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华为合作伙伴畅谈ICT解决方案客户价值

  圆桌论坛嘉宾如下:

  • 安永咨询亚太区主管合伙人陈小珍
  • 中国医药集团信息部主任雷万云博士
  •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医疗IT事业部总经理姚勇
  • 国际网络存储工业协会中国区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谢长生教授
  • 神州数码集团首席IT专家郑小维女士
  • 华为企业业务Marketing及解决方案副总裁周良军
  • 主持人:《软件和信息服务》总编辑王晓民

华为合作伙伴畅谈ICT解决方案客户价值
▲大会现场

  王晓民:非常高兴,可以和各位嘉宾坐在这里,与台下的华为、华为商业合作伙伴有一次愉快的交流。今天台上的嘉宾来自各个“角色”,除了华为自身外,有用户代表国药集团雷博士,有全球知名的安永公司,有神州数码、东软这样的华为紧密合作伙伴,还有学术方面的谢教授,希望今天大家可以从各个角度各抒己见,给台下嘉宾更多的参考。安永是全球五大咨询公司之一,有丰富的知识库对产业有很仔细的观察。请Jenny Chan女士和我们分享一下,在安永眼中,过去在企业市场、政府市场,你们看到客户需求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是否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

华为合作伙伴畅谈ICT解决方案客户价值

  陈小珍:大家好,我是陈小珍,是安永咨询亚太区主管合伙人。我在过去7年看到中国IT市场的变化,可以说中国从”跟随者”变成”领导者”。7年前我刚从美国回来的时候,从来没有接触过银联及中国的信用卡,现在我不但是银联卡的用户,安永更是与银联有多方面的合作。IT服务已成为许多中国企业未来发展关注的焦点之一,我体验过三个不同国家的网上银行服务,我认为中国的网上银行服务水平,在许多方面已超越美国和香港的网上银行服务,创造了许多美好的用户体验。IT将成为大多数中国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王晓民:Jenny女士用银联卡的案例为我们介绍了IT的重要性。安永和华为刚刚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也想问一下,安永看中华为什么?您对华为企业业务有什么希望或建议?同时问下周总华为和安永建立什么样的合作关系?

  陈小珍:在过去几年,看着华为从网络硬件供应商到全方位IT服务商,不断满足中国和全球客户的要求,提供完善的端到端服务。安永咨询非常希望能够与华为这么不断追求卓越的合作伙伴,结合安永在全球的成功优化经验,把我们双方的产品与服务融合在一起,为客户提供最具效益的IT应用平台,并共同为客户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华为合作伙伴畅谈ICT解决方案客户价值

  周良军:大家都知道,华为从88年成立至今,一直在做的就是通信领域的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其实,随着技术的发展,随着IT行业的往前的延展,刚才的嘉宾谈到华为是做整体的管道,华为希望这个管道越做越大,希望信息服务越来越丰富。华为在提供全方位、端到端的通信及管道解决方案的同时,希望基于行业、基于业务应用的大量合作伙伴和咨询、实施的合作。安永在这个行业里面有非常多的经验,华为真的需要更多全球化的企业,来跟华为一起携手推动中国及全球的信息化发展。

华为合作伙伴畅谈ICT解决方案客户价值

  王晓民:我想,Jenny和周良军的发言,有点像战略合作发布会的重演。对整个市场变化、对于商机方面,最有发言权应该是最终用户,请国药集团的雷博士介绍一下,雷博士是非常有名的业界专家,从您自身的体会来讲,您关注到这些年企业客户、行业客户的需求特点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您可以分享一下,前几年您关心什么事情?现在您关心什么事情?

  雷万云:非常高兴今天下午可以和大家进行企业IT的交流。企业IT的需求,这些年有很大的变化,首先传统的IT是属于碎片化的IT,企业关注的IT本身,例如买一个交换机、买一台服务器、一个CRM等,但现在我认为,由产品转化到对企业的解决方案,是对业务、战略需求的完整解决方案。通过解决方案,然后是产品和其他的。第二,如何通过IT的建设更快的支持企业业务或者是市场的变化,为企业提升业务价值。第三是更关注了IT资源本身,通过IT建设,整合传统IT资源,使得IT资源最大化的利用,提升企业的业务价值。接下来是服务,企业不仅是买一个产品,对客户后续的服务,厂商的售前、售后支持对客户的服务是什么?有些厂商的产品不错,但最终服务跟不上,关键时候要全面衡量,而不是简单的产品。这个变化还有很多,由简单关注IT技术,到企业本身通过IT来关注企业的战略、企业的业务价值提升的IT方案一系列内容,我觉得这个变化很大。

