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华为:用“联接”与“感知”诠释万物互联

要说数字化转型时代最亮眼的角色,物联网(IoT)技术算是佼佼者之一。

根据沃达丰对全球17个国家的1096名高管调研显示,目前60%的企业正在使用或将部署IoT业务;超半数企业投资与IoT业务有关;63%的企业在部署IoT后获得显著回报;甚至于,24%的企业基于IoT方案实现了10%的业务增长。

人们在生活上更是无时不刻的享受着物联网技术所带来的裨益:手机上动动手指,即能远程控制智能家居设备,远程管理家务;扫二维码,便能骑上共享单车穿梭于大街小巷;时下流行的智能手环则扮演健康护航者的角色,全天候监测着人体多项身体指标。

这些科技感十足的场景向我们诉说着:“物联网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用“联接”与“感知”诠释万物互联

那么,行业应用也好,生活领域也罢,期待总是要找到可见并坚实的落脚点,到底何种形态的物联网能够担此大任,助力驶入千亿发展的快车道呢?

在合纵联接架构体系中发展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科技生态都离不开应用、传输、基础设施及操作系统的支撑,物联网也不例外。

而需要强调得是,物联网所展现出的价值则更加聚焦在“联接”与“感知”,前者确保终端设备之间各项数据、信息的快速且可靠的传输,后者则是无数感应终端所带来的感知应用。

由此,包括感知平台、管道联接以及控制系统所组合成的架构,可谓诠释物联应用生态的非常好的“解说词”,如果需要与既有的物联网方案一同延展理解,华为E2E物联网解决方案不失为非常好的选择。

用“联接”与“感知”诠释万物互联

在华为E2E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全景图上描绘了:感知平台(也可称为应用平台),即直接落地的终端应用层,例如智能家居、智能停车、智能抄表等全行业全生活物联服务;而华为在接入管道上提供包括elte和NB-IoT技术,家庭以及企业EC-IoT网关;在操作系统上则是自家的LiteOS操作系统。

由此,华为IoT的业务边界及发展目标很明确,即融合无线网络、企业物联网关、家庭网关、IoT平台(以云服务方式为主)、通信模组和芯片、IoT网络集成服务,形成大而立体的物联网应用系统,并在其之上与生态伙伴一同提供解决方案。

华为构建云管端一体的物联网体系

物联网的一大应用价值在于“联接”,管道无疑是成就“联接”的关键部分。

其中,华为eLTE与NB-IoT承载了宽窄一体的管道传输功能。

eLTE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可灵活适应企业需要,提供基于授权和免授权频谱的宽窄融合业务,既可以提供宽带接入,视频监控,数据回传业务,同时也可以服务于海量的物联网终端,为企业网数字化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联接”与“感知”诠释万物互联

事实上,基于3GPP标准及4.5G技术所推出的eLTE,目前在4.5G商用网络市场实现了份额第一的佳绩。这也从侧面说明,华为eLTE在全球产业链保障和商用实践积累上实现了有力支撑。

而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之上的NB-IoT,不仅可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的同时,更是凭借只占大约180KHz带宽能力进入行业无线物联应用的核心队列。

据悉,华为已经在2016年第四季度推出NB-IoT商用版本,包括终端芯片、无线网络、物联网云平台、开放实验室,全面助力NB-IoT网络和应用的快速部署。

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低功耗广域网(LPWAN)上,NB-IoT替代现有的GSM IoT应用指日可待,未来唯有LTE-M标准可与之并驾齐驱,反观第三阵营Lora/Sigfox则并未体现出明确的发展路径。

在未来的NB-IoT应用中,华为将依靠五个大招:

1.作为NB-IoT标准化的主要推动者,华为已累计提交1008篇提案,通过208项提案,占全部通过提案数的38%,稳居第一,而随着R14标准的启动,华为还将持续投入,推动标准的进一步完善;

2.端管协同中,NB-IoT方案上行性能增强、下行功率提升,实现覆盖增强能力相对3GPP基础要求(20dB)提升到23dB;未来还可以继续提升到25dB;

3.提升定位能力:帮助落地NB-IoT应用采用高精度低成本统一化复合定位精度,达到10m左右,主要帮助物流跟踪系统和共享单车定位更加准确;

4.华为优化芯片硬件设计,降低硬件成本。并采用轻终端重云端的策略,实现终端能够自检自愈,从而提高终端可靠性。

5.目前华为业界独家支持NB-IoT的4T4R技术,相比2T2R覆盖增强3dB,帮助运营商节省了20%的站点建设。

由此可见,无论是eLTE还是NB-IoT都在通过与行业对应的管道使能行业,而在感知端与两者近相呼应的则是华为边缘计算EC-IOT方案,如果说前两者都被业界视为物联网智能传输管道,那么EC-IOT则是帮助用户走向数字化转型智能创造阶段的感知端大脑。

形象的说,EC-IoT更像是一套数据神经处理器,将信息汇集、分析、处理再传输,完完整整的感知行业需求,解决需求,使能应用。

平台满足物联网全联接场景

聚焦物联网平台,开放一直是华为的重要标签之一, 华为IoT平台的优势特性有二:支持SIM和非SIM场景的各种联接和联接管理,同时支持海量终端设备的快速接入集成和可视化管理;通过开放APIs快速集成各种行业应用,从而帮助运营商、企业和行业客户实现商业目标。

在设备管理上,华为的同样具备了全面的物联网平台管理能力:除多业务统一平台,支持可视化设备管理之外,还具备网络交互与感知力,能够实现端到端故障定位定界,有效提升物联网运营的故障处理效率。

而依托于华为IoT解决方案1+2+1的系统架构,华为在端点、网络和云端的端到端方案上为IoT各层系统提供嵌入式的安全保护,例如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机器视觉的威胁模型,华为IoT网络可预警安全威胁,并在秒级内做到警告和阻止入侵,遵循EU数据保护方针实现数据安全的最大化。

与合作伙伴共建良性开放物联网生态

华为深知,面对未来万物互联、万物感知的智能社会,物联网将为ICT行业带来万亿级别的市场。如何更好把握住这一未来核心市场,除了技术,显然需要合作伙伴参与其中。因为生态组织的目标不仅仅是定标准,而是能共同将产业蛋糕做大,做强,让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合作伙伴都能切实的感受到共赢的力量,并从中获取落地价值。

以NB-IoT标准为例,目前已有多家厂商一同与华为进行创新研发,并收获成效。也正是华为与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其引领了NB-IoT技术的标准化进程,让NB-IoT能够有条不紊地在行业物联网生态中屡建奇功。另外,华为与合作伙伴的共同投入和联合创新,建立起广泛的联盟,从而实现NB-IoT技术的大规模商用,合作伙伴也基于华为在IoT领域开放的网络能力,一道构建着全球化+本地化的生态圈。

再看eLTE产业联盟,其从30家发展到目前的100余家;联合推出了60多个创新解决方案,服务于全球300多个客户,涉及公共安全、电力、交通、智慧城市多个行业。

总结

得益于强大技术支撑的合作生态体系的快速发展,华为的整体物联网解决方案,在智慧家庭、交通运输、资产跟踪、智能停车、智能抄表、农业等领域不断开花结果。由此可见,在物联网的大潮中,华为有信心也有能力提供开放和安全的端管云平台与生态,并在物联网发展的黄金时代成为引领产业前进的掌舵者。

特别提醒: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