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中移动强推手机阅读掌控移动互联网核心

  5月5日,中国移动在北京宣布手机阅读业务上市,并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出版集团、中国编辑学会、国家图书馆四家优异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奚国华副部长,新闻出版总署阎晓宏副署长,中国作协何建明副主席,中国移动李跃副总裁、李慧镝总裁助理,以及30多家出版社、终端厂商、知名作家等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发布会的主题也非常具有文学感觉

  据介绍,中国移动的手机阅读业务于2009年10月开始在浙江等八个省试商用,2010年1月开始在移动全网推广。经过4个月的时间,目前月访问用户已经突破1500万,业务推出以来累计访问用户已经超过3000万。


中国移动手机阅读的LOGO

  手机阅读业务分为两种业务形态,手机终端形态和移动电子书形态。其中,手机终端形态包括门户和客户端两种方式。

  目前,在WAP上,已经实现分用户群体适配,在客户端上,已经适配403款手机,覆盖全国手机用户1.8亿,在移动电子书上,3款已经上市,5款完成入库测试,很快将投放市场。

  中国移动在手机阅读业务上,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内容合作方式,已经入库图书超过6万册,引入出版图书和原创图书总计二级分类16种,三级分类34种,不仅仅包括简单的文章阅读,也包含了杂志、漫画等形式,覆盖行业综合榜单的200(外版书除外)的40%。值得注意的是,手机阅读业务借鉴了无线音乐的首发成功模式,尝试手机作品首发近60部。

  中国移动为此组织了从产品创作到最终用户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中国移动认为,手机阅读将构建全新的价值链,相对于传统出版价值链的作者——出版社——印刷——物流、仓储——批发商/零售商——用户而言,手机阅读的价值链具有规模化、扁平化、精准化、直面用户等特点,它的价值链只包含两个大的部分:内容提供商(包括作者和文学网站、出版社等内容组织者)和中国移动。除了中国移动具有的超过5亿的手机用户作为潜在用户群体以外,手机阅读还可以通过互动功能,让读者能够找到作者,作者能够发现读者,从而催生互动业务的其他形态。

  在整个链条上,手机阅读信息费收入的60%归中国移动,中移动负责业务平台建设、产品开发、内容整合、运营推广、网络建设、计费结算等工作。内容提供商负责组织、提供适用于手机阅读的内容,他们占总费收入的40%。

  据了解,中国移动目前已同作家出版集团、浙江出版集团、长江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盛大、新浪、中文在线等35家优秀CP开展合作,并在本次发布会上,中国移动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出版集团、中国编辑学会、国家图书馆四家优异合作伙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包括与中国作家协会合作推进作家新书首发及手机特色文学创作;与中国出版集团开展基于内容的深度合作;与中国编辑学会合作开展对传统文学的改编及推动手机阅读特色产品创作;与国家图书馆共同探索无线图书馆模式。

  中国移动在内容方面将通过“热书保底”等汇聚优秀图书,提高榜单覆盖率;重点打造全新的具有手机特色的“内容首发机制”,提前了解读者反应,由此减少传统内容出版的风险;同时尝试手机轻小说、长篇小说手机版、手机连载小说等创新形态。

  在手机阅读的终端方面,中移动强大的整合能力也显露无疑。除了单纯的手机阅读以外,中移动还将目前炙手可热的移动电子书作为重要的阅读终端,并将3G模块加入到电子书中,从而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上网浏览和下载电子书。

  目前已经整合了显示屏厂商、TD终端模块厂商、整机集成生产厂商、研发设计厂商、渠道分销厂商等20多家。


中国移动手机阅读移动电子书的终端产业链


中移动手机阅读电子书终端

 
中移动手机阅读电子书终端

  但是令广大用户有点担心的电子书的价格偏高,目前市场售价在2000-3000元之间。但是在活动现场一位中移动工作人员的话语打消了疑虑,他说,中移动有可能会采用预存话费赠送电子书终端的方式来推广手机阅读,如一位用户如果预存3000元话费,就可以拿到一部等价值的电子书终端,然后移动会每月返还一定的数额给用户。这部分话费不仅仅可以用来阅读电子书,也可以用来打电话和上网。算下来之后,大概每个月用户只要花费150元左右就可以免费拿到电子书了,这对于大中型城市的移动用户来讲,显然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价格。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