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数智融合3.0时代,运维需要“All in ONE”

为了顺应运维发展趋势,聚焦企业业务场景,博睿数据提出全新的战略升级,并推出一体化智能可观测平台ONE。该平台的发布是博睿数据引领整体IT运维市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博睿数据的整体战略正式进入数据链DNA+的时代。

博睿数据COO吴静涛表示,“在构建ONE平台方面,大概投入了公司70%的研发资源。ONE平台可以帮助客户走出数据中心,打通云管边端,通过代码到客户的全数据链DNA采集能力和大数据/AI能力,实现传统的产品工具到平台+架构的转型,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新运维体系。”

博睿数据COO吴静涛

运维监控发展趋势与挑战

数字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十四五”及未来更长一段时期,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数据显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其核心产业增加值将占GDP比重的10%。智能运维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在保障数字经济的业务连续性、业务体验,以及业务成本和业务效率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同时,伴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深入,以云原生、微服务、DevOps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让过去20年里以“应用为中心”构建的IT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挑战。第一,企业的视角发生变化。企业过去更多关注系统运维层面的机房建设等问题,现在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业务运营。

第二,用户的职责开始发生变化,更多地转向DevOps与SRE,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优化用户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可观测解决方案成为云原生架构下非常重要的课题。第三,监控技术发生变化,从“监控”走向了“可观测”。“可观测性”是伴随云原生的兴起而产生的一个概念。

博睿数据CTO孟曦东

博睿数据CTO孟曦东指出,“企业对于可观测的视野不再局限于应用程序,而是需要从全局的角度洞察混合IT基础设施、数据源、网络、云和边缘端的应用状况,更加主动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地提升企业运维的效率。企业不仅仅需要应用的高可用,更需要数字化转型发展所带来的用户体验升级。”

工具式监控体系的难题

根据知名咨询机构分析,当前工具式的监控体系已经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挑战。一、监控平台不统一,大量的技术债与重复建设导致了孤岛式的监控体验;二、IT运维建设往往与业务相关度较低,与业务目标脱节,导致运维价值无法呈现。

三、智能运维尚不成熟,厂商做了很多承诺,但在落地的时候效果欠佳;四、云计算、容器、微服务、物联网等新技术带来了对监控的挑战,监控的可见性不足;五、有限的自动化与DevOps的敏捷开发理念产生冲突,导致运维或上线的过程非常痛苦。

博睿数据产品部高级总监孙丽

博睿数据产品部高级总监孙丽认为,“智能运维走向成熟的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全面的、高质量的可观测数据,第二个前提是AI能力引擎。”那么,IT监控未来的状态应该是怎样的?Gartner给出了答案,它应该具备统一、系统全面、智能、敏捷持续、聚焦业务等能力。

从行业角度而言,运维监控的趋势正在从“以点带面”的1.0时代过渡到“产品拼凑”的2.0时代,并逐渐向数智融合的3.0时代发展。数智融合3.0时代需要运维企业具备全局数据采集能力、以运维视角重塑产品、数据有机关联融合、开箱即用的AI以及运维全场景的落地等一系列运维能力。

数智融合3.0典型代表产品

基于上述背景,博睿数据提出全新的战略升级。具体而言,从监控走向可观测,IT监控不仅可以获取数据和提前告警,还需要了解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追踪问题。从孤立的工具走向统一的能力平台,以前工具式的运维体系已经不再适合现在数字化经济的时代。从人工分析走向智能见解,IT监控能够帮助用户思考分析,提供智能见解,以及解决方案等。

Bonree ONE就是承载这三大战略升级的产品,它的定位是一体化智能可观测平台。该平台旨在建立一体化、智能化、面向业务与用户体验的统一运维平台,助力企业提高数字化体验,降低运维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为数字化转型赋能升级。同时,这也是业界第一个将所有运维监控需求“All in ONE”的统一平台。

Bonree ONE平台的产品架构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数智融合3.0典型代表产品,Bonree ONE的建设初衷与Gartner提出的未来监控性能完美契合。ONE平台的发布,标志着博睿数据正式进入了数据链DNA+的时代。

关于ONE平台的构建思路,博睿数据产品部高级总监孙丽透露到,“ONE平台的产品功能不再以工具式产品孤立的数据为视角,而更多地是以运维的视角如实体监控和纳管、关系挖掘和追踪、数据分析、智能根因定位和告警,以及分布式追踪和排障能力,重新塑造而成。”

