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在全世界范围内,移动互联网的成功例子只有日本跟韩国值 得拿出来说。这样的情况持续近十年,全世界电信运营商没有不到日本韩国去学习的。但是从苹果几年前推出iPhone乃至现在谷歌Android 风潮,似乎即将终结此一历史,西方世界重新夺回世人关注的目光。
分析过往日韩的电信运营商为什么能够成功的领先移动互联网市场: 首先,大一统的手机规格,使得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商得以使用较低成本开发互联网应用,从而使得应用多元化。在日本,手机规格 是由电信运营商主导,规格制定完成后,交由各大品牌手机制造商生产。
手机制造商为何甘愿依电信运营商的规格做开发?因为电信运营商承诺将 这些手机全部买下,销售给自己的用户。电信运营商制定的规格包含硬体软件与应用等层次,只要手机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及网站经营者依 规格开发,最终提供给消费者的应用,其使用体验就能得到保证。
而使用体验,是移动互联网是否能成功的关键。简单来说,用习惯 了电脑上网的人,换成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会感觉很受限制。因此,打通了硬件软件与应用的用户介面规格是非常重要的。日本与 韩国的成功经验在于,由电信运营商出面领头做完了这个最关键的部分。
由于规格明确,开发互联网应用(在日韩大部分指的是手机网站) 的开发商就不必为了应付大量不同规格的手机规格而叫苦连天,因之应用的开发速度与产量都得到提升。移动互联网上的应用增多,对 消费用户吸引力更大因而更多人使用,从而使整个行业链向上提升。
围绕著用户体验的核心
这样的故事何以没有在全球其他国家或地区重演?主因是日本韩国的 电信运营商有一手主导手机规格的实力及意愿。在由西方世界所建构起 来的 GSM移动通信市场环境下,手机制造商已形成了多个品牌,各有 特色,电信运营商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意愿去集成不同品牌的手机规格。
举例来说,类似像诺基亚这样的强势手机品牌,就很难放弃自己的手 机规格主导权而迁就某家电信运营商的要求。更何况,论及手机制造的专业,到底是电信运营商强还是手机制造商强?(在日本是相反的,在 日本,一流的手机技术人员集中在电信运营商,比手机制造商还强)
电信运营商对于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介面到底有多在意,以及愿意投 入多少心力以及资金去研究,其次围绕著这样的核心去打通硬件,软体以及应用的规格,最后有决心跳入硬件销售的环节当中,把手机当 成自己的手机而不是手机制造商的手机来销售。
我们很容易看出来,除了韩国与日本以外,全世界没有其他的电信业 者愿意干上述的事情,或者干得不彻底不漂亮,就连全世界拥有用户数最多的中国移动都不见得能干成这个事。然而,消费者的需求是存 在的,最终,苹果一肩挑起了上述所有的事情,冒险一跳,成了。
「围绕著用户体验的核心,打通硬件软件与应用的规格」这件事情 是日韩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成功经验,在西方世界里却由苹果与谷歌等公司完成。前者涉入了手机终端销售的环节,后者则是 将规格开放给手机制造商。电信运营商,在这一轮大潮中被边缘化了。
掌握三大核心才是关键
许多人评价苹果iPhone成功的原因,说是因为他具有一个应用商城( App Store )能提供大量应用服务给消费者,从而带给消费者购买手 机硬件之外的附加价值。顺著这样的评价,很容易就得出一个实际上没什么用处的结论:建立并拥有应用商城的电信运营商就能保证其成功。
上述结论之所以肤浅的地方在于,电信运营商过去十年中想仿效日本韩 国的成功经验都没成,何以现在仿制一个苹果的应用商城这件事情就成了?更何况日韩电信运营商过往的成功经验与现在苹果iPhone成功的 核心经验十分相似?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全球最成功的应用商城只有苹果的应用商城。其 他的应用商城包含Google以及Nokia 的,商城上的应用数量以及使用 人数都小于苹果的。在中国,电信运营商自建的应用商城也没什么人使用,最后仅剩收费渠道的优势而已(下载应用可以从电信帐单扣费)。
在中国,许多人看好由谷歌Android 带来智能手机的山寨风潮,认为Android 开放特性加上山寨机厂商量产能力,全面爆发是指日可待 。问题是这样的爆发跟电信运营商有何关系?当然,电信运营商是能够多收一点上网通信费,除此之外其他事情与电信运营商再无瓜葛。
介面优秀的操作系统,软件数量众多的应用商城,能引发大量购买的 手机款式,这三者是关键。苹果把这三者做到了极致;谷歌决定把不擅长的手机设计制造交给制造商做;诺基亚看似三者具备,问题在于 其企业不具备互联网基因,只把自己当成一家SP在做移动互联网。
电信运营商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坚实广布的销售渠道,直接跟用户收费 的能力。若能妥善的运用上述能力,将「介面优秀的操作系统,软件数量众多的应用商城,能引发大量购买的手机款式」三大核心掌握, 才可能在这波大潮中掌握主导。否则,被边缘化的结果将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