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智慧转型 成长梦想完美绽放

  IBM软件之变化和不变

  时代在轮回。

  十年前,黄金与泡沫共同泛滥的互联网时代毫无顾忌地扑面而至,轰轰烈烈的并购热潮令IT产业扼腕叹息“快鱼吃慢鱼”颠覆了“大鱼吃小鱼”的游戏规则;十年后,几乎相似的一幕再度疯狂上演,一夜暴富、来不及结婚的新一代互联网新贵们,令整个时代为之着魔,而同样令人目眩的、应接不暇的IT产业收购狂潮却逐渐轮回到了“大鱼吃小鱼”的游戏规则里面。

  不变的是,是游戏本身。

  变化的,是游戏规则。

  在收购的巨手中间,不能忽视的是蓝色巨人的软件部门。从2001年以来,IBM软件业务收购了超过70家软件公司。仔细审视这一长串的收购对象,不难发现,近几年的收购对象中针对行业应用的企业频繁出现。

  这是否意味着,IBM软件会改变一贯的基础设施玩家形象,转型为从底层基础架构到上层应用的全方位端到端的软件供应商呢?

  实际上,IBM软件部门从去年以来的架构变化,也在印证外界的这种猜想。去年初,IBM高级副总裁兼软件集团总经理Steve Mills宣布,IBM软件部门分拆为中间件部门和解决方案部门。

  但是,IBM将大力进军应用软件的舆论,显然是误读了Steve Mills的战略。在此次IMPACT大会上,他纠正了这一说法。带着一脸严肃的Mills说:“虽然我们收购了一些软件应用商提供应用层面的解决方案,但是IBM软件依然关注在基础架构,只是我们根据市场的需求,在一些行业推出了加载在中间件之上的类似应用的解决方案,但是这些实际上只是整个IBM软件基础架构中的元器件。”他表示,促使拆分软件部门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客户对于IBM的应用支持要求越来越高,原来的内部组织架构越来越不适应这种需求。

  “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案。”Steve Mills的哲学再简单不过。这个看法,得到了一个与百年IBM有着八十三年合作历史的客户的印证。

  CATEPILLAR是美国最大的重型机械提供商,绝对属于巨无霸型的企业,2010年的营业额高达42.6亿美元。这个83岁的企业,从成立之初就与IBM接下了不解之缘,从1928年为了完成交易采用IBM的计算设备,到2011年为了更好的业务创新而采用从IMS到DB2、ILOG等全方位IBM软件方案,CATEPILLAR的CIO在IMPACT大会上说:“八十三年来的合作经验表明,IBM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这句话,令Steve Mills合不拢嘴。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