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之后出生的一代人,无可避免的成为互联网一代。他们不再剪报查资料,而是到互联网上去搜索;他们多数人不再有通过中国邮政的笔友,更多的是QQ上的好友。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将是没有隐私的一代。
Tim O' Reilly在2004年召开第一次Web 2.0大会之后,Blog、视频分享、图片分享和SNS这些概念逐渐流行,相关网站也越来越多。毫无疑问,这些工具都是易用和好用的。所以,这一代人的父母,就是在用这些Web 2.0手段记录互联网一代的成长。这些记录事无巨细,包括他们的名字、小名、年龄和家庭成员的关系,他们的饮食习惯,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对他们的未来期待。
这些信息不仅是文字的,也有图片和视频。尽管这些互联网一代的网上信息并不是像名人一样有甚高的收视率,更多是亲友之间的一种快捷方便的分享,但是在好事者那里,通过这些信息定位到真实世界中的人完全不是一件难事。目前社会中目前存在普遍的警惕性和不信任感,如果在公众场合,有人被问及相关信息,肯定不会给提问者如此详细的回答。但是在互联网世界中,并没有这种警惕性存在。
这是事情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互联网一代在成长过程中,娱乐和教育的媒介将由他们父母一代的室外活动,改为依赖电子设备和互联网。于是他们也将接过父母一代的火炬,继续通过互联网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信息,尽管这时候他们将更多的通过SNS(具有一定的隐私控制功能),而不是更为公开的Blog,但是这种隐私屏障是薄弱的,遑论SNS运营商也会想尽办法破坏这些屏障,因为隐私会妨碍广告商赚钱。
难以预测互联网的一代的数字生活方式将会给这一代人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些案例,雇主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更充分的了解应聘者(有些信息可能是应聘者潜意识当中的),爱情追求者可以投其个人和家庭所好,反之应聘者也可以反侦察雇主的这些信息。
毕竟人是一切事件中最重要的元素,谁能够更多掌握这些关于人的信息,在竞争中将有额外的优势。所以,未来可能会有这样一种网络侦察职业,他们不需要像福尔摩斯一样拿着放大镜走来走去,他们也不需要使用费时费力,还有违法嫌疑的人肉搜索,他们只需要掌握高级别的网络使用技巧,就可以帮助委托人了解目标人的各种信息。
而这个职业应该只有在互联网一代成长之后才会发扬光大,因为只有这一代人,无论被动还是主动,都会提供大量的素材给这个信息社会。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谁能控制这些隐私,谁将拥有决定性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