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360PK腾讯:互联网迄今最激烈对决

7  是非至今难辨,公道已在人心。

  9月27日以来,两家拥有最多客户端的本土企业,为打赢发生在桌面右下角的战争,寸土必争,诡招迭出,尤其是空前的弹窗大战,在制造出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最具轰动效应新闻的同时,更让近3亿无辜网民的电脑沦为被肆意踩踏的战场。

  360,中国互联网安全领域的“侠盗”;腾讯,本土即时通讯领域的绝对霸主。两家公司此前一直相安无事,但一旦自身利益受到威胁,双方均不惜誓死一搏。你说我侵犯用户隐私,我就说你软件非法;你说我垄断,我就说你不正当竞争……在这场你死我活的较量中,更有其他网络企业不断加入其中,使得两家企业从简单商业模式对立,演变为中国互联网行业中创新开放力量和垄断保守势力的生死战,甚至惊动了国务院。

  战争打响很长一段时间了,但互联网行业监管层集体失语,使得一个更深层问题浮出水面:相对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而言,行业监管太过滞后,中国的互联网大战也远未结束。

 第一章 战火打响

  360PK腾讯:互联网史上最激烈对决

  第一章 战火打响

  无论是才情多高的编剧,也写不出情节如此跌宕起伏的桥段。

  在翻脸之前,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和腾讯公司CEO马化腾,均被称为中国互联网上最强悍的男人。他们向外界传递出的是“英雄惺惺相惜”的感觉。

  双方也会就产业问题进行交流。比如:喜欢拓展新业务的马化腾想了解搜索引擎行业的水有多深,会发短信向周鸿祎咨询,耿直的周鸿祎则会给出自己最直接的答复。

  风起于青萍之末。在一片和谐的背后,当涉及自身利益,矛盾的火星悄然出现。

  “艰难的决定”

  腾讯自称“非常艰难的决定”,竟然是一记蠢招。它在把战斗推向高潮的同时,更把自己逼得没有退路。

  11月3日下午6时左右,腾讯发布《致广大QQ用户的公开信》: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

  在信中,腾讯陈述了自己的理由,也请求得到QQ用户的理解和支持,但事与愿违,它强制要求用户在QQ和360之间“二选一”的霸道行为,彻底激怒了QQ用户。一句“非常艰难的决定”,更是一夜之间成为经典台词,被万千网友奚落嘲讽。

  第二天,腾讯副总裁兼公共关系部总经理刘畅在声泪俱下中对外声称,在作出这个决定的前一夜,马化腾和腾讯公司全体员工一夜未眠。在他们看来,腾讯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最紧要关头。刘畅说,腾讯全体员工都哭了。

  腾讯“封杀”360,是此前双方针对用户隐私权口水仗的升级。而之所以越闹越厉害,是360推出的两款软件使腾讯难以忍受:一个是9月27日推出的 “360隐私保护器”——可实时检测并曝光客户端软件窥视用户计算机隐私,矛头非常明显地直指腾讯QQ;另一个是一个月之后推出的“扣扣保镖”——可过滤各种类型的QQ广告,屏蔽有关QQ插件,直接给腾讯带来巨大损失。

  腾讯靠QQ起家,是一个拥有近6亿用户,在中国运营了12年,市值几百亿美元的公司,而360的年收入只有区区3亿元,用户规模也只是腾讯的一半。与“企鹅”相比,360显然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那么,360为何以小犯大?

  用周鸿祎的话说是“实在是躲不过去了”,360的有关负责人却很明确地向《IT时代周刊》指出,周鸿祎是被腾讯抄袭360强占市场所激怒,因此奋起反抗,而选择腾讯最薄弱的侵犯用户隐私和强制用户使用QQ产品这两个战场,就可把战火烧到QQ的地盘(避免在安全领域打口水战成就目前弱小的QQ安全产品),这样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推动亿万QQ用户关注自己的权益。据他介绍,360的策略很明显,就是要把矛盾公开化,让网民都来关心和参与进来,用全民力量抵抗超级强大的腾讯。