华为合作伙伴畅谈ICT解决方案客户价值

  王晓民:非常感谢雷博士的观点,从雷博士短短数语,在座各位应该从中嗅到商机。雷博士希望厂商不仅仅是带着产品更应该带着解决方案坐到客户对面,对业务真正有帮助。以前卖完了产品可能和客户没有关系了,现在客户更关注的,买完产品之后,是否可以提供持续、优质的服务。因此,客户更关注在整个IT软硬件使用过程中,为客户创造的价值。这个问题,来自东软的姚总,接触了很多医疗行业的客户,从一个IT技术和产品的服务提供商角度,您认为作为供应商来讲,应该做出怎样的变化来应对客户需求的变化?

  姚勇:首先非常高兴参加这样的会议论坛,更高兴听到雷博士讲的一些变化。因为我是做医疗行业的信息化,过去几年中国的医疗改革,给中国医院的信息化带来很大的变化。过去3年,中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社会网络。在座各位不管什么原因,应该去过医院,大医院越来越拥挤。如果我们是院长,关心什么呢?首先,希望病人尽量少排队。第二,千万不要出医疗纠纷。第三,医院效益不错,希望每年能有收入。那对于我们信息化的提供商也看到这样的机会,作为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东软与华为在一起,构造了比较好的生态系统。比如我们做应用软件,构造医疗解决方案,我们看到了业务需求的变化。现在医院都进入到了无线网络时代,固网加无线网络加3G网络,三网合一,这是很重要的趋势。另外一个是移动化,也叫移动医疗。将来在座每个人,手机上有一个软件,你可以挂号,然后告诉你有多少人等待,包括你的化验信息出来了,你可以到哪里去取信息,下个月的什么时候你可以到哪里做复诊。这就是我现在看到的变化,当然还有大数据,所有的医疗数据将来会给医院、个人和厂商带来新的体验和机会,可以和大家分享的信息。

华为合作伙伴畅谈ICT解决方案客户价值

  王晓民:姚总从医疗角度讲到医疗行业的一些变化,周总,您觉得东软要和华为建立怎样的关系,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呢?

  周良军:刚才雷博士和姚总,两位都提到了IT的变化。我在华为做IT工作有15年了,华为IT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早晨坐飞机过来,飞机晚点了,我可以很方便的,在飞机上处理我办公室的业务。现在的移动化,也就是刚才讲的指尖上的移动、指尖上的业务,其实我们希望整个业务能够随时随地、能够让大家非常方便的处理。现在有公司的业务、个人的业务,包括今后的物联网业务,其实我们真的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把各信息无间断、无缝的连接起来分享给需要的客户,这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在这里面,华为做的就是尽量有更快、更方便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再加上东软,以及其他的合作伙伴,一起实现对客户最大的价值。

  王晓民:周总,华为有一个提法叫“被集成”,为什么要提出“被集成”这样的观念?

  周良军:华为在做企业业务当初就有非常多的讨论,华为在这个市场到底扮演什么角色?我们反复讨论,整个行业要服务于全球的客户,最后的工作不是哪一家公司能够做得到的,华为公司擅长的,就是以通信为基础的管道解决方案,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是太平洋,太平洋里面,我们把管道建起来。太平洋里面的资源怎样被利用?需要更多熟悉这个行业的合作伙伴完成。华为“被集成”的概念,希望运用大家在行业、在应用、服务方面的能力,把我们的产品解决方案,把华为在通信的能力,和我们的数据中心、网络、安全的能力,以及面向未来整个端到端的管道能结合起来,这就是华为的被集成概念。

  王晓民:周总对被集成解释得非常清楚,我体会,IT行业是典型分工协作的行业,没有任何一个供应商,可以把客户需要的所有产品全部提供。雷博士讲到解决方案的时候,在座嘉宾应该思考一个问题,无论软件、硬件,都是企业需要的完整解决方案当中的零部件概念。实际上,所有的商家都是在提供解决方案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因此,分工协作需要找到优秀的合作伙伴,最后形成一个“交钥匙”的完整解决方案,这才是客户真正需要的产品。所以,解决方案是完整的产品,这个观念在行业当中目前已经有共识了。华为的被集成,对自身的定位应该是非常非常清楚的。

