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释放突破的力量盛科获重磅融资赢新起点

  【IT168 资讯】2016年9月, 来自苏州的一家半导体设计企业盛科网络宣布完成最新一轮的战略融资,总规模达到3.1亿。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的投资方名录里面,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大基金(以下简称“大基金”)赫然在列,据笔者了解,此次投资也是大基金自成立以来极少数的对半导体设计企业的投资之一。盛科网络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家公司,到底是什么样的特质吸引了大基金的投资目光?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走进了盛科网络。

释放突破的力量盛科获重磅融资赢新起点
▲盛科网络CEO孙剑勇接受IT168的采访

  朴素的芯片梦想

  2005年1月,盛科网络成立于苏州,总部设立在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作为公司的创始人,现任盛科网络CEO的孙剑勇这样描述创立公司的初衷:“最早的时候,只是一种工程师朴实的梦想,觉得我们有技术,有对网络的认识,理应能够做出世界优秀的芯片产品。而后来的事实证明,现实远比理想要艰难的多。”确实,翻开盛科的历史,孙剑勇口中的“艰难”贯穿了公司十多年发展的历史。

  2007年,在公司成立的两年后,盛科的第一款产品CTC6024问世。囿于资金的限制,这一款产品虽然在功能特性上颇具亮点,却在工艺和集成度上大大落后于竞争对手,在商用市场遭到冷遇。而后的两年,盛科的决策层急于扩充产品线,在没有解决原有产品问题情况下,贸然投入新产品的研发,一度让公司的发展陷入低谷。回顾2009年的困境,孙剑勇仍然心有余悸:“那确实是公司非常困难的时期,市场低迷,人员流失。很多人都觉得我们不行了。是骨子里的骄傲和倔强让我们挺过来了。”

  2011年,盛科推出第二代网络交换芯片产品CTC6048。这是第一款可以真正与对手匹敌的产品,在功能,性能等多个指标上都做到了相当的水平。横亘在盛科面前的新问题,是如何赢取客户的信任。这在被国外大厂商统治多年的以太网交换芯片领域尤为不易。“当时几乎就是一家家去敲门,反复的进行技术沟通、演示、测试。”孙剑勇笑着说。也许正是这种朴实到看起来几乎笨拙的方法,为盛科赢得了第一批客户的信任。

  2013年,盛科推出第三代以太网交换芯片产品CTC5160。在这款产品上,盛科第一次做出了具有突破性的设计亮点。凭借之前的客户基础,CTC5160很快赢得了多个产品设计订单,并成为盛科第一款大批量发货的产品。大规模的应用对盛科的运营与支持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也迫使盛科完成了体系架构的升级,构建了目前相对完善的售后与支持体系。

  2015年,盛科推出第四代万兆交换芯片产品CTC8096,成为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的万兆交换芯片供应商,公司的业务也进入高速成长期。“现在是客户追着盛科,要求我们加快发展, 真正成长为世界优秀的以太网交换芯片供应商。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挑战,也是我们本轮融资的最重要动因之一。“

  破解寡头产业格局

  在计算芯片市场,英特尔一家独大的局面数十年来几乎从未被撼动;在手机芯片市场,高通的专利壁垒让竞争对手望而却步;而盛科所处的网络交换芯片市场,思科和博通称霸了整个江湖。

  二十年前,随着互联网高速公路兴起,网络通信进入IP/以太网大一统的时代。网络交换设备是网络信息系统的基础与核心组成部分,而网络交换芯片则是网络交换设备的关键与核心部件,其最大程度决定了网络交换设备的功能与性能,进而决定了整个网络交换互联的质量与效率。

  思科是全球交换机的霸主,它的交换机芯片基本上是自主研发,形成自给自足相对封闭的产业链;全球交换机领域的其他主要厂商如瞻博网络、华为、阿朗等,主要使用美国博通的交换芯片,因此这个市场形成了思科与博通双寡头垄断的局面。

  这样的市场格局让很多想涉足其中的企业望而却步,也让任何敢于挑战的后来者格外引人注目。在强者林立的竞争格局中,盛科网络的存活与发展,除了其自身的坚守之外,也与产业环境的变化不无关系。

