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支付宝转移之辩:理性与激情之殇?

  近期,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股权转移,随着昨天阿里巴巴集团主席与财新总编辑胡舒立进行所谓短信沟通“契约精神”的披露(有媒体称之为激辩)而达到了高潮。尽管在昨天还同时进行了由马云亲自操刀的有关支付宝股权转移的媒体沟通会,但与之前的激辩相比,显然逊色了不少。

  据称,胡舒立与马云激辩的起因是最新一期财新《新世纪》周刊“财新观察”栏目发表的社评《马云为什么错了》(由胡舒立执笔)。文章强调契约与产权一道构成市场经济的基石,并指出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未经股东授权转移支付宝所有权违背了契约原则。文章同时对央行在政策开放上的分寸表示失望和遗憾,认为正是马云出此下策的外因。作为曾经的媒体人,笔者认为,舒立老师的文章逻辑缜密,分析全面(内、外因的结合)相比之下,马云对此的解释,或者是与舒立在短信中就此文章的沟通总给人激情迸发之感(这让笔者想起了业内对于马云是个出色激情的演讲者的评价)。

  其实理性与激情向来是组矛盾的词汇,至少在同一件事情上二者不能兼顾。有的事情需要理性,有的事情则更需要激情,因事而异。但在支付宝股权转移这件事情上,笔者认为,理性更胜于激情。也许最终支付宝股权转移一事很难被还原成原来的模样,也就是人们最为关心的事实,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普遍缺乏诚信的事实上,而这也是所谓的契约精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看,舒立老师与马云的有关契约精神的激辩可以说显得很是苍白,但似乎又很有必要。

  笔者不了解真相,所以仅就舒立老师的文章及马云与其短信的激辩和随后的媒体沟通会发表自己的一些疑惑。

  首先就是马云在支付宝股权转移一事上,到底违背了所谓的契约精神没有?希望马云能够给业内一个直接了当的,不带有任何附加解释的答案。不过从马云所言的支付宝股权转移的艰难的但是正确的言论中,笔者认为这所谓的艰难究竟艰难在了哪里?是不是以牺牲的契约精神换来了其所言的公司、员工乃至支付宝用户的利益。但试想一下,如果连契约精神都不遵守或者违背的企业,谈何其他的利益。即使有也是一种噱头而已。

  其二是如果马云真的没有违背契约精神,那何来的与雅虎和软银这两个股东之间的补偿谈判?就像马云所说,其他两个股东已经知情,至少一个股东表示口头同意的前提下(这里暂不论这所谓的口头协议是多么的可笑),为何两个股东还称自己不知情?补偿谈判与所谓的遵守契约精神在支付宝股权转移一事上是相当的矛盾。

  第三就是赔偿的金额。据称此谈判可能要持续数年,这是否是马云的拖延战术?因为谈判最大的焦点就是赔偿,如果金额谈不拢,时间拖下去,最受伤害的是雅虎和软银。从这里看,马云也未必像其所说的将股东的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中国企业,甚至社会面临诚信考验的当下,作为颇具示范性企业的阿里,其CEO马云应该为中国的企业树立什么样的标杆?也许惟有自己不折不扣地还原真相才是理性的表现,而这远比激情更有意义。因为只有真相才能让我们变得更为强大。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