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此一问题之前,我得先跑跑题,说说做人做事。
论及做人做事,世间无非三种态度,或曰三种主义。而此三种主义的源头全在古代中国,即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或“知不可而为”主义;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或“为而不有”主义;再就是墨子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原来在中国极少有人传承,但在现代西方却极为盛行。改革开放之后,也已几乎深植于十多亿国民的心间了。
功利主义对于每做一事必先问“为什么”。“为而不有”主义则爽快地答道:“不为什么”。功利主义对于每做一件事之后必要问“有什么效果”,“知不可而为”主义则回答:“不管有没有效果”。
功利主义者做事,必先计较某事可否成功,会不会失败。但是一味地横算计竖算计,反倒减少了做人做事的勇气,缺失了很多创新的精神和机会。
“知不可而为”主义叫我们做事的时候把成败的计较抛到一边,认为应该做的就热心去做,心无旁骛地去做。“为而不有”主义则不去计较做事是否有报酬以及是否占有其成果,简单一句话,就是为劳动而劳动,为生活而生活。率性,自性,随性,追求的是生活的精致化和创造的冲动。
“知不可而为”主义和“为而不有”主义都是叫人把各种无聊的计较一扫而空,不必瞻前顾后,自由地去发挥创造才能。两者合并起来,就是“无所为而为”主义,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化,把功利的因素变为艺术的和情感的。
乔布斯做企业、做产品的高明和精妙之处正在于将功利的产品变为艺术的和情感的,将生活艺术化,随性化。能将此三种主义完美融合而不露痕迹的,世间或许只有乔布斯一人。
很多媒体最近都在探讨为何中国没有乔布斯。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什么时候中国的企业家们也能懂得,除了功利主义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无所为而为”,懂得把生活的艺术化作为一个目标来追求,到那个时候,中国就会有自己的乔布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