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对话VIAVI大中华区高管:实现5G全生命周期完整测试需求

  【IT168资讯】随着第一批5G商用牌照的下发,5G时代来临再也不是说说而已了。前不久在举办的MWC2019上,就展示了非常多5G相关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昭示着5G技术正大步跨入我们的生活。

  作为通信网络测试服务商,VIAVI在本次MWC现场也展示了5G测试解决方案产品组合实现对整个5G生命周期的完整测试:从实验室中的基站包围测试及物联网模拟,到外场及后续验证。

  展会期间,VIAVI大中华区副总裁陈肇钦、VIAVI大中华区无线业务高级销售总监王兴扬、VIAVI大中华区CIVT销售部门经理王国贇接受了包括IT168在内的多家媒体的采访,介绍了VIAVI目前在华业务开展情况以及对于5G时代所面临的挑战的看法。

(左)王国贇 VIAVI大中华区CIVT销售部门经理

(中)陈肇钦 VIAVI大中华区副总裁

(右)王兴扬 VIAVI大中华区无线业务高级销售总监

  以下是访谈实录,部分语句经过修饰:

  Q:6月6日中国工信部发放5G商用牌照,运营商也加快5G的建设。能介绍下VIAVI目前跟中国运营商的合作情况吗?

  王国贇:我们跟国内几大运营商均有合作。VIAVI TM500在4G时代就帮助中国移动进行测试,5G时代中国移动也正在使用TM500 UE终端仿真器,用于5G前期的网络设备性能验证测试,以及海量接入的压力测试。另外基于FlexE的技术,中国移动推出自己的标准SPN技术,目前SPN技术已经成功通过ITU标准立项。早期VIAVI将重点放在与中国移动在SPN的合作,共同制定和完善规范,配合中国移动的规范来调整VIAVI的产品研发。中国电信方面,他们基于其网络特点创新提出了面向移动优化和综合承载的OTN技术(Mobile-optimized OTN)。在标准化组织方面,VIAVI通过联合签名来支持中国电信在ITU的倡议。中国联通目前借助FlexE的接口,对无线接入网IP化IP-RAN进行升级,来实现5G的承载。在这个过程中VIAVI积极保持与中国联通研究院的沟通,实时跟进并提供相关的测试支持。所以说在5G方面,VIAVI与中国的三大运营商都有紧密的合作,VIAVI是中国运营商在5G测试仪表方面主要的合作伙伴。

  Q:刚刚在介绍中有提到,VIAVI会针对不同的行业、场景进行定制化配置。能否结合应用的实际案例场景,详细阐述一下。

  王国贇:目前5G对于CU/DU的分割,大致可分成几个选项,其实更多是低层面的选项。在这方面厂家会做统一调整,按照3GPP的标准厂家售出的产品具有公开接口,即可以进行标准的切割接口,使得CU/DU能够与任何厂家进行互联互通。但是有些设备厂家会声称他们提供有偿的、更高级的私有接口的切割服务,并力荐给客户。因为相比于设备厂家切割标准的接口,他们可以额外获取无线侧方面的利润。但是很多时候私人接口在实际中并不适用。因此运营商就会第一时间想到VIAVI,因为VIAVI可以提供业务仿真测试解决方案,比如TeraVM。除此之外,VIAVI还有监控设备来衡量KPI,帮助运营商确定最优的切割方式。也就是说,VIAVI提供的方案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仿真出完整的基站测试,通过分析及评价,帮助运营商确定厂家提供的产品是否真正可以达到要求,是否适合于实际应用。

  陈肇钦:以上是非常技术化的表述,我再从应用层面举例。目前专网被广泛应用,规模较小的运营商及公司都聚焦于专网。工厂的自动化、校园教学等都与专网密不可分。相比于商业网络,专网的速度更快。在人工智能,远端医疗等领域,还有诸多小型公司纷纷投入应用,致力于将专网的应用发展为专长。不久前美国Facebook购买了VIAVI TM500网络测试仪,对虚拟网络进行一系列的模拟,从而更好地提高出租业务。现在专网的应用在多个领域均有涉及,如高铁,地铁、智慧城市等。

  Q:据我了解“智能工厂”采用的一直是有线的以太网,而无线只能作为有线的补充。但是5G时代来临后,您觉得智能工厂会更多地采用无线的网络与形式吗?无线的安全保障在这一领域的难度是否会比有线的更高?

