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华为汪涛:云化网络拥抱不确定性未来

  【IT168 资讯】4月17日至18日,2017全球未来网络发展峰会将在南京未来网络小镇举办。本次盛会嘉宾云集,包括国内未来网络领域著名专家、国际顶尖大学领军人物,国内三大运营商和相关领域的全球运营商、设备商的领导专家和行业巨头,将围绕“创新合作共赢,引领未来发展”主题共话当前网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共谋未来网络的发展与创新。

  在主会场上,华为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华为产品与解决方案体系总裁汪涛发表了主题演讲《回归商业本质,云化网络拥抱不确定性未来》。

华为汪涛:云化网络拥抱不确定性未来
华为高级副总裁、华为产品与解决方案体系总裁汪涛

  以下是演讲实录(以下均由现场速记进行整理,仅供参考,未经嘉宾确认,请勿转载)

  大家知道华为公司解决方案是比较多,因为华为公司有面向运营商业务,有面向企业的业务,也有面向消费者的业务,经过过去最近30年的发展,华为公司打造成了应该说在各个领域里面,都成为行业里面的领头羊之一。

  但是如果说来总结我们过去这么多年研发经验来看的话,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一个叫客户驱动+技术驱动双轮驱动的策略和战略。所谓客户驱动就是说华为公司的研发团队包括我们商业团队能够深入和我们的服务客户,这中间包括运营商客户,也是我们业务生存发展的开始我们最依赖的客户,也包括最近几年十分重视的企业客户,各种企业的客户,各行业客户和消费者客户,消费者客户也是我们运营商作为客户的客户。我们通过和客户的深入互动,深度了解客户诉求,然后打造出能够满足客户需要,能够使客户商业方案,这是客户驱动。

  第二是技术驱动,作为一个解决方案提供商,如果在技术超前投资方面没有深度的洞察,这样我们解决方案就很难来引领行业的发展,在过去最近30年历程里面,其实我们有很多的经验可以说明,这里面我简单说几个例子。我们在15年前,2000年之初,IT泡沫之后,华为公司提出ORP概念,用IP面向运营商所有的网络解决方案,这中间包括了固定网络、移动网络,传输网络等等,华为公司大概10年前2007年我们率先提出了我们所谓(英文)战略,比如说以无线为例,业界第一个采用了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把当时2G、3G和4G做成一个产品,包括在中国TDD、FTDD,这样简化运营商网络架构,包括我们的核心网、接入网各个方面。大概在三年前华为公司提出了全云化战略,首先驱动是来自于最初来自于技术驱动,因为我们认为未来的网络将是基于数据中心为载体的网络架构,这样的话能极大简化运营商当前按照今天上午中国移动提出来的垂直方式构造离散的网络架构,能够加速它的新业务的推出,来降低或者减少时间。这一切都是过去坚持客户驱动和技术驱动双轮驱动的技术角逐结果。

  我今天标题为什么回归商业本质:云化网络拥抱不确定性未来。大家提高大数据,提到区块链等各种各样的技术,这种技术究竟对我们的网络架构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单纯从单独角度来看可以重构我们的网络,这是不是我们想要的网络,从今天上午到现在听到那么多嘉宾发言,我有一个强烈感受我们未来网络目标网络究竟定义上来样的目标网络,从今天的网络怎么走向目标网络,恰恰是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就以电信网络为例,我们电信网络经过3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几十年的发展,我们累计大量的(英文)的网络,我们有大量的业务,既要考虑过去的网络资产、用户资产、业务资产,同时要考虑面向未来的挑战,这个情况下坚持什么样的原则来定义从现在到未来演进之路。这就是为什么我选一个标题:回归商业本质,用云化网络拥抱不确定性的未来。

  我们认为网络本质来提供来构建一个智能化的社会,网络只是智能化社会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说到智能化社会,认为智能化社会有三个特点。首先是万物感知,这就是说今天很多嘉宾提的物联网,什么样的技术互联网实现万物感知,万物感知的同时要万物互联,同时要万物智能。在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这是我们构建和智能化社会的基础性技术。怎么实现我们所谓万物感知、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能,这块华为公司应该在7、8年前提出端管云战略,我们各种各样的终端,各个手机、ipad,包括康物联网终端、PC,终端是我们万物感知的一个触角,而云就是万物智能数字化大脑,通过端管云的协同,才能够实现我们一个所谓的智能化社会一个技术基础。对于电信运行上,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电信运营商提供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可以承载OTT和各种各样的运用,智慧社会所谓的智能社会。

