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云时代以太网变形记

  【IT168 资讯】9月7日、11日和14日,由计世传媒集团所属网络世界报社主办的“网络世界大会2012暨第十一届以太网世界大会” 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举办。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以太兵法,网随‘云’动”。围绕着云时代以太网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技术洞察和应用需求,网络业界国内外优异专家、主流厂商和用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云时代以太网变形记

  “时至今日,云计算、移动互联、社交网络、视频娱乐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应用,它们使得大规模的虚拟化云数据中心,成为支撑种种应用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无法设想,没有云计算,没有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的世界将会怎样。云应用把我们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更好地沟通和协作,更好地工作和生活。而作为云计算基础的以太网,当然是功不可没。” 计世传媒集团董事兼总裁万鹏远在大会致辞中高度概括了以太网在云时代的作用。

  本届大会上还隆重揭晓了2012年度中国网络产业最具影响力企业榜单和2012年度以太网世界杰出人物奖名单。这些企业和个人因对网络业的贡献和推动作用而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共同推崇。

  无法预知的旅程

  “当我们开始时,不必知道目的地是哪儿。” 华为高级技术专家、前北电院士 Peter Ashwood-Smith在《以太网为云而变》的主题演讲中开宗明义,道出了网络世界的游戏规则。他说:“以太网从来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以太网诞生以来近四十年的历程,就是一部以太网技术的进化史。对于以太网技术的设计师来说,他们的一项常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发展它来应对新的挑战。在网络世界里,任何技术一旦静止,将立刻被飞速的创新所淹没。”

  没错,在网络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中国古语不再成立,就像广义相对论不适用于微观物理世界一样。

  “您的云需要以太网!”以太网联盟主席、IEEE P802.3bj 100 Gb/s背板及铜缆工作组主席、IEEE 802.3以太网带宽评估小组主席John D'Ambrosia在题为《在云战略中将以太网发挥到极致》的演讲中呼吁。他说,基于以太网的云计算正在增长,而如何在云战略中将以太网发挥到极致,同样关系着以太网的未来发展。

  以太网的发展总是超越人们的想象。John回忆道,2006年,当他所在的IEEE项目组试图界定下一代以太网的项目是什么时,一些网络方面的专家说40G已经足够了,100G根本不需要。而现在人们发现,每18个月,对核心网络速度的需求就会增加一倍。“到了2015年,带宽需求增加速度将会是2010年的10倍,整个网络需要支撑至少1T的速率!”

  当然,今后究竟会不会从40G发展到1T,取决于很多方面因素。比如,市场上有没有这样的提供商,带宽的发展速度如何,技术的可行性怎么样,高速解决方案的成本是多少,物理层的规格是怎样的等等。“其中还有不少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IEEE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今后,应用的成本应该是比较主要的考虑。”John表示,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展,IEEE和以太网联盟将会不断寻求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标准和解决方案。

  谈及为何IEEE会同时开发40G和100G两个不同速率的以太网,John表示,这体现出人们认识到不同的应用会有不同的需求。目前人们发现40G实际上在数据中心、网络应用方面都获得了很多好评,100G以太网则往往是在运营商领域取得最大的成功。“我认为,这说明了成本在一个技术是否能够取得成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十度出席大会的城域以太网论坛(MEF)总裁及联合创始人陈子湳的演讲题目是《全球第三张网络的未来》。他说:“现在全球共有两张网,一张是电话网,另一张是互联网。而MEF在今年二月份推出的运营商以太网2.0(CE2.0)标准,通过定义多服务类别(Multi-CoS)、可管理性和互联性三个重要属性,为全球第三张网络——新一代运营商以太网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而新的运营商以太网将使得支撑呈指数级增长的云计算、移动回程、互联网等应用的下一代标准技术的效率和成本节约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他表示,MEF目前正在推进CE2.0的认证工作。

  Peter Ashwood-Smith对以太网未来的挑战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从长期来看,虽然任何预测都有一定风险,但有一个领域仍然令我激动:光交换。尽管没有进入应用阶段,但光交换领域已经有一些饶有趣味的发展,并且已经有一些原型机出现。也许有一天光交换终将成为现实。这需要以太网技术进行一定的改变,比如在转发的过程中改变报头。在行进中改变光脉冲当然比改变其方向更为困难(并不是说后者很容易)——尽管极其困难,但这一新的激动人心的技术将给以太网带来新的优势。”他表示。

  Peter说,从短期来看,除了带宽之外,802.1协议中有三个项目正处在发展中期阶段。一是ECMP(等价多路径Equal Cost Multi Pathing)协议,二是MC-LAG 技术的标准化,三是在延迟和丢包方面需要解决的车联网技术。

${PageNumber}

    SDN的诱惑

  当SDN(软件定义网络)概念像流行性感冒一样汹涌地侵入网络世界之时,几乎所有的主流网络厂商都声称已对SDN拥有了具体的行动规划。但SDN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却鲜有人说得清。

  软件定义网络到底是怎样定义网络的,它到底给以太网带来了什么样的冲击——还是听听Peter的说法吧!

