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QoS、IPv6、软交换和VoIP技术受质疑


    
    因此,QoS对视频流来说只有同意或拒绝服务,不能在服务中途降低品质。流媒体的QoS是基于整体服务层面(per call base)。当前QoS方案的先决条件是流媒体在网络总数据量中所占比例不高。但随着网络服务向多媒体发展,网络传输内容不断向流媒体倾斜,届时必将破坏QoS的先决条件。所以,现在看似有效的QoS技术为将来的网络崩溃预留了不可避免的祸根。
  
    过去人们曾认为ATM可以完善地解决QoS问题,因为ATM可以把用户数据分为5~6种,并实现端到端的区别对待。作者认为,这种分法过于牵强附会。信息数据只有两大类,即以机器为受体的文件包(Datagram)与以人为受体的流媒体(Streaming)。通信系统中最早的电报网是处理文件包,后来的电话网是处理流媒体,现在的Internet比电报网复杂许多,但主要还是处理文件包。未来的下一代网络将比电话网复杂许多,但主要是处理流媒体。历史就是这样螺旋上升地发展。文件包传输的非常好的方式是尽力而为,并且要有准确无误的检错及重发机制。
  
    而流媒体的传输方式必须是用资源预留来保证连续性和低延时。这需要两种完全不同的传输协议和硬件设备。因此,建设真正有效的下一代网络其实就是建设最有效的视频网络。只有单纯才能达到高效。尤其是在未来芯片资源瓶颈的时代,更不容许为了照顾不足1%的文件流量,而影响到占99%以上的流媒体的效率。至于文件的传输,理应继续让专为文件传输而设计的IP网络来承担。
  
    结论是:最彻底最有效的QoS,就是流媒体独立成网。
  
  关于“IP为王”
    笔者曾问许多同行一个问题:为什么未来网络将由IP一统天下?得到的回答是:因为大家都这么说。
  
    下一代网络尚不存在,谁都没见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把它想像成IP网络呢?
  
    IP一统天下仅是IP技术厂商的一厢情愿,可惜许多专家都迷失了方向,错把IP当做奋斗的目标,而忘记了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才是下一代网络的真正目标。以前人们都说地球是方的,甚至8年以前大家还都一致认为“ATM+BISDN”就是下一代信息高速公路。
  
    笔者认为下一代网络的基本要求是:任何服务的功能和性能只能优于而不能劣于现在已有的服务。
  
    但是,有人花费10多年时间,试图把PSTN早已解决的问题搬到IP网上,发展VoIP电话。IP专家们将网上的小块劣质视频看做先进的高科技,根本不敢想像如何把有线电视广播和高清晰电视搬到Internet上。当前网民中流传着不伦不类的缩写数字符号,本身是对人类丰富多彩文化的嘲讽,但却被网虫们誉称为网络文化。这些技术的服务品质不足以满足消费大众对下一代网络的需求,更谈不上开拓有价值的市场。
  
    未来巨大的流媒体市场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各种老技术、新技术都将在这里公平竞争。ATM技术和IP技术均以多媒体网络的姿态进行了尝试,但收效甚微。ATM技术因价格过高而退出竞争。IP技术曾经开拓了一个新的计算机文件传输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并将继续以不可替代的优势占据这一市场。在一些厂商的过分宣传引导下,人们习惯性地以为IP技术还将延伸到流媒体市场。但却忽略了文件包承载流媒体将是效率低、性能差的事实。因为IP技术遗传性地不适合视频流媒体的传输。同理,依靠提供免费服务发展起来的IP网络遗传性地不具备发展安全、可靠收费业务的商业模式。
  
    试图改变IP的本性去占据自身无法承受的商业经营型流媒体市场,在逻辑上是错误的,违反了IP产生的初衷,背离了互联网的立网精神。
  
    IP时代已经结束了。经过近10年迅速发展之后,IP的革命已经停滞,进入一个缓慢的建设阶段。尽管今天IP技术仍保持着强势,IP专家们还在高谈阔论,憧憬于将IP技术扩展到流媒体领域。但是如同对上世纪50年代的TV、60年代的大型计算机、70年代的微处理机和80年代的个人电脑一样,现在,IP作为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了。
  
    IP这股潮流曾经如此迅猛地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它的终结并不是由于它的失败,也不是它的任务已经完成,而是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进入21世纪,一个以娱乐为核心的新市场正在孕育成熟,以视频流媒体为主的新的网络技术将影响每个家庭。作者将其称之为“客厅技术”,以区别于PC和IP的“桌面技术”。这两种技术范畴的本质差异是近距离操作(其核心是信息)相对于远距离观赏(其核心是娱乐)。这个娱乐经济的新时代对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将会比IP时代更加彻底。在这个新经济中,通信宽带、存储带宽将取代计算机芯片的地位,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结论是:IP网络以处理计算机文件数据为主,永远如此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