  智能社会给我们带来整个产业界带来很多机会,其实也引入了很多不确定性,这里面我具体来讲,电信运营商带来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确定性部分很容易理解,不确定性部分三个方面。一个是业务不确定性,业务不确定性运营商过去有电信运营商以来,我们赖以生存无外移动数据等的,我们话音即将不再成为运营商技术来源,不再拥有技术,视频是我们认为未来几年业务来打造这样一个应用,同时物联网、5G、AR、VR,业务为什么不确定性,业务带来很大的影响,带来很大的流量和连接要求,但是并没有同时带来网络很大建网成本,但是并没有带来同样的收入成长。现在我们过去话音加数据,我们话音按分钟卖,我们流量价值也不断在快速降低。物联网能够给运营商什么样业务收入,连接将是廉价,究竟对于运营商商业模式未来我们的构筑商业模式在哪里。

  第三个是技术标准不确定,今天讲了很多。在行业里面人人都在讲,但是大家可以看到过去五年里面很多先行者,无论是北美还是在日韩,还是在欧洲,还是中国运营商大家都在探索,大家可以看到电信基础网络来说,我们还是需要互联互通的,对于上层应用,BAT做的应用,不一定需要互联互通,但是基础网络,在提供连接层基础网络还是需要互联互通,在这种情况由于缺少一个在应对新技术方面的,有权威性这种标准平台,其实使的我们现在很多新技术,在过去几年并不是很顺利。然后在三年前华为公司提出所谓的云化网络,什么叫云化网络,我们认为IT包括OTT,有很多的思想和技术,是值得我们CT产业所借鉴的,一定程度讲我们可以用IT产业和OTT很多技术理念来重构我们的CT网络,CT由于保证QS,由于类似于基础设施的东西,不一定正像OTT或者APP一样,所以这种情况下认为还是应该分不同层面来看待我们的网络。第一要看到最底层连接层,连接层相当于我们的高铁、公路,高铁上可以跑快车、特快、高铁,也可以跑慢车,公路上可以跑各种各样的车,但是我们路不能断。连接层要求不一样的。在适配层和应用层,应用层这块恰恰是在CT这张网络,我们过去这么多年诟病的对象,我们目前电信网络在引入新业务周期过长,成本过高,完全无法和OTT目前快速迭代,和OTT(英文)相对比,原因我们的应用层和连接层耦合过紧,所以用云化网络架构来应对我们不确定性的未来。

  如何构筑云化网络,在这里面提出三个观点。第一点就是商业驱动,第二点就是逐步演进;第三个希望统一架构。商业驱动刚才我在开始之前我们提出来,就是华为公司这么多年坚持所谓双轮驱动,我们必须要考虑我们做云化网络是什么,三年前还是四年前,韩国运营商在很多地方部署,实际部署成本和升级演进,首先部署成本比传统架构还要高,并没有显著来改善,包括引入新业务的能力。为什么呢?是因为我认为我们还是要反过来思考一下,我们引入任何一个新技术,我们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技术驱动和商业驱动思路是不一样,技术驱动比如打一个比方,我手里面有一把锤子,所有问题都可以看成钉子问题,敲一敲就可以。如果商业驱动的话,我就考虑要钉钉子需要什么样的工具,这两面都不全面,所以这两块要结合起来,就是所谓的商业驱动,商业驱动如果思考未来网络,就从今天网络怎么演进到对应所谓网络,至少有几天可以作为优先考虑的顺序,第一点要抓住B2B包括整个行业云化商机。运营商云化网络要首先思考在哪些方面给运营商带来新的收入、新的价值。第二点对于现在客户我们的运营商抱怨用户体验,包括去运营厅开通一个帐号,办一个业务要排很长的队,怎么解决用汇体验问题。

  最近几年国内运营商4G还是宽广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并不是我们就完美无缺,我们认为用户体验一个词代替,我们要关注用户体验新的网络架构满足用户体验,这里面用户包括所谓的消费者业务,也包括我们的大企业业务;第三个就是说我们的新的技术引入,应该优先考虑怎么提升网络资源利用率来实现我们的运维自动化;第四个方面怎么能够低成本快速迭代,来应对不确定性。如果说我们运营商计划采取当前步骤的话,其实我们沦为亚管道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我们还建议采取一个逐步演进的思路,这里面提供一个观点:未来管理现在,现在来保证未来。在宏伟大厦必须建立坚定底座上,在沙滩上建立不了宏伟的大厦,我们运营商赖以生存用户基础还在于今天的移动业务,我们的家庭宽带业务,包括一些政企业务。当前业务基础上我们怎么能逐步改善用户体验,逐步抓住新的机会,对我们已有的网络,我们现在在中国4G、三大运营商建立了300多万的4G基站,再加上传统的2G、3G,有500万以上的基站,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一,构建了超过可以连接7亿家庭,超过了中国总家庭数量,有庞大的政企客户基础,在过去30年构建了全世界先进的网络。今天的网络怎么演进到未来网络架构上去,我们需要一个稳健的思路,同时要有商业驱动的思维去思考这个问题。这块就是说当然这里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希望通过面向政企客户,尤其是专线业务来说怎么从按周、按月开通,从南京到北京开通一条专线需要几周时间,怎么变成几分钟时间,这个怎么开通怎么做的到,我们建议从局部到整体,我们要抓住升级换代关键时期,我们5G更新时期,尤其在叠加新业态,我们可以引入新的网络架构,在过去几年里面看到运营商也在部署数据中心DCI网络,在DCI可以引进新的网络架构,重构一遍其实没有商业驱动因素的。

