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应对地址短缺:IPv6与NAT的终极PK

  NAT存在的问题

  当企业网使用私有IPv4编址时,与Internet的编址(公有IPv4)不在一个统一的地址空间内。因此,当这些网络中的设备与Internet通信时,就必须在网络的边界处进行地址翻译,典型的翻译技术包括网络地址翻译(NAT)和网络地址端口翻译(NAPT)两类,以下统称为NAT。NAT存在的主要技术限制有:

  ·当企业网与其它网络通信时,NAT会影响网络性能,降低网络吞吐量。

  ·破坏了原来的Internet端到端的设计理念(端到端的透明性),只适用于客户/服务器模型的应用,不适用于Peer-to-Peer(P2P)的应用模型。如在这种模型下,PUSH业务的推广就很受限制。

  ·在维护连接状态和动态映射信息的设备中,有可能会产生单点故障。

  ·使得增加企业网站点与Internet连接可靠性的多宿主(Multi-home)技术更加复杂。

  ·阻碍了在网络层提供安全服务。

  ·当企业网需要与其它专用网络融合时,可能会出现地址冲突(重叠)问题。

  ·NAPT和特定域IP(Realm Specific ip,rsip)增加了运营的复杂性。

  ·使得版本3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v3)的认证机制更为复杂和甚至无效。

  ·很多高层应用协议与之不兼容[RFC 3027]。比如有些应用(IPSec,Kerberos/5等)无法穿越NAT,而有些(如FTP,H.323,SIP,SMTP,RSVP,DNS,SNMP等)则需要借助应用层网关(ALG)才能够实现。而当借助ALG枝术时,每出现一种新应用就必须在NAT上考虑增加对该应用的支持,违反了IP技术独立于高层应用的思想。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