ONE平台从ITOM 统一监控、AIOps智能运维、BizOps业务运营、DevOps效能提升四个应用场景出发,帮助客户走出数据中心, 打通云管边端, 通过代码到客户的全数据链DNA采集能力,结合ONE平台的大数据及AI能力, 实现传统的产品工具到平台+架构的转型, 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新运维体系。

ONE平台的三大优势

Bonree ONE平台具备“统一、关联性、智能见解”三大产品优势。博睿数据产品经理刘亚辉表示,“统一是实现真正可观测平台的第一步,没有实现一体化的智能可观测是“空中楼阁”。一体化要满足两个关键点:第一覆盖全面,第二足够开放和包容。”

All in ONE包含两个统一,即统一运维监控技术栈和统一运维数据治理体系。满足了所有监控需求,即开即用,随时扩展,提升了系统可观测性广度与深度,囊括了系统的所有观测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并提供丰富的集成扩展,解决因竖井式的监控带来的数据割裂、重复建设、可观测性差的问题。

Bonree ONE具备关联性,能够完整复刻出数字化系统的数字孪生,内置CMDB引擎在保证全面可观测的同时也能掌握监控实体间的关系及其属性信息,实现关联追踪,解决排障难,检索追查难,现场还原不全面的问题。大大提升了排障效率,实现了系统之间的真正融合。

ONE平台具备信息、经验、智能决策融合的智能见解能力,能够基于AI和规则自动发现问题,实现智能分析过程,预置经验规则和AI共同提出见解,发现问题并给出根因,解决虚假问题扰乱运维、告警风暴、根因定位效率低的问题,助力运维人员快速排障,提出解决办法,进而提高运维效率。

博睿数据自研Swift AI中台致力于AI赋能运维,让机器代替人思考与决策,实现真正的智能运维。博睿数据产品经理刘亚辉认为,“ONE平台就像一个专业顾问,通过主动分析能力来为客户出谋划策。它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工具,而是有思想的、人性化的、有见解的可观测平台,希望真正帮助用户节省时间。”

ONE平台的功能矩阵

ONE平台上覆盖了所有的监控需求,既包括垂直场景,比如基础组件监控、用户体验分析、程序崩溃报错分析、高延时分析等;还提供了整体性的通用分析能力,比如一站式的指标分析和日志分析、一站式的检索中心、仪表盘等。同时还提供了像帐号接入、访问控制、审计、费用管理、在线文档、自监控等功能。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你如果无法度量它,就无法管理它”(It you can’t measure it,you can’t manage it)。要想有效管理,就难以绕开度量的问题。

ONE平台希望真正深入一线,把DevOps从重复无效的工作中解救出来,提升他们工作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并且帮助企业客户提效降本,夯实其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减少企业在数字化全面扩张过程中的阻力,真正提升企业在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竞争力。

在具体的业务实践方面,借助一体化智能可观测平台ONE,博睿数据与客户达成了一个预期建设目标:通过IT/用户/业务运营的方式,高效可视化故障域,帮助客户减少5%的流失率。在新老平台的统一维护层面,“从0到1”构建一体化智能可观测平台,降低业务、运维、研发的沟通成本。

同时,提升工作效率,进而提升用户活跃度和平均使用时长,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5%,降低拉客成本或者提高拉客成本的投入产出比,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建设IT系统时,会涉及到时间成本、使用成本和经济成本,通过采用ONE平台,可以避免企业重复建设。博睿数据产品部高级总监孙丽表示,“只需要部署一次,就可以随处使用ONE平台。ONE平台功能间的有机融合,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运维效率和数字化体验。”

写在最后

博睿数据拥有14年运维技术和经验积累,包括从用户端到云端,从基础设施到上层服务。在云原生、DevOps等更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下,一体化、智能化将是大势所趋,此次博睿数据率先推出的从代码到用户,全面可观测的数据采集能力的一体化智能可观测平台ONE将会成为行业标杆。

据悉,ONE平台将在今年推出基于实体和关系的图谱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基于高质量的监控数据帮助用户做故障发现和根因定位的版本。未来,ONE平台将朝着生态集成、用户体验与业务场景、关联性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博睿数据会在智能领域引入智能知识问答,不断深化“系统帮助人思考”的能力。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