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追风苹果:中国版iCloud随风而逝?

  大抵是受到6月苹果iCloud发布的影响和启示,近期中国的相关企业也兴起了一股iCloud之风。这里面有手机、互联网、电信还有一些初创企业。各种云的叫法也是五花八门。当然最多的就是所谓的云手机,也有叫什么云的。这让笔者不禁想起了两年前业内一直追捧的苹果的App Store。那时候,中国的手机企业、运营商等纷纷创建自己的App Store,好像有了应用商店,就可以与苹果等量齐观了。

  但到了今天,全球最大的移动应用商店,无非还是苹果的App Store和谷歌的Android Market的游戏,而中国那些App Store们都不见了踪影,至少很少被人提及了,主要是当初借此挑战苹果被发现竟然是遥遥无期,而自己借助App Store的目的又没有达到,或者说得过一点,就是当初做App Store根本不知道要干什么。再看人家苹果借助App Store,一个季度就卖出了2000万部的iPhone和900多万部的iPad,而谷歌的Android已经是全球智能手机的第一大操作系统。

  可以说,在当初App Store的大潮中,我们国内的企业很是失败,而还在迷糊的时候,人家苹果又开始玩iCloud了。所以从追风的角度看,现在App Store已经过时了,该玩云计算了,一如苹果的iCloud。但从目前中国国内的企业发布的相关的iCloud看,似乎还在上演着当年追风App Store的肤浅,换言之就是不得要领。

  既然是又一次期望追风苹果,那不妨先搞清楚人家苹果推出iCloud的条件和意义,当然更重要的是,弄清楚人家是如何挣钱的。否则做好了是陪本赚吆喝,做不好,恐怕连吆喝也赚不来。听起来有些悲观,但事实确实如此。

  先看看苹果为何要推出iCloud,尤其是现在要推出iCloud,也就是iCloud推出的时机。最新的统计显示,苹果目前已经是智能手机市场的老大;App Store拥有40多万的应用;并且占据了移动应用商店收入的大部;新一代的iPhone在9—10月间会发布,笔者之所以列举这些事实,是想说明苹果iCloud推出是有相当的根基或者说是资本的。这些决定了苹果的iCloud是在苹果已经聚集了大量用户和应用基础上推出的提高用户忠诚度和体验的服务。

  

追风苹果:中国版iCloud随风而逝?

 

追风苹果:中国版iCloud随风而逝?

  

  看似简单的苹果iCloud,对于中国的追风者,做到形似容易,神似难

  其实从智能手机的竞争看,苹果和谷歌间在经历了终端数量的高速增长(终端及应用)和博弈后,正在向着质,即提高用户黏度(忠诚度和体验)的方向发展,然后再借此扩大自己的用户规模,笔者更愿意将其形容为从初期的量到质,再到量的三个阶段,并以此循环。目前苹果和谷歌在第一个全阶段的循环中已经完成了量的积累,前面所述的苹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已经分别是智能手机出货量和系统之冠便是很好的证明。唯有完成这个阶段,所谓的iCloud才有实质性的意义。相比之下的国内相关厂商,尚没有一家完成了第一阶段量的积累(终端和应用)或者具有了向第二阶段迈进的规模,有的甚至几乎是从量的零的起步,如此来看,国内的所谓的云手机或者什么云,几乎就是浮云罢了。

  

追风苹果:中国版iCloud随风而逝?

 

追风苹果:中国版iCloud随风而逝?

 

  以云、管、端三位一体切入云计算市场的华为,其在管和端的优势可以助其成就中国的iCloud吗?

  另外就是赢利的模式。有评论称,国内的云手机或者什么云是免费或者费用要低于苹果的iCloud,并以此作为竞争的优势。这里先不说由于前面缺乏或者根本没有量的积累,所谓的云计算和云应用没有用户规模基础,所以免费和低价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更何况人家苹果的iCloud还是作为辅助,真正赚钱的是基于iOS的设备,至少在初期的相当的时间中是如此。反观国内的厂商,设备没有规模,云计算和应用又免费和低价,靠什么来挣钱呢?赔本赚吆喝,甚至连吆喝也赚不来的可能性极大。

  综合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中国目前开始盛行的追风苹果iCloud和当初的效仿苹果的App Store并无二致,绝大多数最后会失意地离场,而如果非要说个有可能成功的,不妨先看下,在当今全球手机(包括智能手机)市场,哪家中国的企业在出货量上占据优势,至少可以进前五,或者有希望短期内杀入前五,因为苹果的iCloud告诉我们,第一阶段量的积累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否则中国版的iCloud终将随风而逝。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