  目前有很多的嘉宾通过微博和手机短信参与我们的圆桌论坛。首先尾号1065的朋友,他的问题和我下面想探讨的话题非常吻合,他说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整合,对未来商业模型、产业格局和社会生活有何重大变革?今天我们请到了学术界的专家谢长生教授,他本身也是存储方面的专家,在圆桌论坛前面的嘉宾介绍中,可能各位已经有所了解。请谢教授谈一下,当前在热议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包括周总所说的“指尖上”的应用,还有社交媒体,这些对我们以往的数据世界,现在到底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对这些变化来讲,对IT的产品供应商提出哪些要求?是否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

  谢长生:这位听众的问题非常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们学术界和产业界定位不大一样,我们的重点是研究未来五年后的技术怎么发展,探索一些新的技术来迎接未来的变化和挑战。我们看到,大数据的概念可将其他的概念,包括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概念整合起来,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而产生数据、收集数据、存储数据,最终形成了大数据的结果,然后再来处理数据,挖掘数据中潜在的巨大价值。在我看来,大数据是整个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阶段,目前我们正处于大数据的起始阶段。在过去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人类的很多信息活动没有收集和保存下来,过去就过去了,没有留下时间、空间的痕迹。没有这种时空痕迹,事物之间的关联就消失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也就永远的丢失了。由于我们现在通过电脑上互联网,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移动互联网,大量流动的信息活动就被收集了下来,这些信息汇聚到数据中心存储下来,形成了各类信息的时空痕迹,日积月累,就形成了大数据。人们通过这些大数据携带的时空信息和内容信息,就可以发现事物之间的关联和规律,发掘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军事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大数据的实质是将我们人类的活动记录了下来,形成了全信息,我们就有可能从中发现以前小数据时代难以得到的巨大价值。

  虽然目前大数据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巨大的价值已经初见端倪。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大数据作为IT技术的下一个制高点。大数据会带来很多的变化。很明显的变化就是数据的爆炸性增长。以前我们可以称为小数据时代,经过数据化信息的往往是经过挑选的文本化、结构化的信息,而现在,每个人发的照片、视频,城市中的监控录像信息,这种非结构化信息的数据量增加是非常非常迅猛的。在这种非结构化的信息当中,我们可以发掘出以前没有想到的很多价值,这里的例子非常多。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里不一一举例。有了这些大数据,我们拥有了这些数据所反映的信息活动和时空痕迹,形成了巨大的数据宝藏。有了大数据,我们就有了充分的信息,很多事物之间的关联就一目了然。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和基于小数据的分析整个思路完全不一样,我们要充分认识这种变化。

  大数据的第一步是收集信息,今天我们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收集信息,以后还可通过物联网收集信息,加上各种监控,各种传感器,收集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我国人数最多,所以我们通过手机收集的信息也是世界上最多的,这就为中国的大数据收集创造了非常好的机会。大数据的第二步就是存储收集起来的巨量数据信息,这对存储技术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我们将发展新的存储技术来满足大数据的保存需求。大数据的第三步就是从大数据中挖掘价值,这需要发展各种新的数据挖掘技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发现事物之间的关联。对未来的IT供应商而言,我们要提供更好的信息终端来收集数据,提供更快和更方便的网络来传递数据,提供更廉价更可靠的存储设备保存数据,并提供更强大的处理设施来处理数据。

  王晓民:谢教授发言当中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说大数据和云计算、物联网、移动计算,并不是并列关系。继而讲到了云计算和物联网、移动计算、社交网络,这些是进入创新的手段,而大数据是结果。实际上,是创造了大数据的世界。另外,讲到以前可能我们对音频、视频这样很多信息,我们没有手段记录下来、存储下来,并且让它继续应用。但现在的技术手段,使得我们对这种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有了处理能力,这种情况下,使得我们信息应用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郑女士,您本来就负责IT这方面的工作,谢教授讲的时候您有没有考虑过大数据和神州数码业务间的结合,神州数码的IT建设发展到了一个怎样的阶段?是否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郑小维:我是神州数码从联想拆分出来后,就一直在做神州数码的IT建设。10多年,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内部信息化和企业上下游协同,到现在开始思考更多是社会化网络。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自己做,由于神州数码本身也是IT企业,这个过程中也感受到完整的IT变化。这个变化,从我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大数据也好,现在的IT很多热点也好,它给企业带来的变化应该有三个方面的不同。

