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专稿】早在2001年时,全业务运营就被很多电信专家提出来,且让诸运营商翘首盼望了多年。呼吁了很久的3G牌照和电信重组方案仍是雾里看花,但是前些天,又有一种新的说法在业内广泛流传,那就是全业务运营不需等到3G牌照的下发再落实。原因是在3G牌照发放涉及各大运营商的重组,这就关乎国有资产盘活,企业合并等错综复杂的各方利益。而在企业重组之前先进行业务重组,使主要运营商相继成为全业务运营商,对于依靠市场和新业务的力量调整失衡的电信结构,建立相对均衡的市场发展体系,提高中国电信业的整体竞争水平,应是一个事半功倍的方案。本文从全业务运营的必要性和我国各大运营商在全业务运营下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
全业务运营的必要性
一、开展全业务运营是改变我国电信业"一家独大"的失衡现状
就目前国内电信业的情况来看,可以说全业务运营破在眉睫。四大运营商2007年中期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净利润达379亿元,比其他三家的利润总和还多出180亿元。中国联通净利润也有约三成的增幅,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利润却首次出现倒退,分别比去年同期下滑4.8%和5.4%。而从电信运营市场规模看,中国移动占70%。
在竞争上,中国移动无论在存量市场还是增量市场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而且龙头的地位还在日益扩大。这将影响到中国电信业有效的整体发展的进程,影响到中国电信业参与国际分工的进程和电信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的关系。在当前"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下,优良生产要素单向集中,造成行业竞争活力和创新活力下降、产业价值链扭曲、行业畸形发展,从而影响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二、开展全业务竞争是我国电信运营商适应电信全球化潮流,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电信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兴起使电信业进入了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以1996年美国颁布新《电信法》为先导,各国政府放松了对电信业的管制,积极为本国有实力的电信公司进入全球电信市场创造政策环境。1997年2月15日,占全球电信市场90%以上的69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WTO《基础电信协议》,承诺自1998年1月1日起对外开放电信市场。从此,"放松管制、开放市场、打破垄断、促进竞争"成为世界范围内电信运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标志,电信竞争迅速从国内推向了全球,世界电信业由此进入了全球化阶段,各大电信巨头迅速展开了跨国并购、重组的进程。如英国的Vodafone公司近年来收购不断,业务已遍及23个国家的近10亿人口。随着加入WTO,并许诺逐步放开电信市场,为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我国的电信运营商应该迅速建立全业务优势,开展全业务运作。
中国的运营商规模虽然已经很大,但是大而不强。从整体上看,运营商对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开发、研究显得不足。一份来自国家专利局的数据显示,到2007年 10月份,国外运营商在中国注册的专利数达到1820件,而国内运营商在本国申请的专利仅有470件。核心专利的缺失导致国内运营商在标准的制定、业务的开发上话语权不大。
因此运营商除要苦练内功外,电信业还须顺应科学发展的要求,尽快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业务运营商。只有国际竞争力提高了,中国的运营商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