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云快线中止云服务 慎行!云服务

  云快线科技公司(CloudEx,以下简称云快线)正式宣布解散。这是流言!

  实际情况是,云快线从来没有通过官方途径宣布过公司解散的消息,不过云快线确实中止了一切与客户有关的对外服务,而把全部精力放在了云计算平台的研发上。云快线原来的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与云快线解除服务合同,或选择像世纪互联等其他的服务商。目前,云快线只保留了研发团队。

  

云快线中止云服务 慎行!云服务

  铩羽而归

  近日,一篇题为《云快线黄了 云计算泡沫是否已铅华洗尽》的文章在互联网上被多次转载。虽然之前记者也听到过一些关于云快线业务不佳的传言,而且就在上个月,记者还曾报道过快书包网因云快线在事先没有通知客户的情况下擅自调整机房设备,导致快书包网中断服务几小时的事件。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快书包网就更换了云服务商。现在看来,快书包网此举确有先见之明。

  云快线成立于2009年10月,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云计算技术研发与商业应用的公司之一,并且拥有CloudEx弹性计算平台。云快线主要的产品及服务涵盖云主机、云托管、云备份、云存储以及CDN加速等。

  云快线曾经在中国的云服务领域风光无限。过去两年中,在国内许多关于云计算的大型会议和展览会上,都能看到云快线的身影。云快线算得上是中国云服务领域的先锋之一。如今,云快线提供的云服务已经成了过眼云烟。云快线从提供商用云服务到全部转向后台研发,此举让人很容易联想起Atmos的转型。

  2010年7月,EMC在其网站上宣布,将终止Atmos云存储在线服务。Atmos将作为开发平台保被留下来,继续为Atmos的云服务合作伙伴以及用户提供支持。EMC早在2009年5月就推出了Atmos Online云存储在线服务。经历了约13个月的起起伏伏,Atmos Online云存储服务没能逃脱夭折的命运。

  如今看来,云快线在云服务市场上的起落与Atmos有着惊人的相似。

  云快线停止对外云服务之后,也转向了云计算产品的研发。云快线的这种战略调整据说早就已经开始。据记者了解,一位曾经火线加盟的负责云快线服务业务的高管之前已经悄然离职。关于云快线为什么会有这种调整,是云服务业务运营状况不佳,还是转向研发,期待日后卷土重来,现在都不得而知。

  有些人试图将云快线的变动与北京世纪互联集团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北京世纪互联集团拥有三家核心企业,包括世纪互联数据中心有限公司(21ViaNet)、世纪互联智慧能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EnerGrid)和云快线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4月在美国上市的只是世纪互联的IDC业务,与云快线之间没有关系。记者从世纪互联方面了解到,虽然都是同一个老板,但世纪互联与云快线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公司,相互之间没有影响。云快线业务的调整并不会影响到世纪互联在云计算方面的规划。世纪互联依然会按照上市招股书中承诺的那样,继续在云计算方面做出努力。今年11月,世纪互联可能会宣布在云计算方面的一些新进展。

  不要仅仅为了追时髦

  对于云快线的战略调整,一些博友在微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博友王志成_chris直言不讳:“这没啥好奇怪的。进入航母时代,如果还有人坚持完全靠战列舰打海战,黯然消失也是必然。”

  博友何_国锋表示:“非普遍需求+技术成熟度,决定其(云快线)现在的命运。大户用不上,小户用不起,中户不敢用。”

  博友云存储-云计算则认为:“现在的IT已经跟原来很不一样了,是有技术门槛的。他们(云快线)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就像建房子要用的水泥和沙,谁都可以提供。”

  博友们的评论道出了当今云服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尴尬。云服务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一些厂商只是看到了其“钱”景广阔,还没来得及细想,特别是在商业模式上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切合实际的想法,就急于试水云服务,其结果只能是把用户当成了试验品,而自己变成了牺牲品。

  同样是云服务提供商,北京首都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永志认为,某些服务商在基础业务上存在着一些技术观点上的错误,只是为了云而云,而不是以解决客户问题为出发点。大部分服务商都是为了赶云计算这个时髦。

  “Gartner曾经评定,云技术发展已进入过热期。进入过热期的市场,即高度竞争的市场,有企业离开,也有企业加入,都属正常。云的方向是毋庸置疑的。每家公司如何根据市场的节奏、自身的基础来制定合适的战略,这些将决定公司的成败。公司控制、管理风险的能力,包括对技术研发风险、市场风险的驾驭能力至关重要。此外,选择何时进入市场,是所有云服务商需要面对的问题,需要为此承担市场风险。”万国数据高级副总裁刘峰表示。

  目前,市场上从事云服务的有几类厂商。第一类是电信运营商。它们具备雄厚的财力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架构,所以被认为是最适宜转向云服务而且最具竞争力的一类服务商。第二类是一些传统的IDC服务商和数据中心、灾备外包服务提供商,它们在服务市场上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一方面由于数据中心的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这些传统的服务商必须进行转型,从原来提供简单的空间、设备租赁,到现在要全面提供增值的云服务。目前,这些服务商在尝试提供云服务的同时,还保留了一部分传统的租赁业务。它们的转型是循序渐进式的。第三类就是像云快线这样专门从事云服务的服务商。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把宝全部押在了云服务上。云服务市场上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对它们来说都有可能是滔天巨浪。

  Oracle公司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曾经这样说:“云计算行业是惟一一个比女装行业更易受潮流驱动的行业。”在所有人都将云计算视为时髦和潮流而蜂拥而至时,有没有人认真思考过这里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希望大于失望

  从一个传统的IDC服务商转向云服务商,这其中要跨越多少道坎呢?传统IDC服务商转向云服务,首先要经历技术基础的转变。没有科技就没有生产力。赵永志认为:“在打好相关技术基础的前提下,服务商还应该继承IDC服务中的高质量运维体系。说得直白一些,低端服务器与虚拟化的简单堆砌是无法为用户提供IDC级别的云服务的。”

  万国数据副总裁江焕新表示:“在云服务转向商业应用的过程中,云服务竞争的焦点可能集中在专有(以安全、控制为主要考虑因素)与共享(以业务灵活性、敏捷性和成本共享为主要目的)两种理念之间的博弈上。云服务的产生是市场的必然需求,它不会因为某些供应商的离开而消失,而会在既能理解市场需求,又有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市场策略的供应商的推动下走向繁荣。”

  记者的一个朋友在某大型企业从事了多年的技术研发工作。最近,他计划自己创立一个云服务企业。记者问他,云快线的事件会不会影响他的创业计划。他的回答十分肯定:“不会。我有类似于Google的成熟技术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平台。”

  记者了解到,虽然云服务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这并没有阻止厂商继续在云服务市场上的投入,像曙光、UIT等企业都在积极开拓这方面的业务。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