  现在的企业信息化,对企业来讲已经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支撑、服务的概念,跟公司的战略是一个非常紧密的结合。信息化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举一个例子,像我在做内部信息化的同时,内部业务部门给企业客户做信息化的时候,我们也会一起探讨。客户来的人,刚开始来的可能是业务主管、IT主管,然后是CIO,然后是CIO加业务部门,到现在,CIO带CEO直接来,有的是CEO直接来。我开玩笑说,我们现在走的路线越来越高端。

华为合作伙伴畅谈ICT解决方案客户价值

  王晓民:非常形象的例子。

  郑小维:之所以CEO会一起亲自探讨这些事情,就表明IT对他的企业战略支撑的重要性,这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变化,是企业IT在内部所做的事情,从早期的关注点,关注企业的信息的电子化,把纸面上的东西变成信息化,比如电子邮件,或者WORD,到今天是流程电子化。到今天,随着企业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已经变成以人为中心,怎么让这些更有创造力的人,获得更多的协助、敏捷和创新?我们看到很多社交化、移动化、大数据的变化,无论是云也好,或者其他方面,这些都体现了这样的变化。第三个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IT也在发生变化。其中有一条,他们的采购模式在发生变化,定位在发生变化。原来有企业内部买来自己做的东西,现在已经直接采购云端的业务了。我举一个例子,比如像原来电话会议、网络会议等,过去企业都热衷于自己建,现在更多是买。买来以后,对企业的架构环境下,如何有效的整合起来?对企业来讲,也会做不同的事情。这些环境的变化,对服务的提供来讲,对企业的IT和解决方案提供来讲,都需要关注这样的变化,我们已经在做这样的变化了。这样的企业IT采购模式会发生变化,内部IT会越来越业务化,越来越服务化。这些,都会给企业带来很多的变化。

  王晓民:郑总总结了三个变化,相信给台上嘉宾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郑总来自神州数码,但我眼里,郑总带着最终用户的思维在思考,相信他思考的很多问题和雷博士是相像的。她举了一个例子,目前客户寻求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时,层次逐渐向CEO层次过度,这是非常明显的变化。这方面安永的Jenny 女士是否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看到的实际变化案例?

  陈小珍:一般来讲,大多数的信息技术应用不是由IT启动,而是由业务驱动的,主要有两个目标:1、争取更大的市场,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2、降低公司成本。这两个目标,一般来讲都不是IT启动的,而是完全从业务部门或者是CFO、CEO做出要求的。安永对口的大多数客户,很多都是CFO、CEO层面,而不仅仅是IT层面。

  王晓民:其实在郑总发言中,也希望嘉宾思考一个问题,在目前客户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IT企业如何建设自身的IT系统?这个话题,还可以展开很多话题,我们只是点到为止。非常高兴,台下有非常多的嘉宾,通过微博和手机短信方式,来参与我们圆桌论坛。我会选择其中比较优秀的问题来去跟台上嘉宾做互动。

  手机尾号8491朋友非常关注大数据,需要谢教授来回答,他说大数据的发展方向是不是成为真实世界的镜象记录?这样是否在存储技术外,对分析、检索技术也都是巨大的挑战?

  谢长生:这位听众的问题非常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们学术界和产业界定位不大一样,我们的重点是研究未来五年后的技术怎么发展,探索一些新的技术来迎接未来的变化和挑战。我们看到,大数据的概念可将其他的概念,包括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概念整合起来,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而产生数据、收集数据、存储数据,最终形成了大数据的结果,然后再来处理数据,挖掘数据中潜在的巨大价值。在我看来,大数据是整个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阶段,目前我们正处于大数据的起始阶段。在过去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人类的很多信息活动没有收集和保存下来,过去就过去了,没有留下时间、空间的痕迹。没有这种时空痕迹,事物之间的关联就消失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也就永远的丢失了。由于我们现在通过电脑上互联网,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移动互联网,大量流动的信息活动就被收集了下来,这些信息汇聚到数据中心存储下来,形成了各类信息的时空痕迹,日积月累,就形成了大数据。人们通过这些大数据携带的时空信息和内容信息,就可以发现事物之间的关联和规律,发掘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军事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大数据的实质是将我们人类的活动记录了下来,形成了全信息,我们就有可能从中发现以前小数据时代难以得到的巨大价值。

