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对话是探讨中国创业环境的系列文章中的第一篇。Telstra Ventures大中国区主管合伙人卜君全和悉尼 muru-D 创业合伙人Ben Sand,就中国的科技创新、创业现状以及令他们振奋的行业发展展开了讨论,并分享了从他们导师那里获得的建议。
如何评价中国目前的创业环境?
Ben Sand:以我个人在深圳的经验来看,中国的创业环境非常振奋人心。那里的人们工作十分努力,执行能力也惊人,特别是在硬件方面的发展十分迅猛。有这样一句话,是对深圳的真实写照:“在其他地方需要花费 12 个月才能完成的事情,在深圳只需 3 个月便可完成。”哪怕只是亲身感受一下那样的力量,或只是置身于如此快节奏的人群中,也会给你带来积极的影响。
卜君全:一切都非常有趣而又丰富多彩。中国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三大创业城市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在我看来,北京最富活力。那里有优秀的人才、更多的机会和充沛的资金,而这些对任何初创公司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此外,在北京,你可以感受到那里的公司有着坚定的变革想法,志在走向全国乃至全球。而由于更加重视硬件和消费电子产品研发,深圳的公司似乎更注重于务实开展业务并最终推动销售。
您个人认为中国创业环境的兴奋点是什么?
Ben:我认为是速度。蓬勃迸发的创业活力以及人们对立足本土、走向国际的真正渴望,促使他们去创办公司、开展业务,并最终取得成功。我从未见过如此强烈的渴望和如此快的速度。
卜君全:我非常同意 Ben 的观点。我认为中国的创业氛围和激情都让人倍感兴奋。中国人向来以勤劳而闻名。但如今,他们不仅勤劳地工作,更是聪明地工作。这在创业环境中确实很重要。在我看来,另一个令人兴奋的点在于政府对创业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近两年以来。
本地创业生态系统是否得到了足够的支持?
卜君全:中国现今的创业生态系统为初创公司营造了非常有利的环境,政府也提供了许多政策支持。2015 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敦促地方政府实施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以促进创业公司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务院出台了若干新措施来简化新公司注册手续。
对健康的创业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的另外两个因素是风险投资和人才引进。中国是交易总额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风险资本市场。而中国的大学向来以培养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而闻名,而这些人才最终往往会加入本地的创业公司。正是因为这些因素,当地的创业生态系统如今正蓬勃发展。
本地企业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Ben:我认为本地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文化解读”方面的挑战,尤其当我们谈论全球战略时。如果产品“简单明了”,不需要任何文化解读,会更容易进军其他市场。举例来说,当你使用 DJI 无人机之类的设备时,只要拿到控制器,阅读使用手册,你便可轻松地操控无人机。但当你使用微信之类的应用时,你必须先了解文化才能理解界面,并启用所有功能。有时你还会遇到数据方面的挑战。如果你从事医疗保健或金融技术领域的工作,那么在跨境转移数据方面会有一些限制,使得公司向国外扩张有所制约。
在中国,哪些行业发展看起来特别令人振奋?
Ben:我对金融科技创业公司饶有兴趣。在中国,大多数人还没有信用评级,于是很多公司都在尝试寻找增加人们手中资本的解决方法。我也在关注教育创业公司的发展,有些公司正在把人工智能应用在教育领域。医疗保健行业的需求也为中国的初创公司带来了许多机会。至于中国能为世界提供什么,我认为硬件公司肯定会带来全球性的影响。
卜君全:更宽泛点说,我认为消费者应用将会创造出许多有趣的使用体验和新的商业模式。这不仅是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还因为用户正在逐步适应新的使用模式,一些有趣的商业模式也正在进行本地创建。另一个我认为未来极具潜力的领域是企业软件。首先,该领域有很大发展空间。而且,由于中国的用户界面和行为习惯有很大不同,许多西方的解决方案并没有真正在本地得以推广。这就为本地公司提供了很多机会。另一个领域是人工智能(AI)。实际上,一些领先的人工智能学者和研究人员来自中国。我相信中国在人工智能开发方面将取得重大突破,并将找到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方法,如无人驾驶。
如何看待中国的创新模式?
