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云管理云中漫谈

   当云计算真正进入实际的IT环境之中,面向云的管理问题就如期而至。企业云投入运营前必须落实云的管理问题,只有实现了管理的自动化、简单化和高效化,用户才能真正领略云计算所营造的高效、低成本的IT服务。

  现实环境挑战几何?

  通常情况下,云计算可以被分为私有云和公有云。按照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以便利方式实现按需网络访问,共享配置资源池的服务模型。其中的共享配置资源池包含网络、服务器、储存、应用和服务。只需通过最低的管理代价、服务商交互,这些资源便可以实现快速地交付与释放。

  简言之,云计算能够为客户提供IT服务,并承诺服务能够以高度的灵活性和更低的成本进行交付。而云服务通常被分为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及服务)三种类别。除此之外,近来BPaaS(业务流程及服务)也逐渐兴起,并成为云服务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组织在享受云计算提供的好处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复杂性。由于目前提供云计算解决方案的厂商众多,鱼龙混杂,在缺乏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对于部署云计算的企业而言,云的管理正在成为一个严峻的话题。其中的管理问题包括,多个虚拟机不同接口的管理、多种公有云及企业私有云平台之间的数据通信及管理等。附图1详细分解了企业用户在云管理方面所面临的诸多挑战。

  标准接口实现服务连接

云管理云中漫谈

  只有进行了有效的云管理,用户才能真正享受到云服务所带来的诸多裨益。而在云计算尚未完全成熟的行业中,有许多云接口可供选择。对于用户而言,选择标准的接口至关重要,标准接口能够保证企业未来的系统扩充拥有更高的灵活度,并且可以避免被一个供应商牵制的情况。下面我们列举出两个具体的云接口实际部署的场景,来展示云用户与云服务提供商之间使用可共用云标准的情况。当然,以下两种场景仅仅是举例,实际上还会有多种场景存在。

云管理云中漫谈

  场景1:第一个场景(如附图2所示)显示了一个云用户如何使用标准云接口与多个云服务提供商灵活地进行业务往来,同时实现成本的节约。这充分显示了云的轻便性。

  XYZ公司是一家服务型的公司,初期的规模很小,但发展速度很快。公司刚成立时,为了节约成本,XYZ公司只建立了一个小型的数据中心,并且决定依靠云提供商提供的IaaS进行运作。XYZ公司找到了云服务提供商CloudCoA,因为CloudCoA的优势在于其服务是基于DMTF(台式系统管理任务组)标准。这种部署方式给XYZ公司带来有关供应商选择方面的灵活性。

  虽然CloudCoA的服务在XYZ公司建立之初与其发展需求非常合拍,但是后来其服务便无法跟上公司快速发展的节奏了。不仅仅是XYZ公司的母公司的IT系统迅速成长,XYZ公司还在德国开设了分公司。虽然CloudCoA可以为XYZ公司的美国母公司提供非常好的IT服务性能,但欧盟的法律限制和条例让XYZ公司不得不寻找新的云服务提供商。

  由于XYZ公司所有的IT进程都是基于标准的云服务,该公司很快找到了许多符合其要求的云服务提供商。从中他们选择了两家云提供商,他们是CloudCoB和CloudCoC。这两家公司能够填补XYZ公司现有的缺陷,同时为未来的发展增加更多空间。

  XYZ公司选择CloudCoC的云服务用于其在德国的分公司。后者在该地区能提供非常好的服务。XYZ公司唯一要做的就是与CloudCoC公司建立业务关系,并使用他们的服务,以此来重新使用CloudCoC的IT应用、脚本及进程。

  在母公司,XYZ公司决定用CloudCoB公司的技术来提升CloudCoA的服务能力。只要略微改变IT应用和脚本,该公司就可以用CloudCoB进行所有的新业务,同时继续使用CloudCoA提供的已经存在的业务。

  场景2:第二个场景是多个云服务提供商一起合作,以满足企业用户需求的情况。它显示了一个企业数据中心从云服务提供商Cloud1中获取计算容量的过程。该数据中心正在测试一项新的应用服务,该测试需要大量的容量,且这种测试也只是偶尔进行的,如果为了这类测试自己去建设计算资源是非常昂贵的。而从云服务提供商处以低廉的价格购买所需的计算容量资源,显然更为划算。

云管理云中漫谈

  如图3所示,一旦该数据中心向云服务提供商Cloud1请求服务,Cloud1的服务经理将会提供接口来部署服务,包括获取信息。数据中心也可以直接与虚拟机互联(如图3中用虚线连接所示)。另外,图中也显示了一个数据中心可以与多个云服务提供商进行合作。例如,当数据中心的请求超过了Cloud1的计算容量,Cloud1会请求Cloud2的服务目录来获取Cloud2的容量。在同意获取容量后,Cloud2的服务经理会提供虚拟机的安装细节。在这个合作联盟模型中,企业的数据中心不会意识到计算机容量已经替换到了Cloud2。