华为合作伙伴畅谈ICT解决方案客户价值

  虽然目前大数据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巨大的价值已经初见端倪。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大数据作为IT技术的下一个制高点。大数据会带来很多的变化。很明显的变化就是数据的爆炸性增长。以前我们可以称为小数据时代,经过数据化信息的往往是经过挑选的文本化、结构化的信息,而现在,每个人发的照片、视频,城市中的监控录像信息,这种非结构化信息的数据量增加是非常非常迅猛的。在这种非结构化的信息当中,我们可以发掘出以前没有想到的很多价值,这里的例子非常多。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里不一一举例。有了这些大数据,我们拥有了这些数据所反映的信息活动和时空痕迹,形成了巨大的数据宝藏。有了大数据,我们就有了充分的信息,很多事物之间的关联就一目了然。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和基于小数据的分析整个思路完全不一样,我们要充分认识这种变化。

  大数据的第一步是收集信息,今天我们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收集信息,以后还可通过物联网收集信息,加上各种监控,各种传感器,收集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中国的监控系统,是全世界最发达的。我国人数最多,所以我们通过手机收集的信息也是世界上最多的,这就为中国的大数据收集创造了非常好的机会。大数据的第二步就是存储收集起来的巨量数据信息,这对存储技术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我们将发展新的存储技术来满足大数据的保存需求。大数据的第三步就是从大数据中挖掘价值,这需要发展各种新的数据挖掘技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发现事物之间的关联。对未来的IT供应商而言,我们要提供更好的信息终端来收集数据,提供更快和更方便的网络来传递数据,提供更廉价更可靠的存储设备保存数据,并提供更强大的处理设施来处理数据。

  王晓民:手机尾号3766的问题,先请雷博士回答一下。大数据在企业里,应该由谁分析?怎么分析?合作伙伴如何从中盈利?也请周总给一些建议。

  雷万云:大数据的概念趋势炒得很热,但对传统企业,大数据只是一种理念、概念。在传统行业、传统企业要让大数据落地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厂商和学术界炒得很热。

  刚才大家讨论了,确实有前瞻性,对社会各行各业有很大的意义。企业大数据,企业把自身生产经营的ERP,还有非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这些数据,充分的利用好、整合、集中,然后再跟行业的信息,以及社交网的社会信息相关联,分析利用它最后形成新的商业模式,但是在算法上还是有很大的挑战。像海尔和互联网等一些企业可能做得比较多,传统企业要先内部做好数据挖掘和关联,然后和外部等进行合作。我们做信息化的,首先是搭建平台,关键是信息。如何把信息充分基于企业的战略市场挖掘起来,供企业管理人员、企业业务人员、客户和供应商为他们服务。我觉得主要还是通过首席信息官,首先是利用这些信息。而现在大部分的企业还是达不到的,中国还是比较传统的企业。现阶段还聚焦于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而对深入挖掘分析应用数据方面还是探讨比较少。

  王晓民:雷博士的建议,大家不要陷在大数据的概念当中,而应该看信息本源,信息本身的价值就是为了给业务决策做支撑的,更多要考虑把信息做好,而不要探讨各种各样的概念。还有是现有的技术手段能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就用什么程度。在医疗行业有很多影像资料,应该早接触到大数据的应用。姚总目前关注大数据的解决方案给医疗客户吗?我不太了解所以请您介绍一下。

  姚勇:我特别同意雷博士的一些观点。大数据,在每个行业的应用水平、认识可能不一样,在医疗行业,可能更多是之前影像方面,通过CT,存储数据越来越大,我们分析数据,找到我们需要的片子和那个病变部位,给医生带来很大的挑战这个难度越来越高,是我们后台需要分析的技术。另外一方面,中国要求诊疗可记录,导致存储的数据飞速增长,医生也会关心,同样的疾病上次治疗花了多少钱,这次治疗用什么药更有效?分析这些数据可能更有价值。这样的数据,不是一天、两天马上有人可以认识到这个价值,因为目前医生诊疗很大程度还是靠个人经验,很多高明的医生不使用大数据分析他也能很快找到病因,因为这种认识的作怪,大数据应用还有一段距离。我特别同意这个观点,未来大数据一直存在,包括过去也存在。未来,因为认识改变,导致我们对它的应用会有更好的价值发现。

