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代》周刊日前评出了2010年的年度人物,是社交网络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对这个结果,很多人不服,他们认为更有资格荣膺年度人物的,是今年搅得各界政要如坐针毡的维基解密掌门人阿桑奇。
《时代》周刊用网络票选第十名的扎克伯格拉下票选第一的阿桑奇为年度人物,自有其道理。阿桑奇身上有太复杂的政治因素(美国政府恨之入骨)、太模糊的道德因素(涉嫌强奸被立案,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政治迫害的一部份)。相比之下,扎克伯格简直像《山楂树之恋》中的老三一样纯净,尽管关于他的非议同样不少。
维基解密在今年震撼了世人的神经,看过维基解密,许多人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国家大事和娱乐明星的八卦没什么不同,表面上光鲜荣耀,背地里一样的鸡零狗碎。电视上美国政府在陈述伊拉克战争的正义性,但维基解密的录像显示美军的直升机疯狂射杀平民;报纸上报道某国与伊朗交好,但维基解密的文件却披露,该国背地里在鼓动美国对伊朗动武;其它诸如某国领导身患不为人知的癫痫病,某国政要在海外存有来源不明的巨款。虚伪、背叛、掩饰、贪婪……反正平时新闻联播里看不到的国际新闻,都从维基解密上一一抖露出来。
在互联网时代,所谓隐私的界限就像玉龙雪山的雪线一样急速退缩,市井百姓兴高采烈地在网上暴晒自己的隐私,或者热火朝天地在网上暴露别人的隐私,互联网几乎成为一场隐私的狂欢。而维基解密的意义在于,它把这个时代流行的“扒隐私”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从扒民众的隐私发展到了扒国家的隐私。
阿桑奇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被问到一个问题:“你是否认为,这个世界上就不该有什么事情是保密的?”阿桑奇的回答是:“(只有)这些机密文件的来源应该保密。”在阿桑奇看来,没有什么能阻止他公布真相,哪怕是以国家机密的名义。对他的这一信念,无数人拥护支持,他们相信阳光之下才有正义。而一些国家政府却出离愤怒,以往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或者可以用国家利益充当遮羞布的政治利益,现在竟然被一个搞不清国界的网站任意公示。在民众面前,威严的国家突然被扯下了内裤, 世界怎么会变得这么疯狂?
但是在那些国家政府愤怒于自己在民众面前没有隐私的同时,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另一个问题:在国家面前民众有没有隐私?很多国家曾经笃信不应该有。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今年黑莓手机被四处驱逐,由于RIM公司的黑莓手机具有较强的安全设置,难以被监控,一大批国家堂而皇之勒令RIM公司向政府开放黑莓手机的加密信息,否则封杀。
在政府眼里,为了国家安全,民众是不该有隐私的;就像现在的民众眼里,为了公平正义,国家也是不该有隐私的。
《时代》周刊没有把年度人物授予阿桑奇,但它仍然指出,无论阿桑奇命运如何,他的行为和其引发的文化谁也无法阻止,阿桑奇已经制造了一台“谁也无法制止的机器”。是的,维基解密已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切就再也回不到从前。不管有多少国家政要暴跳如雷,他们要做好思想准备,窥探国家隐秘的网络文化已经发轫。
网络时代就是一个隐私狂欢的时代,每个人都觉得自己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掌握世界,其实世界也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掌握你。国家觉得监控民众隐私天经地义,而民众也觉得窥知国家隐私理所当然。所有的隐私都走向消退,所有过去不想被人知道的现在都必然被人知道。这究竟会让社会变得更好还是更坏?该不该有个界限?如果要有界限,由谁来划分,又由谁来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