  360安全中心负责人还指出,推出“360隐私保护器”,是根据用户需求而特意推出的。据其介绍,近段时间来,360公司接到大量用户投诉,称QQ偷窥用户个人隐私文件和数据。经过360技术人员的验证,确实发现QQ会在后台密集扫描用户的硬盘,并悄悄查看与自身功能毫不相关的文件,比如用户的浏览历史、网银文件、下载信息、视频文件……

  “这种窥视用户隐私的行为与流氓软件的行为完全一致,严重损害了用户的利益。”360公司总裁齐向东不带半点犹豫地说,“更为严重的是,这类隐私数据的采集过程都在后台完成,普通用户很难了解QQ究竟在暗地里都做了些什么。”

  对于360的指责,腾讯发表声明辩称:“360新推软件指QQ侵犯隐私一事,是对QQ安全功能的误解,我们在此强调,腾讯QQ软件绝对没有窥探用户隐私的行为,也绝不涉及任何用户隐私的泄露。”

  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僵局中,中国互联网史上不曾有过的弹窗大战不期上演。

  弹窗大战

  马化腾,给外界的形象是斯文、冷静,所以,业界有人尊称其为“小马哥”。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小马哥在这一件事上失去了往常的沉着,他气得在办公室里摔了一个杯子。

  怪不得马化腾生气,因为周鸿祎每次出手都恰好击打在腾讯的要害上。从“360隐私保护器”到“扣扣保镖”,无不如此,而自己发起的五次弹窗,却都收效甚微。

  腾讯的第一次弹窗发生在360揭露QQ侵犯个人隐私之后的10月11日。

  当时,360声称微软的ProcessMonitor和360隐私保护器均发现QQ在扫描用户的硬盘时有一个特别异常的行为。即当用户登录10分钟后,QQ软件会按照一个预置的“超级黑名单”开始扫描电脑中的软件。在这个“超级黑名单”中,一共包含685款软件,几乎将用户能接触到的所有互联网软件都纳入其中。

  于是,腾讯在QQ弹窗中发布《QQ产品团队严正声明》称,近期某公司推出‘隐私保护器’,诬蔑QQ窥视用户隐私。腾讯声称自己一向重视用户隐私保护,绝没有窥视用户隐私,并吁请“广大用户明辨是非,不要被某公司的安全恐吓所欺骗”。此时,马化腾还持有一定克制,未对360指名道姓。

  随即,360也以弹窗回应:腾讯需直面6亿QQ用户的监督诉求,并指出QQ和常规安全软件的扫描行为完全不同。360不仅指责腾讯用弹窗报复自己,还依据“最新证据”称QQ长期以“超级黑名单”方式扫瞄用户硬盘获取巨额利益。

  声势更为浩大的弹窗之战发生在10月27日。当天,马化腾拉来了金山、百度、傲游和可牛等4家公司,发表了《反对360不正当竞争以及加强行业自律》的联合声明。

  “360对同行恶意攻击的行为让我们忍无可忍!360通过扣帽子和打棒子来透支网民对安全产业的信任……我们的努力和付出被肆意地抹黑。”上述五家企业共同表示。

  本以为拉来联合部队可以在舆论上对360形成高压态势,不想却给了周鸿祎发挥其口才的机会,他把这些公司一一讽刺一番:一个是抄袭成性的剽客(指腾讯),一个是唯利是图的假药贩子(指百度),找了几个Loser(行业失败者,指金山、傲游和可牛),发表反对360不正当竞争的声明,这本身就是一个可笑的事儿。

  在此前的10月14日,周鸿祎也曾挖苦过腾讯。当天,腾讯宣布正式起诉360,要求奇虎及其关联公司停止侵权、公开道歉、作出赔偿,并称法院已受理此案。在当晚,360即回击对方:“微软 ProcessMonitor、Comodo和QQ侦探等监测工具都发现了QQ异常,腾讯是否也要一并起诉?”

  掀起弹窗大战的是马化腾,最后郁闷的是小马哥,弹窗大战不但没给对方带来致命打击,反而给360在6亿用户面前做了极好的形象宣传。

  据调查,一个月前,在百度指数中,360在百度的搜索量不到40万,而随着腾讯启动弹窗,360在百度上的关注度迅速飙升至近百万。而360的用户关注度也得益于腾讯的宣传上升到130%,它在一个月前的关注度仅为35%。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