  我们需要产业界需要共同定义一个统一的云化网络架构,今天上午三大运营商发言看,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提出了各自的架构,我们发现我们几乎所有的运营商大家的理念是一致,但是架构不同,我们的路线是不同,究竟什么样的架构是我们可以抽取出来公共的架构,什么架构是个性化的部分,产业界怎么应对不同的部分,哪些是传统供应商需要做,哪些是运营商需要做的,这个需要系统性的思考。CT虽然有它的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是CT网络支撑了信息技术的基础,IT有优点,但不是IT可以马上代替CT,还是要CT+IT取长补短,IT是没有歧异,通过业务创新来有更好的业务体验,来帮助运营商创造更多的收入。连接层的标准化还是不可或缺,毕竟要构建一个全国四通五达基础网络,就像构建一般四通五达高铁网、公路网,高铁、轨道不同宽,这个高铁网怎么能运行起来,这个过程中我们拥抱开源网同时不要忘了基础网。我们成立了很多开源组织,在每一个知名开源组织华为都最大投入之一。我们认为标准组织还是在IP或者ITOT,包括像BBF等这些标准组织仍然应该发挥基础的作用,这块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我认为在这块希望产业界大家有共同人质,不是开源组织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也不是标准组织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有必要两者进行很好的结合。

  下面简要汇报一下云化网络的进展。第一个就是说如果说我刚才开场讲了,我今天讲的是选取华为公司在云化网络这块,一个很窄的话题,就是电信的云网络,从电信运营商视角看到这个网络架构,我们并没有从企业视角看,从企业视角看是另外一个架构,我们认为电信运营商今天所有的网络将来可能都会走向以数据中心为载体的网络架构上去,这里面并不意味着基站天线都会报到数据中心,我们光传输也会跑到数据中心里面去,我们技术连接层依然存在,但是我们应该把和业务相关的,和控制相关的这些要尽量通过云化部署,通过云化集中化进行部署,来使的我们的网络更为智能和敏捷。这块我们需要有一个能够看到网络端到端的大脑,这个图并不意味着华为公司要做端到端,我们做端到端是必然,但并不是每个端要提供。按照IT玩法赢者通吃,就是说意味着任何一个运营商只能选一个供应商,或者运营商自己搞到底,现实世界不太可能。同时面向上层这个应用场景应该是开放,网络应该开放我们应该调动产业链端到端,产业链各个无论是创新公司,还是传统大公司,一起来面向不同垂直应用,来开发出有价值的商业场景,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出来。

  其实我简单讲一下,就是我们在过去几年,我们在不同领域里面进展情况,这里面就是说我简单讲一下,我们面向数据中心,实际上数据中心部署了云化架构,超过100多张各种各样的数据中心,有面向企业,比如说腾讯,我们部署了腾讯的数据中心,和运营商也部署了运营商的各种中心,基于园区,部署各种各样的园区和分支的云化解决方案,在IOT解决方案,在各种场景包括我们和世界上排名前几位电梯公司,讯大电梯等各个电梯公司构筑了梯联网,把鹊巢咖啡售卖机连起来,在德国我们把农业的收割机连接起来,也是基于云的解决方案,包括刚才讲的像我们纯粹的光层,今天上午是刘院士讲到我们从A层到B层,基于现在(英文)解决方案可以解决一些问题,我们已经在很多国家进行了商用部署。这块其实从解决方案角度上讲,应该是技术基本成熟,关键是部署结构怎么样,我们要回归商业本质,用商业驱动来去思考怎么从今天走向明天。

  做一个简要总结,我们认为就是说:在面向未来的网络,目标网络架构方面,我认为应该整个产业界基本达成一致,从今天的网络怎么走向明天网络,我们其实产业界并没有达成一致,我们还需要一起来采取行动,这个采取行动不能因为说CT网络有它的这样那样的缺点,我们就把CT网络抛弃,恰恰相反我们应该把CT和IT进行很好的结合,传统的标准组织和科研组织进行融合,然后加快形成一个统一的面向未来网络架构,根据电信运营商的战略,从今天走向明天的研究路线。这里面第一就说三个原则,一个是商业驱动,我们认为瞄准商业机会,技术必须服务于商业,技术为商业所为,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第二点就是当前业务要延续,当前网络要延续,而且我们的未来网络和现在的网络要形成一个很好的互通;第三个网络架构,连接层网络架构连接化,不可能一个厂家做所有网络端到吨二指,必须实现互联互通,要有标准架构来驱动。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