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工程师需要设备监控的数据,IT运维经理需要业务系统的健康报告,而作为一个跨地域大型企业的CIO需要什么数据呢?最简单的例子莫过于四处伸手要钱的时候,是把信息化投资给到北京,还是上海、重庆这样的分支机构呢?
当IT运维管理进入“全域时代”之后,构筑卓越的IT治理体系决非易事。企业面临着内部控制缺陷、财务管理不当、信息孤岛、IT与业务分离、手工作业繁多等问题,传统的、作坊式的IT运维管理方式已经很难满足法规遵循和投资决策要求。
当IT运维管理进入“全域时代”
IT运维管理的需求是随着企业规模与成长速度逐步调整形成的,从技术与管理两个维度来分析,企业IT运维管理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IT基础设施管理阶段、综合业务管理阶段、全域集中管理阶段。
在IT基础设施管理阶段,IT运维工作主要是面向设备层面的,使用基础设施运维工具发现问题、排查故障、优化系统等等。当进入到综合业务管理阶段之后,由于业务系统7*24小时持续运行需要依赖更加优秀的IT服务,只有围绕BSM(业务服务管理)设计的IT运维管理的架构才能帮助企业完成跨越式的发展目标。而当企业的规模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跨地域、多业务的大型集团,一种全新的IT运维管理模式则孕育而生——“全域时代”。在全域集中管理阶段,正确或错误的决策,会把企业带入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
有这样一个例子:面馆老板凭借着多年的经验管理着门店,每天关心门店的销售额多少。当某段时间销售额低落的时候,面馆老板总是分析附近竞争店的活动和天气因素,甚至分析到顾客情绪的变化。然而这些变化真的影响了门店销售吗?他都说不清楚,只能凭着感觉。后来,经过对采购成本表格和销售额的对比才发现,老板给招聘来的大厨制定了每月销售量,大厨为了多卖多拿提成,在每份拉面中多放了几块牛肉,自然门店生意就好了,但老板看到每天牛肉被吃掉的速度实在太快,让大厨少放几块牛肉,门店销售额自然回落了。
通过“牛肉与销量”例子,恰恰说明了小作坊一样的企业也缺少不了数据统计分析对决策的支撑。任何企业都希望能够充分挖掘出可以关联的数据,发挥数据挖掘的价值,从而做出更为准确的商业决策。但随着集团型企业集约化、精细化管理的需求日渐突出,数据量庞大、数据类型丰富、数据来源广泛的特点会愈发明显,这无疑为CIO把握IT运维管理的战略方向增加了难度。
运维数据大集中之后遇到的“大海捞针”问题
在数据大集中前,不同的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的IT运维模式将会呈现出不同种类的关系维度,即总部运维和下级单位运维的关系,IT部门运维和业务部门运维的关系,甚至会存在自主运维和外包运维的关系。为了避免“失控”,企业必然将每个分支机构的IT运维数据集中进行管理,而此时,CIO会频繁的关注每个分支机构和下行组织的IT健康状况,不但复杂和海量的运维数据无疑会让决策难以出台、误判,而且瞒报、虚报、漏报的情况时有发生。
作为国内领先的IT运维管理专家,北塔软件认为:“当进入到第三阶段之后,日积月累的IT运维数据已成为企业最宝贵的信息化资产,如何有效整合信息化资源为企业运营甚至战略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也是 CIO和决策层最为关注的重点。但是,具有分布式网络体系架构的超大规模企业往往容易迷失在由‘地域分布广’和‘数据海量化’汇成的信息海洋中。因此,管理范围更大、更能便于数据采集、更能支撑IT决策分析的运维平台无疑将会成为CIO最得力的助手。”
北塔软件正是准确的把握了IT运维管理在不同阶段出现的特点和需求,为第三阶段的用户推出了全域IT运维集中管理软件——北塔BTCM。北塔BTCM能将企业各级层的IT运维数据实现集中、汇总和整合,并通过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为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基于IT运营的决策依据。另外,企业可以通过北塔BTCM中的“经度”及“维度”的理念,在泛如大海的运维数据中使用“GPS”功能,在剔除非关键信息的基础上完成决策。
为了将结果清晰地展示在CIO面前,我们可以用“数火柴”的游戏来对比北塔BTCM的功能。如下图所示,当火柴是零散的时候,根本无法统计其数量,而通过第一阶段(北塔BTNM)和第二阶段(北塔BTIM)产品的支撑,每一个分支的IT部门都可以将火柴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布局展现出来。而北塔BTCM所做的工作,就是通过对全域IT运维数据进行360度全方位的处理、统计、分析、挖掘,再将最终结果以多样展现形式呈现给不同用户。
从幕后到台前,从支持性到战略性,CIO的身份和职责正在发生变化。当得到了老板关注的目光,并进入权力中心后,CIO的工作如果还是“跟着感觉走”则有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投资失误。更多的CIO通过实践都已经认识到,其实数据分析就存在于报表的字里行间中,关键是要去发现它、了解它、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