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社交网络的实验时代

  实验新时代

  在一个具有无限可能的新世界中,个体行为其实依赖于环境的设计,即产品的交互设计与运营带给用户的暗示、引导、示范和规制等。一个网络新世界的诞生,并没有唯一正确的一条道路,而是有着无数道路,这给快速实验,快速迭代创造了天然的条件。对社会学、心理学等的学习和思考,将加速实验的进程,提高效率,让产品跑得更快更长久。

  社会心理学家温勒有句名言:行为是一个人特定人格和他所处情境的共同函数。通过实验,研究环境对人的影响一直为西方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们所热衷。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著名的“服从/抗拒”实验,很好地说明了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并因为他天才的实验设计,给互联网产品设计者们指出,深谙人类社会的规制方法,对于在无限可能的实验世界里,完成大规模用户使用的产品有多么重要的价值。

  在米尔格拉姆设计的实验中,参与者被委派了“老师”的角色,和在隔壁隔间里的“学生”角色进行互动(双方只通过声音互动,看不见对方)。“老师”要求“学生”记忆一系列单词,然后对其进行反馈测试。“老师”被实验操作者要求,一旦另一房间的“学生”反馈错误,就要对其施行电击。“老师”可控制一个电击器,与隔壁房间的“学生”相连接,而且要求每多答错一个问题,电击电压要升高15伏特。

  实验开始,隔壁的“学生”一开始被电击只是小声叫唤,随着电压增大,开始大喊,继而哀求、呼救,到最后已经听不见声音(在被试者的隔壁,录音机会配合发电机的动作而播放预先录制好的尖叫声,随着电击伏特数提升,叫声会更加凄惨)。多数“老师”都会中途停下询问实验者意见,在被要求继续增加电压的时候,多数人犹豫不决,但最后仍然会按照实验者指示照做。甚至在“学生”已经毫无反应,听起来不省人事的情况下,多数人依然会继续按指示,直到把电压增大到450伏特最大值为止。

  在进行实验之前,米尔格拉姆曾对他的心理学家同事们做了预测实验结果的测验,他们全都认为只有少数几个人——1/10甚至只有1%,会狠下心来继续惩罚,直到最大伏特数。然而,结果却是在第一次实验中,有65%(40人中超过27人)的参与者都达到了最大的450伏特惩罚——尽管他们都表现出不太舒服。每个人都在伏特数到达某种程度时,暂停并质疑这项实验,一些人甚至说他们想退回实验的报酬,但是没有一个参与者在达到300伏特之前坚持停止。

  在1974年发表的《服从的危险》一文中,米尔格拉姆写道:当主导实验的权威者命令参与者伤害另一个人,更加上参与者所听到的痛苦尖叫声,即使参与者受到如此强烈的道德不安,多数情况下权威者仍然得以继续命令他。

  如果说,当年米尔格拉姆以及之后津巴多等社会学家作出的一系列影响实验在社交网络席卷而来的今天,最大的价值便在于针对人类行为的实验将产生更多积极意义。“多年以来,高度依赖实地调查的传统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中有一个‘测不准原理’,即在大范围、真实、完全描述(Large-scale, Realistic &Completely mapped)这3个指标中,任何社会学研究都只能取其二,而不可能得到全部准确的数据。” Frost & Sullivan中国区总裁王煜全说。然而,互联网尤其是社交网络的发展,打破了这一魔咒:在线社区、电子商务网站、博客网站产生的海量数据,提供了大规模社会行为真实而详细的记录,使得人们第一次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大规模社会行为背后的规律,并且有机会把这些规律运用到新一轮网络建设的实践中。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