM)第57页:第八章 走自己的品牌路(品牌之路变奏曲:各吹各的调、杂乱无章)第58页:第八章 走自己的品牌路(品牌之路交响曲:全球走红)第59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残酷的现实)第60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接二连三)第61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一时风光)第62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逐泡沫而流)第63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曾经迷惘)第64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错误与失败)第65页:第九章 完美的风暴(泡沫之后)第66页:第十章 核心竞争力(暴风雨过后)第67页:第十章 核心竞争力(独门功夫)第68页:第十章 核心竞争力(继续向前航行)第69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红色警戒)第70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防毒空窗期)第71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反被动为主动)第72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尼姆达大姐大)第73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服务定江山)第74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攻击SQL漏洞)第75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SARS的启发)第76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冲击微软)第77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It's so Big!)第78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发奋图强)第79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七种策略一齐UP)第80页:第十一章 非变不可:应变的新策略(策略的形成)第81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奇遇)第82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台风与人情味)第83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慕尼黑夜未眠)第84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2003生力军)第85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以世界为版图)第86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胸怀世界)第87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语不惊人死不休)第88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哈佛座上宾)第89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决策过程)第90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胜读十年书)第91页:第十二章 哈佛案例:国际化趋势(直觉的涟漪)第92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创业与职业)第93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创业者的四个陷阱)第94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竹林七贤)第95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六君子)第96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忠义之士)第97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惯性思考)第98页:第十三章 混血团队(各自的心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