  王国贇:在有线网络的规划初期,高质量的布线是必不可少的,无线能使得工厂扩容和调整更加方便,因为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接入以及通讯时,网络可以连接更多的设备包括传感器,便于今后的扩容。目前厂家也意识到,无线网络将会成为比其他现有技术更好、更灵活的一种应用。

  陈肇钦:以国内和客户数据中心的合作为例,出于对安全性的重视,VIAVI的监测产品可以监控是否有外来网络的侵入。未来我们所有的信息都会被存在“云”里,而这个“云”的具体位置常人并不知晓。所以,信息安全将会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议题。有线不同于无线,有线需要接入机房的密钥,而无线只要能接收到信号就能完成桥接。

  Q:在5G建设过程中,VIAVI有没有利用测试来帮助运营商或者产品商解决一些疑难杂症的经历?

  王兴扬:5G进入初始应用阶段,用户量偏小,但大众开始广泛接受5G的普及是大势所趋,用户量会急剧上升。因此在第一批次产品的软件和设计问世之后,VIAVI就注意到基站会经常宕机,宕机的根本原因是数据处理能力不足还是因为其他原因尚不清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VIAVI在无线领域利用TM500仿真了成百上千个用户,形成了一个数据中心以测试无线网或是核心网具体出现纰漏的环节并进行相应快速的修复。这些问题不一定与产品的质量直接相关,其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忽视了网络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变化,从而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王国贇: 在VIAVI CellAdvisor 5G推出之前,用户通常使用客户终端设备(CPE, 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即终端的原型机进行覆盖测试,来测试信号和波束。在VIAVI的产品问世后,一位客户发现在使用VIAVI的产品测试时比CPE测试多检测出一个问题。基于VIAVI对产品功能的信心,面对客户提出的质疑,我们便随客户进行逐一排查。后来发现由于另外一个基站的干扰,使得信噪比较高,而手机终端恰巧不具备在信噪比较高时同时检查多个信号的能力,这就解释了这位用户用终端测试覆盖只能检验出部分问题的原因。而VIAVI的仪表是专业的测试仪表,即使在噪声较高、信号较差时也具备解调两个信号的能力。这样一来,VIAVI就帮助用户及时排查未来用户无法上网或网速较慢的隐患。通过这次插曲,客户也认可了VIAVI的产品。

  Q:从测试厂商的角度看,目前5G离普遍应用还有一段距离。那您觉得从现阶段到后续应用最大的门槛是什么?

  王兴扬: 5G涉及了多种多样的技术,您所说的“距离”可能指5G专有的技术,但其实VIAVI已经在采取更为实际的做法。今年的一季度中,VIAVI的合作伙伴中国移动率先使用了NSA(非独立组网)而非SA(独立组网)。SA是推动5G这一革命性技术出现的最大功臣,NSA则是沟通4G和5G之间的一座桥梁。如果现阶段的目标仅仅是实现更好的速率、更快的实验,那么NSA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实现5G的愿望。可当垂直行业中非传统的中小产业想进入利用5G这个平台,那SA则成为了一项关键性技术,缺失SA,5G的多样性将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其实是一个很现实的做法,监控过去的同时憧憬未来。VIAVI如果专攻SA则可以在这条路上一走到底,可是因为VIAVI要在4G和5G之间架一座桥梁,那么VIAVI自然要迎接4G、5G切换与共存引发的新挑战。这也是为什么VIAVI需要和主流设备供应商、运营商保持密切的沟通,因为VIAVI要了解5G带来的战略性变化,以及最终面对消费者时所需要的投入和产出。