  王晓民:从姚总的发言当中可以看到,技术与行业应用结合起来,行业应用的特点就非常明显。

  周良军:是的,非常认同刚才两位嘉宾的发言。我们的数据,包括所谓的“大数据”,一直是存在的。但由于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的认识问题,没有把它应用起来,也没有被挖掘出来,也没有被存储或者是保存起来。这在整个信息化过程中,我们的IT主管,或者是信息从业人员是需要去思考的问题。就像华为一样,我们内部实施了全球的BYOD,以及一线的移动办公应用后,我们的设备量从原来的20万终端设备,可能就变成100万了。这个量是一个呈比例的增长,我们一线人员,可能有时候他不了解自己的订单执行状况、合同评审状况和交付的状况,可能不停的会打电话去找后面的供应链部门、服务的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的人员来询问。询问了一次,其他人可能再要询问一次。随着信息化的推进,在整个链上,我可能有几十个点、上百个点的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就到他的桌面上。所以我们讲的数字化经营、数字化管理,在这个企业里面需要重视。我们可能需要,信息化更重视信息价值的作用。这一点上,华为也一直在思考。在华为的产品里面,我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原来可能花20小时或者1、2天才出来的东西,我们怎么通过技术的革新,比如像华为现在推出的一体化、高性能、高计算能力的设备,这样使我们计算时间,原来可能几十小时,现在可能是几分钟。这样我信息的利用价值,就可能更容易被挖掘出来,我们更敢挖掘我们的信息价值。所以对未来来讲,我们面向的数据、信息量,的确会爆炸式的增长,这个我想大家认同的。但企业当中有没有达到把这些利用起来的信息化水平,我们的技术有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这方面需要我们共同思考。

  雷万云:我认为大数据对企业来讲,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软件架构上,除了满足日常需求,将来如何形成大数据的架构上下通透以及提取、处理数据的实现,而不是从0开始又一个大数据的架构,我觉得这对企业非常有用。第二,我再补充一下周总讲的,我很同意。传统的企业业务部门大都是基于局部指标的分析,而对于像大数据这样的分析应该放在信息部门,基于IT理念,对行业形成趋势,更广泛的把这些数据给全集团、全企业,从业务到领导层,这样一个宏观的洞察力,结合起来形成企业的竞争力。

  王晓民:刚才周总发言的时候提到了BYOD,有人说BYOD是IT企业的噩梦,一下子增加了非常多不确定的设备。刚才周总说,华为实施了BYOD的解决方案,从20万的终端设备,跃升到百万级的设备。郑总和雷博士,你们所在的集团公司已经实施BYOD的解决方案吗?还是正在思考?

  郑小维:我们现在已经允许员工来用自己的设备来做,这对于企业的协作效率是非常好的。但对IT来讲,也很具有挑战。举一个例子,开放之后,走进到无线网络环境的是一个人,但可能他把他一家子都带来了。因为他身上有很多设备,原来是一个笔记本,现在可能两个手机,甚至IT企业的达人有三个手机还有IPAD,这个时候带宽、安全和识别等管理问题都是挑战。这对企业来说很重要,但又必须做,这是我们一个认识,很有意义的挑战。

  雷万云:我认为BYOD是一个趋势,肯定的。结合国药集团,所有的OA和企业信息门户这块,本来我们想给集团总部几百人买一个IPAD,搞了几个方案,领导没有批,后来我们个人智能手机、IPAD都可以上,做一个培训。半年下来,用得非常好,也没有发现问题。我觉得,要积极鼓励这样的趋势。你把一些安全的规范制定好,我觉得大家还是比较自觉的。我觉得这种趋势是大趋势,也为企业大大节约了IT的采购成本。

  郑小维:现在的员工,没有移动的办公方式已经不能接受了。所以对企业来讲,无论是移动终端还是应用都在往前走,所以我觉得,这对企业来讲很重要。现在我们所有的员工邮件,日历、审批,包括各种应用,包括企业的门户消息,都可以在手机上来做。

  王晓民:这种决策是谁做出来的?谁要求你做?是你们自己做?还是业务部门要求你们做?