卜君全:我在中国做投资已有 18 年之久,可以说当地的创新模式正在稳步发展。以前,中国的企业家更关注改进。他们最初的想法可能来源于西方,只关注于让产品变得更好,并添加一些本地适用的不同功能。现在,年轻一代的心态更加开放,他们开始思考并重视寻求一些颠覆性的理念。摩拜单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Ben:硅谷有一句名言——“快速行动,打除陈规”。这一格言之所以会广为流传,是因为人们觉得他们需要这样做,但实际上大多数人都没有做到。在中国,我虽然没有听到人们这样说过,但他们确实是这么做的。格言的存在自有其理由,创业者们不断前进,践行该格言。在我看来,这就是中国的创新。本地公司通过不同的方式完成工作,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这里的人们不断尝试,看看会发生什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把所有事情都规划好。
哪些行业目前还没有得到当地企业家的足够重视?
卜君全:我认为消费者应用仍然是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关注的对象。但是,有一个领域仍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那就是企业软件。在改变现有的做事方式、重新思考一些解决方案以及增添本地特色等方面,这个领域都蕴藏着诸多机会。
Ben:在我看来,最有趣的领域是机器视觉或计算机视觉。特别是计算机视觉如何应用于机器人和实时场景中。这项技术使得机器人能够与环境交互,并了解环境。这项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从自动驾驶汽车到制造业再到医疗诊断(机器人手术)。
对准备创办公司的当地创业者,您有什么建议?
卜君全:对于在中国创办新公司的年轻创业者们,我建议他们要乐于分享。创业之路异常艰难。因此,了解自身的局限性、共担责任、将资本分配给联合创始人和早期员工并让他们共担风险至关重要,如此一来,这些人便会更有动力,确保公司取得成功。
我的第二条建议是学会换个角度思考。不要只是复制其他地区现有的理念。相反,你要试着开发更好、更具本地特色的产品。我最后一条建议是勇于迎接挑战。正如之前所说,创办和经营公司异常艰难。这对 90 后一代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与面临着各种挑战的前几代人相比,90 后一代成长的环境要好得多,他们没有从小就面对到如此多的困难。
Ben: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如果你看重个人财务收入,那就寻找一个同样对此目标感兴趣的人。如果你迫切地希望创造新事物,那就寻找一个能够陪伴你并帮助你将新事物带入这个世界的人。如果你想建立一个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帝国,那就寻找一个有这种雄心壮志的人。
公司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类型,也有不同类型的创始人和投资者愿意为这些公司提供支持。不同的人和公司有不同的动机和理念,这没有关系。根据我的经验,创业失败的最大原因是联合创始人之间分道扬镳。彼此不再合作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的核心动机不同。所以,一定要确保与你共事的人认同你的核心动机和价值观。当你寻找投资者或商业合作伙伴时,确保他们与你持有相同的价值观。
从导师那里曾经得到的最好的建议分别是什么?
卜君全:18 年前,我就开始从事风险投资方面的工作,当时导师给我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就是:“不要试图赚到这世界上所有的钱,因为这是不可能的。相反,你应该专注于找到一个好的想法并去去支持一个伟大的团队。如果他们成功了,那么你也就成功了。”
Ben:我非常认同 Garry Tan 给予的关于如何组建公司的建议。他说:“组建公司的第一步是要找到一群面临着共同难题的人。第二步是花更多的时间与他们在一起。第三步是专注于攻克这个难题。”很多人认为创业需要真知灼见作为理念支撑。我真正喜欢这条建议的地方在于不是关于理念,而是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群有相同难题的人,然后投入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来尝试解决这个难题。这样你便能取得成功。
本文作者
▲卜君全,Telstra Ventures大中国区主管合伙人
▲Ben Sand,悉尼 muru-D 创业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