  首先是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趋势的变化,导致了网络数据流量的爆发式增长,网络的安全和大带宽成为关键。而SDN技术的出现推动产业链从原来的垂直整合向横向分割变革,形成了包括白牌交换机和开源网络操作系统在内的,更为开放的网络交换产业链。产业本身呼唤更具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网络交换芯片厂商来支撑和拥抱这样的变化。

  其次,2015年安华高科技(Avago)完成对博通的收购,形成新的 “利润导向“的公司策略,使其产品发展与客户支持的链条出现不同程度的断裂,同时新博通的商业重心从“支持思科的竞争者”转向“支持思科”本身,带来其商业策略的重大转变——在资源上向思科倾斜的同时相应减少对其他设备厂商的支持,这无疑给了竞争对手机会。

  再者,全球产业链开始向亚洲特别是中国转移,国内重要支柱产业和骨干网络提出了更强烈的国产化需求,这一切,给盛科网络这样的新兴公司创造了的较好发展机遇。

  乘国家东风占领制高点

  2013年,“棱镜门”事件爆发,网络和信息安全受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关注。2014年,习近平主席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2016年初,中兴通讯被美国商务部制裁,美国各个核心芯片厂商对中兴的供货中断,更是给中国的通信产业界乃至整个半导体行业敲响了警钟。事实一再证明,缺乏核心技术,在核心芯片上受制于人,极大制约了我国的通信产业的长久与健康发展,也极大的威胁了我国的网络安全。2016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领域第一部基础性、框架性法律正式出台。这一系列事件充分表明,随着网络安全的战略高度越来越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企业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也正是在这样的变革中,2014年,作为国家信息安全建设排头兵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以下简称“CEC”)关注到了盛科。彼时的CEC,已经拥有CPU、FPGA等通信元器件,但在核心网络交换芯片上仍然是空白;而盛科则欠缺一个强有力的平台来支撑其国家自主网络安全的市场战略,双方可以说是一拍即合。2014年,CEC通过集团二级公司向盛科注资2亿元,实现对盛科的资产重组,为盛科进一步的发展壮大铺平了道路。在采访过程中,中国电子副总经理靳宏荣道出了投资盛科的初衷:“要想构建国家全产业链的信息安全这个产业基础,就必须要突破网络交换芯片这个瓶颈,要打破国家没有高端自主可控交换芯片的局面。”

  两年后的2016年,CEC再次以中电创新基金的身份,携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大基金,再次对盛科增资。大基金的加入,为这次投资增添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作为大基金的唯一管理人——华芯投资公司总裁路军对盛科表达了这样的期许:“网络交换芯片设计是集成电路设计领域门槛较高、壁垒较多、比较难做的细分空间。盛科团队是我国在此领域为数不多的经过多年奋斗,具备一定积累和实力的佼佼者。盛科团队前期得到CEC的青睐与支持,拥有丰富的股东资源。此次大基金投资盛科,希望能为盛科提供更广阔的产业资源,助力盛科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布局,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两次投资,重量级的投资方,愈加凸显了盛科在国内高端网络交换芯片行业的稀缺性和领导者地位。正如在2015年初,盛科第三代代产品CTC5160的产品鉴定会上,包括核高基专家魏少军、工程院士戴浩、电信专家韦乐平在内的专家团对CTC5160做出了这样的评价:该芯片在网络安全、云计算、虚拟化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芯片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NVGRE、N-Flow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提升了我国网络核心芯片的研制能力,具有显著社会效益。”

  写在最后

  2016年4月,习主席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重点指出,要“解决核心技术,核心元器件受制于人的问题”。要“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既解决上游企业技术推广应用问题,也解决下游企业‘缺芯少魂’问题”。笔者相信,中国未来的集成电路产业,诸如盛科网络这样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一定大有可为,也一定要有所作为,真正成为国家信息安全建设和未来网络发展的中坚力量。

  祝福盛科,也祝福所有为中国集成电路发展事业奋斗的每一个人。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