  “首先就是要意识到SDN有四个不同的等级,我们需要按照不同的模式来理解。”Peter说,SDN的第一个模式就是转发和控制完全分离,我们把它叫做OpenFlow模型。SDN的第二种模式是OpenStack,关于如何形成互联及逻辑网络。SDN的第三种模式实际上拓展了现有的开放API方式,通过API打开交换机、路由器等第三方协议。SDN的第四种模式就是以太网的虚拟化。目前最热的是控制和转发层面分离的OpenFlow模式,但是其他的可能性也依然存在。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金耀辉表示: “OpenFlow的技术其实已经出现了大概有四五年,以前大家认为这就是一个玩具,但是在实际中它还是有需求的。而互操作是OpenFlow的一个关键环节。今年5月,15家设备厂商在Interop大会上演示了OpenFlow互操作,证明了其技术准备相当不错。目前谷歌、雅虎、Verizon等高端用户在其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谈及SDN给网络市场带来的影响,John D'Ambrosia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实践。“我认为SDN将会使得人们用网络做更多的事情,它需要依赖于基础的网络技术才能够真正取得成效,所以网络的价值仍然是很关键的。当然,在网络解决方案差异化方面,软件将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所以它是一个经典的软件和硬件关系的描述。”

  Peter也认为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但他表示,SDN发挥作用的大小,更多地取决于网络的规模。“我们知道实现中央控制有一定的规模限制,因此对于大规模的网络来说,中央控制不会很快实现。但对小一些规模的网络来说,OpenFlow将提高昂贵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率。中央控制使得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这将降低资本支出。同时,中央控制带来的更加简化的管理也将降低运营支出。不过,并非所有的网络用户都能从中受益,大型运营商网络可能很多年都无法从中尝到甜头。”

${PageNumber}

  新网络让云贴近你和我

  其实,人们常说的云和云计算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除了云计算数据中心以外,云也包括了外围的智能网络。它连接起数据中心和终端,涵盖了所有语音、数据、多媒体应用,从而组成整个云的环境。

  为了让云和人们无限接近,思科提出了“网随思行,因你而为”的口号。思科大中国区企业市场部总经理朱立新讲述了思科如何在云时代成就高效、自主的工作方式。

  朱立新说,今天,网络把所有的创新连在一起,形成引领未来工作方式的基础平台,思科针对这一趋势,推出了统一的工作空间策略来帮助实现高效自主工作的愿景。这其中包括两个智能化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一个是VDI(桌面虚拟化),另一个是BYOD(员工自带设备)。思科统一工作空间的策略包括基于身份识别的统一的有线无线一体化接入、安全、情景感知等要点。“无论是云的服务还是数据中心承载的服务,能够到达用户,最终还是通过智能网络实现的,网络始终是中心。”他强调。

  戴尔公司大中华区网络业务主管李海平介绍说,戴尔网络的理念是虚拟网络架构,它包括三个方面:创新和务实、易用技术、开放与灵活。他说,以工作负载为中心的开放、高性能、虚拟化和自动化网络已成为云计算主流,戴尔积极推进虚拟网络架构开放网络理念与技术,以满足云计算需要。他强调:“戴尔网络的方案一定是开放的,我们就是要打破垄断,戴尔进入这个行业就是让网络符合摩尔定律:每18个月性能提高一倍,或者成本降低一倍,并让客户有充分的选择权。” 他表示,戴尔的优势还表现在:在行业创新有十多年的经验,有服务器、网络、软件整体解决方案;戴尔的供应链也使得产品的交付时间大大缩短。

  Avaya 大中国区数据网络产品总监徐震表示,Avaya基于应用驱动的企业平台架构,能够把网络从接入汇聚到核心,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云,从而确保云系统当中的数据和使用者之间可以通过无缝的方式来进行连接和相应的业务部署。“Avaya更多看重如何把数据和使用者——人之间能够无缝地端到端连接起来。同时确保我们各种各样的应用能够顺利地开展和部署,这是我们和其他厂商之间最大的不同。”

