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联通首次在公开场合推出融合了音视频通话、短信、彩信、即时通信、传真、邮件、多媒体会议等通信服务的电信级统一通信解决方案。根据记者了解,目前这一统一通信解决方案的企业级应用版本主要在中国联通集团内部,以及在北京地区的友好用户中进行试用,试用期间不收功能费,只收取基本通信费。
开放业务平台演进到第3版
据中国联通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NGN课题组负责人、高级工程师蒋念玲介绍,中国联通统一通信的平台架构采取了开放业务的平台技术。
至于这种开放的技术,蒋念玲表示不同于一般业界统一通信厂商所谈的开放,而是“电信层面上的开放”。
“大家都知道通信网络通常分为业务接入、业务网络控制和业务应用等3个层面,我们所说的开放业务平台是将业务应用层再分为业务应用服务和业务引擎等2个层面,这种体系架构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在国内外是公认的,但实施起来需要的条件比较苛刻,我们进行了三年的研发,目前这是第3版。”蒋念玲表示。
此前,业务应用层面一直由设备厂商来负责(比如设备商会在系统设备中自带一些可开通使用的业务功能),运营商并不参与。但由于与市场需求结合不足,“现在厂商提供的业务越来越卖不出去了”,蒋念玲表示这是为什么运营商要开始介入业务应用层的原因。
而将业务应用层分为业务应用服务和业务引擎两层,后者相当于基本功能,前者则是在基本功能基础上的各种具体的业务应用表现,它可以调用后者,进行不同的组合。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比如视频会议这一基本功能属于业务引擎层,而根据具体的行业需求所产生的远程医疗会诊或者远程教学等不同形式应用就是属于业务应用服务层。
“业务引擎我们可以交给设备厂商去做,实行标准化,毕竟他们的技术研发实力还是很好的。而前者就由我们运营商同各行业、各领域的内容商、系统集成商来做。”蒋念玲表示。
企业、个人侧重不一
据介绍,北京联通的友好客户试用自去年10月已经开始,但一年多来中国联通并没有激进式地将其大范围推广。
“电信级统一通信必须充分考虑业务质量,因此我们认为其发展就应该是稳扎稳打推进,需要时间来成熟。”北京联通相关业务人士向记者表示。
该人士还介绍,用户使用这种电信级统一通信业务不需要做任何网络改造,只需要办理验证开通——业务设计相对比较灵活,且给用户提供了自管理功能。
不过该人士认为,联通统一通信解决方案不会根据不同企业做大规模的定制开发,“那样的话不利于树立业务品牌”。
另据记者了解,目前虽然中国联通主要专注于企业级应用版本的应用推广工作,个人应用版本也在开发之中。
“涉及到公司业务产品线的梳理,个人版具体开发状况暂时还不宜公开,但由于个人和企业需求不同,2个版本还是有许多区别的。比如企业版注重与企业原有OA等办公系统的结合;而个人版自然更强调一些个人管理功能的体现,比如对于通讯录的管理能力,以及更多资讯内容的提供。”蒋念玲表示,“能够提供丰富的资讯内容,融入更多增值内容,这也是电信级统一通信与设备厂商的一大不同。”
统一通信标准进展较慢
目前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对于我国统一通信的业务技术标准仍在制定,但由于统一通信涉及互联网、电信和IT等3个领域,相应解决方案多样,因此标准制定工作面临挑战较大,仍进展缓慢。
据专家介绍,现阶段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对于统一通信标准的制定仍处于需求分析阶段,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统一通信相关标准研究分析;统一通信实现方式(架构)、实现技术比较分析;统一通信业务需求分析(从业务需求规范中概括);统一通信对业务层能力需求;统一通信对网络(包含核心网、企业网)能力需求;统一通信对终端能力需求;统一通信对接口能力需求;统一通信标准化需求;统一通信参考模型的研究;统一通信业务接口的研究。
“只有在标准上达成共识才会实现运营商之间的业务互通。我们目前推出的这款电信级统一通信服务是基于IMS架构的,我们也会在标准组建议统一通信业务采用IMS架构实现,这有利于运营商之间的业务互通,对国内下一代电信网络的发展有好处。”蒋念玲表示。
在国内标准出台之前,这一说法似乎已具有可操作性。在去年至今年的一系列实验以及多省的现网试点中,中国移动也是同样基于IMS为企业客户提供多媒体会议、统一消息等统一通信类业务。IMS或许有望在国内电信运营商之间成为事实上的统一通信架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