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手机通讯录并非社交网络

  手机通讯录是一种记录用户联系人的联系方法、地址等信息的服务,许多人将它当做一个实名的社交网络,因为在通讯录基础上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真实关系 SNS以及类似Kik Messenger这样的社交短信服务,这也就是很多公司对手机通讯录的觊觎的原因了。虽然以手机通讯录为基础,确实可以整合不少热门的互联网应用,如即时通讯、邮件以及社交网络等等。可是实际上手机通讯录本身并不构成社交网络,而是一种社交的工具,或者把它定义为社交入口更为贴切。

  所有社会化网络与手机通讯录的整合都是期望能依托手机通讯录天然的关联,推动社交弱联系到强联系,直至不可或缺。这个愿景看起来似乎是可以实现的,可以想象的应用情景是手机通讯录与各种社交服务的更深度集成,当用户启动应用或成为某种社交服务用户时,直接导入手机通讯录,那么用户就能更为便捷的与自己的联系人进行互动和交流,类似Facebook Messaging的整合交流形式也有望在更大范围上得到普及和增强。同时好像只要提供更为丰富、便捷、资费更低的社交功能,那这个目标就能实现,而且通过云服务的方式最终甚至取代手机通讯录本身。这个愿景看起来很美,事实却未必如此。

  用户关系锁定是社交网络介入手机通讯录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要实现这一点,或者通过社交网络应用,在用户许可的情况下读取用户通讯录,实现社交网络与通讯录的绑定,社交网络应用成为通讯录的入口;或者在底层直接绑定通讯录,通讯录成为社交网络的入口;第一种方式是取代模式,第二种是依托模式。

  智能手机时代,通讯录不是用户唯一的入口,但依然是最重要的入口,因为通讯录本身的原始和纯粹。手机通讯录用来维系用户所认识、需要联系的这群人的当下关系,通讯录中的这群人亲疏有别,从最亲近的亲属到从未消费的餐厅号码,都仅实现当下的关系,没有沉淀、没有负担、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在用户拨出这个号码的时候才产生关联,更重要的是这种关系形态受用户的完全掌握。相对于手机通讯录,社交网络更为复杂,这种复杂带来便捷、高效、便宜的同时也带来了负担,用户不得不耗费精力去维护,也不得不在联络的时候有更多的考虑,这显然与人们对更舒适、更耀目生活的追求相悖。

  至于依托模式,在底层直接绑定通讯录,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应用公司所能做到的。整个产业链中,操作系统、硬件、APP、运营商相互关系,其中APP的主控权最弱,单纯的社会化网络要介入底层通讯录无法绕开其他三者。但一旦社会化网络与其他的一个合二为一,将社会化网络架构与通讯录之上,既保障了用户的舒适、安全与可控,也能真正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