  郑小维:这是从业务角度出发,IT捕捉这样一个对战略支撑的需要,并及时部署。这种东西是非常受欢迎的,现在从技术上来讲,要保障它的安全性,可以把手机上的身份识别,以及在电脑终端方面保持一致性,来增加他的强度,这是很受欢迎的、很热门的应用。

  王晓民:今天上午合作伙伴都听到华为安捷信发布了自己的BYOD解决方案,今天论坛嘉宾验证,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一定要做的。这背后,一定代表很多商机。刚刚郑总讲到的时候,管理BYOD,一定跟安全有很高的关系。手机尾号8491的朋友,问题是问对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激增的数据量和流动性,是否增加了系统的安全隐患?怎样避免个人隐私和企业机密的泄露?雷博士刚刚写完关于“信息安全”的,是否可以就这个问题谈一下您的看法?

  雷万云:我认为,信息安全是要全面的去衡量,包括云计算。前一段时间大家说云计算不安全,我们不能用。我觉得,这是一个平衡的,任何IT都有安全,云计算也有安全,可能这个安全更严峻。但对企业来说,私有云还是在广域网防火墙之内,在传统安全技术和安全策略、框架,包括一些新的安全,我认为完全可以满足企业,尤其是商业机密方面。如果我们一说安全,什么都不干,不用新的技术武装自己,企业就会落后于竞争对手了。当然,我们如何做好企业信息安全建设?这个话题我最近刚刚出版了一本《信息安全保卫战》一书,专门系统论述企业如何系统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一个企业信息安全架构,包括安全的管理、技术、运维三大部分,大家感兴趣可以看看。由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展开了。

  王晓民:安全很重要,管理安全有方法,并不是不能为了安全什么都不做。

  谢长生:是的,我也很同意雷博士的观点。信息技术越发达,安全的问题肯定是越严重。以前,信息不发达的时候,你接触步道这个信息,所以它的安全是自然的。但是你的信息技术越发达,数据越来越多,安全问题一定会越来越严重,这是一个趋势。但是,我们要积极应对。信息技术越发达,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带来了生活的变化,安全问题是会越来越严重,但只要我们积极应对,就会发展出更好的安全技术。安全技术进一步的发展,一定会满足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要求,我们的观点是“积极应对”。

  王晓民:谢教授的观点是对于安全要理性的分析它,我们要积极应对信息安全,合作伙伴也很关心华为对市场的看法,手机尾号0822的朋友,问的问题是针对国家开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建设,华为有哪些准备?华为的合作伙伴应该如何配合?这个问题要请周总回答一下。住建部发布了90个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的名单,会有非常多的项目在进行。华为作为覆盖全中国市场的企业,不可能不关注到这样一个旺盛的市场。周总了解多少华为在智慧城市的布局信息?有哪些可以在今天的场合与大家分享一下?

  周良军:我想先讲一下安全的问题。其实,这也是我们现在的契机。随着移动互联,我们的社交化业务模式的存在,信息安全的确会越来越严重,但这也是我们的一个优势。信息安全,也与大数据相关。很多的信息,还是要集中起来。像日志,现在我们把很多的日志放在一起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分析出来每个人的行为,包括信息安全里面的信息关联。华为一直努力在做安全方面的解决方案,有机会我们也可以一起探讨。包括在华为内部安全方面,我们也做了非常多的工作。

  王晓民:您是说,安全是可分析、可控制、可管理的

  周良军:安全,应该是可预防性、立体的看待这个问题。而不是等到出了事,被动的管理。

  王晓民:回到智慧城市的问题。

  周良军:我们一直非常重视智慧城市。社区、园区智慧化,城市智能化,像华为做的是什么?像视频监控、云数据中心,像智慧医疗与医疗解决方案相结合的管道技术,处理、交换的能力、性能方面的东西,在智慧城市,既要看到带来的庞大信息量、非常宽的管道要求,非常集成的服务提供,在这方面,华为在平安城市、智慧医疗,包括在云数据中心等方面,华为有我们的优势。其实,我们需要更多的合作伙伴参与进来,一起共同搭建中国的智慧城市。这次我去了意大利,意大利政府也提出智慧城市的要求,他们也希望跟华为共同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国内、国外都在往这方面走。中国,已经走在世界比较靠前的位置,至少是思考的方向,这是很好的机会。

  郑小维:安全方面有一个补充。由于新的技术,特别是像云、像BYOD、像移动对企业IT安全和企业信息架构,本身都会带来安全和挑战变化。安全,我们要评估,而且不能只在点上补洞,而应该更体系的。过去,我们会在企业的IT规划下指挥,但现在在这些情况下已经不够了。所以,我们需要从体系上去做基于这样体系的完整规划。我非常认同今天上午一位嘉宾说,点上的安全不叫安全,体系的安全才叫安全,端到端的安全才叫安全。企业如果有什么需求或者需要做的事,就是面对新的技术挑战,做整体的企业安全规划。现在的安全体系,和过去的安全体系,应该是一个新的台阶。