  “云就在我们身边!”锐捷网络数据中心和交换机产品线总监项小升表示,云计算带来IT模式的转变,从原来的“强数据中心——强终端”向“强云——轻终端”转变,而要实现后者,云数据中心是关键。锐捷网络将会分成三个阶段来考虑在云计算上的规划:云计算互联平台、专业云计算交换机、数据中心云计算交换机,以及相关的一些云的网络设备、云的智能管理平台。锐捷网络早已大力参与到中国的云计算建设里面,建设了大量商业云、行业云,未来还将通过项目不断去完善、优化网络平台。

${PageNumber}

  虚拟化+智能化:为云插上隐形的翅膀

  虚拟化和智能化对于云计算来说,犹如一对隐形的翅膀,让云可以自由畅快地飞翔。因此,它们仍然是本届大会的重头戏。

  “由于云计算对网络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为Mellanox的高速网络产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Mellanox全球市场开发技术总监刘通说。他表示,Mellanox也是虚拟化网络的提供商,下一步将和第三方的厂商联合起来开发稳定的云计算整体解决方案。“云计算非常庞大,需要整个产业界的合作,以及不断演变的技术。”他还认为,以太网将不会是云计算里面的唯一网络,云里面会有更多的网络技术发展下去。

  东华软件网管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曹荣海表示,云数据中心需要全面的监控——包括软硬件、云的运行环境、云的故障定位等等。而对虚拟化的监控是重点——虚拟机的运行指标、虚拟的资源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虚拟的资源状态、数据迁移等等,都是在做虚拟化的时候需要考虑的。“端到端的质量监控是进入云状态所必须要实现的最终目标。”通过对云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对虚拟化进行管理、整合业务系统、标准化处理、自动化管理等方式,经过十几年发展的东华可以为用户提供基于云的安全运维体系架构和相对应的产品工具。

  让网络为己所用不一定非要自己建设私有云,借助公有云服务,或许你可以更容易地达成自己的目标。

  新加坡电信中国区首席代表詹中荣向观众介绍了新加坡电信的云服务。他说,新加坡电信在全世界拥有云计算中心,不但可以帮助企业客户建立私有云,也可以提供公有云服务,甚至还可以将公有云和私有云相结合。目前,已有八百个企业客户通过新加坡电信的云计算中心建立自己的虚拟机、虚拟服务器,在上面运行和拓展自己的业务。“我们可以把固网、移动通信、云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从而降低客户的投资成本,让其拥有更多的机动性。”

  

${PageNumber}

  安全+优化:为云保驾护航

  云要顺畅地落地,离不开两样技术:优化与安全。就像是越先进的战斗机越需要护航一样,优化与安全成为云的不可或缺的贴身护卫。

  “随着人员的变动和托管的变化,云和端的距离一直在变化,并且这个变化不可预测。距离使得传输变成了瓶颈,于是网络优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Riverbed大中华区产品市场总监丁伟认为云给优化厂商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他说,作为广域网优化领域的佼佼者,Riverbed在云时代将为企业用户提供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的全面的统一的优化解决方案。

  深信服科技高级产品经理苏自然认为,“云”让泄密渠道增加,而应用层的攻击与BYOD的趋势也加剧了企业的安全挑战。面对这样的形势,深信服推出了下一代安全体系架构。其核心思路是一“防”一“护”。“防”是防止外部入侵,“护”是通过本地的虚拟化加上远端虚拟化的技术实现敏感数据的保护。支撑这一架构的四大支柱是:以应用识别为核心的行为合规化;以单次解析为核心的网关一体化;以安全桌面为核心的终端虚拟化;以远程发布为核心的移动智能化。深信服的安全、优化与管理解决方案将帮助用户构建一个更安全、更好体验的强大网络。

  “我们认为应用识别应该是下一代安全的核心技术。” 网康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市场经理严雷表示。他说,上网行为管理就是要管理应用,下一代网络安全一定是以应用识别为核心技术,全面洞察网络流量,并且具有高度集成的特点。这就要求必须有足够大的应用特征库和足够细粒度的应用识别能力。下一代安全识别技术需要进行引擎集成、特性集成、数据集成。

  Check Point 华东区区域经理殷成钢认为,在云时代的今天,安全不再能够仅仅靠技术来实现,而需要依赖全方位的3D保护。这包括安全的策略和策略的执行,并把所服务的用户也纳入到安全管理策略中过程中去。“3D安全里面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人的参与,我们需要用户对自身安全有了解,所以我们在很多技术里面开始融合用户参与的体验,我们在数据防护、邮件、上网控制模块里面都把人的参与加了进去。”他说,Check Point希望为用户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来面对今天的威胁和风险。

  “网络世界大会2012暨第十一届以太网世界大会”的大幕虽然已经落下,网络技术的演进却片刻也不会停止。这里的人们知道,最好的方向永远来自于对现实的适应和对未知的探索,因此努力也就永远没有止境。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