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未来的3种选择
赛迪顾问电信咨询总监绎明宇博士认为,最近的全球电信业并购潮主要是由于电信业务市场趋于成熟,市场竞争加剧而形成的。在此背景下,电信运营商的未来发展面临着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深度经济的3种选择。
对于电信企业来说,规模经济主要是通过对同一区域市场或其他区域市场中的同业并购,达到消除竞争对手,并获取发展空间的目的。由于电信运营业属于服务产业,而服务产业的本地化服务特征明显,因而传统的规模经济并不完全适合于电信产业。如果是不同区域市场上的主体,电信运营商在购并了其他同业后,主要是通过管理输入/输出、创新业务输入/输出等办法来达到获取规模经济的目的。
范围经济则是通过产品线的拓展来实现互补或协同效应。由于电信业务产品的同质性很强,所以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最终落实到了价格战上,而这种价格竞争显然不是各大电信运营商所期望的非常好的竞争要素。通过电信业务的产品线延伸,使电信运营商获取了比其他电信运营商更多的产品以及产品组合,并形成了创新产品(如融合业务)。这样,产品线延伸快的电信运营商往往产品本身上就会取得优势地位,并给企业带来明显的范围经济效应。
另外,也是由于传统主营电信业务市场的成熟,电信运营商还面临着巨大的业务转型压力。目前,中国各大电信运营商纷纷提出产业转型的概念,并对自身业务进行重新定位。虽然称谓不同,但基本都是以信息服务为导向的综合信息服务商。这就涉及到传统电信产业链的重整,例如,电信运营商开始向传统无线增值服务商(SP)的方向延伸。
从这3个角度来看,不论是国外电信运营商,还是国内电信运营商,此轮并购潮兴起的原因都是一样的,都是针对这3方面的发展方向来操作的。
四个特点推动设备商并购
电信运营商市场作为通信设备厂商的最主要市场(还包括其他大的行业电信应用市场),它对于通信设备厂商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电信业务市场趋于成熟或饱和地情况下,作为上游产业链环节的通信设备厂商也必然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易观国际则认为,近年来,全球电信行业发展表现出的四个特点促成了电信设备商之间的并购行为。
第一个特点是电信设备商优胜劣汰,寻求规模效应。自2005年以来,先是爱立信收购马可尼,今年阿尔卡特和朗讯又达成了合并协议,诺基亚收购西门子,华为吞并港湾。原因在于,经过电信设备制造业20余年的竞争,厂商之间已经规模性的出现优胜劣汰,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厂商为了寻求进一步的发展需要,追求规模效应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并增强自身和运营商的议价能力。而发展不利的厂商需要为自身寻求出路。在这种情况下并购就不可避免。以诺基亚并购西门子为例,西门子通信集团在全球电信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当中地位日趋衰落,2005年西门子通信集团是西门子所有业务集团当中表现最差的一个业务集团。而诺基亚近二十年来总体表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因此,诺基亚和西门子的合并正是电信设备制造业中优胜劣汰的又一次集中表现。
第二个特点是电信网络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固定和移动的融合是大势所趋。这种情况造成原本专精于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电信设备商,在和综合网络提供商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固定网络市场的低迷也造成了固网设备提供商的业绩大幅度下滑,因此,寻求产品结构的完整性,就成了几个设备巨头之间的不二选择。在诺基亚和西门子的并购案例中,后者曾是固定网络的排头兵。但是在网络融合的大趋势下,特别是移动通信业务对固定业务的严重侵蚀,造成了固定网络设备市场的极度衰落,因此,和专职于移动网络的诺基亚合并,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华为收购港湾,也是因为华为看重了后者在数据企业网领域的市场和优质技术及产品。
第三个特点是中国设备供应商已经成为新兴力量。随着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近10年来的崛起并在国际市场上频频斩获,给诺基亚等老牌电信设备跨国公司形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中国厂商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的价格竞争力,给这些跨国公司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在人力资源成本不可能和中国厂商竞争的情况下,通过并购所形成的协同效应大幅度的削减单位产品产出的成本是这些跨国巨头们很自然的选择。
第四个特点是,电信运营商合并的连带效应。在全球电信运营商纷纷合并的前提下,一方面客户的数目减少,必然导致需要的供应商减少,另外一方面合并后的电信运营商都是综合业务提供商,也要求供应商能够提供从固定到移动,从语音到数据的全方位解决方案,这也对设备供应商的全面解决方案提供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是触动设备商并购的重要诱因。
这些并购表明全球电信设备制造市场已经进入一个重组期,经过这个重组期之后,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的市场集中度将显著提升。也就是说,全球的电信设备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将越来越掌握在少数产业巨头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