  王国贇:在我个人看来,5G最大的挑战在于还是比较年轻、发展速度有点快。4G从2009年开始外场实验,距中国移动于2013年底推出4G足足相隔了四年。而 5G从第一次得到规范的固化到中国移动即将推出相关服务相距不过一年,这中间充满着未知性与不确定性。为什么VIAVI能够提供领先的测试?因为VIAVI的起点高,与不同的运营商有诸多的合作,所以VIAVI清楚客户的痛点并能开发相应的功能。对于VIAVI而言, 5G网络的挑战在于未来部署中截然不同的测试需求和方法,所以VIAVI要时刻保持思考,并在与运营商、厂家的紧密合作中探寻遇到的问题与需要,揣摩我们方案的不足从而迎接5G带来的测试方面的挑战和需求。

  Q:VIAVI深度参与了通信领域的合作,在你们看来5G网络到何时才可以为人们带来真正的生活便利?你们对5G的未来又有怎样的预期?

  陈肇钦:对运营商而言,5G的投资成本很高,以前4G只需要一个基站,但5G可能要建设三个基站。所以5G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真正在应用中获益。例如从远端医疗,或者从智慧城市获益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我相信我们可以很快就感受到5G更高的网速。中国具有坚实的技术基础,所以我对中国未来的5G市场是充满期待的,对于5G的想象是没有限制的。

  王兴扬:我认为消费者不用太在意时间点,变化与细节往往相辅相成。4G出现伊始,大家开始畅想移动支付,直到今天现金已不再被随身携带。从微信电话到移动支付,这些都是4G带来的改变。很少有人记得4G有纪念性的时间节点,因为技术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技术的升级无需消费者忧心,消费者只需要在浪潮中享受。5G今天之所以赢得大家的密切关注,是因为大家对未知的体验充满憧憬。总而言之,时间点取决于很多条件,大家只需慢慢享受5G带来的便捷。

  Q:VIAVI作为将仪器和软件集成的提供商,用仿真的方式来实现智能工厂前端的相关业务。请问可以大致介绍一下VIAVI软件或者仿真领域的团队吗?

  王兴扬:在移动通信网更新换代的这些年,2G、3G、4G网速一代比一代更快、生命周期更短,投资更大。因此如何在短时间之内发挥最大的效益成为了VIAVI的首要任务。软件的开发成为一种让业务变得更有价值的方式。VIAVI一直希望能将仪表跟云及虚拟化结合到一起,让仪表能触及更多的客户,从而扩大普通用户基础。云构架使协议可以在云端运行,即让任何拥有通用平台硬件的用户都能够接触到快速的测试,这就是软件的意义。VIAVI在高价值的IP领域自主开发协议栈,同时保持开放的态度,有一些开放源。例如部分已经开发的软件可以在通用平台上执行,这在VIAVI的仪表策略中已经有所贯通。软件相对而言成本更低,可以在硬件的帮助下更通用化,这也是目前VIAVI认为的未来的方向。仿真是软件的一部分,VIAVI利用算法让软件变得更有价值,而算法则需要仿真来验证,因此仿真是软件内部研发的一个重要环节。

  陈肇钦:我可以补充一下,未来公司对于软件的投资会越来越大。其实从五年前VIAVI就在布局,调整硬件工程师与软件工程师的比例,未来软件工程师也会越来越多,技术的推动将更多来自于软件的开发,硬件更多的是一个辅助或加速器。

  Q:在网络部署的初期VIAVI引入TM500。在网络步入成熟期之后,更需要关注的是网络的优化和保障。那么未来的第三阶段会有软件方面的解决方案吗?

  陈肇钦:VIAVI有面向网络部署后的软件,比如NITRO。例如,即使在高楼大厦里,VIAVI的产品也能帮助分析从底层到50层的信号差异度,这一产品早在五六年前的4G时代就已规划。如今,它也不负众望,在5G时期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G与5G信号分析的方式截然不同。4G时代整栋大楼只需一个宏,而5G时代因为波束穿透力不够强,每栋大楼需设置多个基站。在上海的摩天大楼里,就安插了很多智能信号。因此在后网络部署时代,会有更多的信号分析与大数据收集,如何提升用户满意度对于运营商而言将成为重中之重。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