  另外,该数据中心同时从Cloud1和Cloud3购买云服务。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例如Cloud3或许能够提供不同类型的计算服务,或者不同于Cloud1的服务水平协议;也可能该数据中心只是向Cloud3购买存储服务;还有可能是,数据中心可能希望得到两个同类型服务,从而降低灾难性风险。Cloud1和Cloud3云服务不会相互影响,甚至很可能不会意识到彼此的存在。

  面向客户体验的管理架构

  众所周知,随着云计算市场的迅猛发展,基于云计算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这其中就包括虚拟化技术、面向不同云平台的管理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及存储技术、网格计算、编程模型等。同时,随着带宽的快速增加,SaaS、PaaS、IaaS三种云服务模式成为可能。如何将当前企业的传统IT移植到云计算平台?如何快速有效地管理自己所购买的云服务?怎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自身需求的云服务?有哪些技术能够保证云的高效运营?这些都成为企业用户在向云迁移过程中关注的重点话题。

  通常来说,一个好的应用除了有好的服务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客户体验。而好的客户体验背后所依托的是一个好的服务管理,正如麦当劳、肯德基、沃尔玛、苹果、国泰航空等知名企业所做的那样。那么,如何才能管理好云,为客户提供一个好的客户体验呢?在探讨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对云管理所涉及的服务内容进行分类(如附图4所示),以便我们能够更清楚地了解什么是“云管理”。

面向客户体验的管理架构

  从附图4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云服务透过云管理层向客户提供客户体验,客户通过该管理层从服务提供商中获取服务。而我们正如所知道的,服务是基础,管理是要素,好的客户体验是获得成功的最重要保证。云管理涉及哪些具体的技术呢?我们在此做出如下分类(如附图5所示)。

  “运维管理”是云管理架构重要的组成部分。运维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决定了该云服务提供商能否向用户交付一个好的服务。云的运维管理和传统的IT运维要求大体相同,但云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其运维管理需要在自动部署和能源管理方面要具备更高的智能性。

  基于运维下的云管理客户界面应该与传统IT管理无重大区别。它提供了最直接的客户体验。通常情况下,一般的云应该都基于SOA进行构架,其服务管理可以依据ITSM(IT服务管理)进行管理。不过云的服务管理与常规ITSM有所不同。由于云本身就是一种服务,这就要求ITSM在云的管理上要考虑云服务的特点,提供全新的思路。此外,由于用户的唯一标识就是在云中的账户,用户使用服务、以及对服务进行支付都通过该账户进行。这就对用户的账号管理、尤其是计费系统提供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一点对用户及云服务提供商双方都至关重要。

面向客户体验的管理架构

  一般而言,用户管理分为账号管理、单点登录及配置管理,后两者能够提高用户使用的便捷性。而计费系统理解起来相对简单,主要是对用户使用的资源(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等)服务进行计费,并定期制作报表。

  内部支持方面,云安全的要求和传统IT没有什么不同,都需要有安全策略及数据加密备份等内容。而出于云自身的特点,用户的安全隐私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如何解决基于云上的信息隐私问题是当前业内的一个主要课题。云供应商们已经开始寻求新的加密和欺诈检测技术,这对推进新的技术革命将是一个重要贡献。一般情况下云安全分为以下类别:

  策略类:授权管理、安全策略、审核机制;这与传统IT没有区别;

  数据类:安全加密及数据备份;这将是云安全技术在未来的突破口。

  资源管理则包含:从传统的物理资源向服务资源的转移;从人工交付向自动化交付的转移;提供用户自助式的资源配置管理。资源调度方面,则从被动向主动变化,系统将更加主动地调整资源配比,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容灾管理一直是一个IT领域的通用话题。它并不会因为云而有什么不同。通常情况下针对数据中心及物理节点,一旦故障发生,备份或其他节点将会自动接管,不会对客户应用造成太大影响。

  最后想说的是监控体系。这个体系在理解上相对简单,但真正要做好它并不容易。监控体系将对整个服务全环节进行监控,包括对资源的使用情况、是否按照SLA提供服务,并给出报表。一旦有任何异常将会留下记录帮助IT人员进行排查。

  云管理未来展望

  被认为将会颠覆传统IT服务的云计算,无疑会对企业旧有IT管理发起挑战。毫无疑问,云计算会深远地影响到企业IT管理的多个环节。用户追求能够灵活调整、低成本、高效的服务是永恒不变的主题。随着云计算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云管理将成为未来云计算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从目前的技术进程分析,保证云服务质量、使用统一的云计算标准、面向云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等将是未来云管理技术的主流。(本文作者之一陈宏峰为上海翰纬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研究总监,另一作者李峻峰为联想(全球)技术支持中心高级经理。另外,上海翰纬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朱英菊对本文亦有贡献。)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