  王晓民:我们发现,探讨很多问题,最后都会发现它是一个方案化、集成化、系统化的问题。

  非常感谢台下的嘉宾,我这边拿到40到50条问题,非常遗憾,时间问题不能一一做回应。最后我们给台上嘉宾留一分钟的思考时间,今天在座都是华为非常紧密的合作伙伴,大家是否可以说一个关键词,对台下的华为合作伙伴自身的企业发展一个建议,说一个关键词,解释一下为什么给这样的关键词?

  再次感谢台下嘉宾非常踊跃、热情的参与圆桌论坛讨论,刚才我读到手机尾号的朋友,请您在圆桌论坛结束后,到会场左侧工作台,找工作人员领取互动环节的有奖礼品。今天我们圆桌论坛从客户变化探讨,结合大数据、云计算,包括安全、包括BYOD等行业热门话题,我想这只是抛砖引玉,在后面华为各业务部门,还会为合作伙伴共同研讨每一个细分市场当中所蕴含的商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相信2013年华为安捷信和众多合作伙伴会迎来比较辉煌的一年。请台上嘉宾给出自己的观点词,并简单解释一下。

  姚勇:我的关键词是“信任”。在这样的场合下,东软也是做解决方案,有很多的合作伙伴。在座都是华为多年来的合作伙伴,合作伙伴最重要的就是信任,成长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有了信任,我们有了包容、理解,有了信任我们对未来成长充满信心,祝愿合作伙伴与华为共同成长。

  王晓民:信任,是一切合作的基础。

  谢长生:关注“数据价值”。希望企业关注数据为企业带来的财富,要关注如何搜集数据、整合数据,挖掘出数据的价值,这将对企业今后的成长非常有价值。

  王晓民:谢谢,数据价值,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

  郑小维:关键词是“融合”。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企业面对的竞争环境,我们无论是在解决方案的融合上,从整体上要做这样的解决方案。华为作为产品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还有这么多的合作伙伴,神州数码也作为这样的一个中国最大的整合服务IT提供商,这样的整合方案来去为企业提供最大的价值,我觉得这是有意义的一件事。

  王晓民:融合,里面包含了非常多的内容。

  雷万云:“服务”,服务创造客户价值。智慧、资源、模式,要利用云计算的智慧,服务商的智慧,整合产业链资源,形成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服务。

  陈小珍:完善,今天我们讲了大数据也好、云计算也好,这些都是新兴的技术趋势;对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把他们转变成更安全、更完善、更有价值的商业应用平台。作为一个IT服务供应商,我们今后会通过与华为的合作,提供给客户更完善的服务,共同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

  王晓民:完善也是一个目标,我们给Jenny一些掌声。

  周良军:我的关键词是“多赢”。我们在座的合作伙伴,我们一起面向未来的,给中国企业和全球企业提供服务的这么一些合作伙伴,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今后大家拧成一股绳,一定会实现多赢的局面,一定会给企业、给社会、给整个全球的发展创造我们的价值。所以我认为,今后一定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王晓民:感谢周总给大家的建议。

  几位嘉宾,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关键词,大家听到了,没有重复的,几位的回答非常精彩。信任、数据价值、融合、服务、完善,最后周总以多赢做了总结。今天我们的圆桌论坛,在各位嘉宾的精彩回答下结束。各位用手机短信提问的问题,如果没有问到的,我们在圆桌论坛活动后,会请华为同事尽可能对各位的问题有所回应,再次感谢各位的积极参与,我们圆桌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王晓民:刚才我看到一条微博,“没有想到参加这种大会,还能接触到如此多业界知名的资深专家,接触到这么多精彩、深刻的观点”,想起我原来读过的一句话“人生的辉煌,始于观念的转变”。今天短短一小时,接触到如此多的精彩观点,我提议再次为各位专家学者致以最热烈的感谢。

  到现在,我们的合作伙伴代表,我们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纬度,阐述了他们对未来ICT市场的思考,描述了他们的梦想与追求。我想,今天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安捷信所有将士,将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与您创造ICT的精彩明天。我们坚信生意是长久的,财富是无穷的,朋友是永远的,未来一定是更好的。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