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H3C专访:中国的IPv6关键在过渡期

  【IT168专稿】在一年一度的IPv6峰会上,H3C产品和市场的相关负责人接受了我们记者的专访。在专访中,H3C的Marketing解决方案总监李颖和与网络安全产品线总工康亮表示:IPv6在中国的推广和部署有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也处于非常重要的时期。下面我们就一同来看一下,来自H3C对IPv6的解读。

  话题一:IPv4向IPv6的过渡还存在那些问题?

  记者: IPv6已经发展这么多年,不过很多产品真正到现网测试的时候,通过率还不是特别好,H3C在这方面的表现怎么样?目前业界对于IPv6设备层面是否还有性能和稳定性上的担忧?

  李颖和(H3C):现在IPv6已经具有了一个很好的认证准入机制,那就是IPv6 Ready认证测试。目前在业界,包括H3C在内的一些IPv6的一线厂商参加并且通过了这个测试。

  这个测试的目的正是保证IPv6商用的基本功能可用。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IPv6这种大规模商用,尤其运营商级别的,仅仅处于启动阶段,可借鉴的经验非常少。所以一些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可能会逐步暴露出来。因此,产品即使通过基本功能测试,实际应用有可能出现方案上的问题。这些问题要随着应用的深入而逐步的解决。

  除了参加通过IPv6Ready测试以外,H3C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说,我们的网络设备通过了国际标准的TOLLY测试,这个测试对产品品质要求是非常高的。

  康亮(H3C):H3C的IPv6产品已经参加了很多家运营商的测试,实际上,目前运营商大规模部署的演进计划,都还不是很清晰,都处在一个探索过程当中,因此,目前很多现网测试,都是一些比较基本的东西,比如说双栈、隧道或者IPv6基础安全等。因此,虽然大规模应用相关标准化尚未出现,在实际部署的时候,可能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随着应用的成熟,部署规模的变大,这些问题不会长时间存在。

  记者:路由器目前只有80%设备通过测试,这个数据是否低于了业界的预期?

  康亮:虽然路由器只有80%通过,但就所有厂商整体而言,这个结果也算正常。当然,厂家如果在IPv6有很多投入,结果自然会更好一些。例如H3C的全线产品已经通过认证测试,不仅路由和交换产品,无线产品和安全产品都已经通过了测试。

  记者:在并存期间似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IPv4的地址和IPv6的地址转换,有专家提出来说可以通过地址翻译实现,但是可能会带来成本上的增加。对于这种情况,H3C怎么看?

  李颖和:你说到地址转换是IPv4到IPv6转换的一项,也是重要的一个技术。说到成本,其实不应该单纯从某一个技术来衡量成本,整网解决方案的实现必然是综合成本。比如运营商要建一个IPv6网,当中一定会用到大量设备和技术,并不光是一个NAT技术就可以解决。目前业界提出很多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是把NAT、隧道和双栈这些技术融为一体,而不是用单纯一个技术来解决问题。H3C根据实践经验专门和运营商探讨了相关的部署模式。我们认为一个有优势的模式和解决方案需要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我们也会秉承这一原则,跟运营商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与合作,H3C会在未来展示一些优秀的方案。

  记者:您刚刚提到IPv4和IPv6他们之间的互通,可能用到很多技术,比如说像NAT技术和隧道技术。H3C比较倾向于使用哪种技术?

  康亮:这个问题要这样看,IPv6在技术选择上面,最大问题不是哪个技术最好,而是哪个技术最符合商业逻辑。商业才是最大的区分规则。目前来看技术上最好是双栈,但是他不符合商业规则,因为需要升级接入网、城域网等,成本上不太可能。但目前IPv4地址资源稀缺,没有地址,每年新增的用户上网怎么办?这种情况之下,运营商面临的第一大需求就是把IPv6引进来,所以,先建一个纯IPv6网,把以前IPv4用户通过IPv6网连接到IPv4网里面去,就是我们讲464方案。

  记者:IPv6和IPv4现在有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兼容,我想问一下这会不会影响IPv6在今后的一个大规模应用,对此H3C在未来的工作有一个什么样的策略性的考虑?

  李颖和:您这个问的很专业,IPv4和IPv6现在确实存在兼容性的问题,因为大家知道IPv6从标准制定上并没有兼容原来IPv4的标准,之所以这么制定也是有它的道理,因为IPv6作为新的标准协议有更高的效率和可扩展性,为未来网络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这也就不能更多的考虑和老的协议保持一致。从IPv4到IPv6,既然不兼容必然存在一个转换的过渡期,H3C现阶段关注的正是这个过渡期。IPv4和IPv6共存,到最终过渡到IPv6,这个过渡期内最关键的就是转换技术,从而实现两种协议共存,转换,过渡。我们认为这个过渡期应该是长期存在的。但是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讲,没有解决不了问题,虽然说两种标准不兼容,但是目前这些转换技术足够支撑我们项目的应用,这个在今后的商用项目当中,应该能够得到验证,我们相信这些问题都能够解决。

  记者:根据您提到,现在国内IPv6推广一个最大障碍就是资源上的欠缺,这种情况在国外也是这样吗?

  李颖和:国外也是分区域的,不同区域对IPv6目前进展情况并不一样。比如亚太目前对IPv6的态度更积极一些,包括日本、韩国、中国。但IPv6资源肯定是一个全球性的资源,而目前全球IPv6网络资源非常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话题二:我国的IPv6现状和前景如何?过渡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记者:如何看待今年国内IPv6的市场前景?

  康亮:现在各大运营商都在积极做试点应用,个人认为试点能搞好,就是一个突破,大规模部署还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不能期待一蹴而就。搞试点的目的就是对IPv6的演进模式、过渡、盈利模式等进行深度探究,所以我觉得今年还是一个探索年。

  记者:您认为IPv4到IPv6过渡,哪种模式更适合我们国情?

  李颖和:IPv4到IPv6,肯定是一个长期共存的过程。从技术角度讲,主要涉及转换技术,比如IPv4到IPv6的转换,还有IPv4私网地址的转换等。说到更适合中国国情的话,这个话题就比较大了,我们简单一点看,把系统分为三个层次,网络是一个层次,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还有一个就是数量最大的终端、用户这一层,包括PC等终端,需要使用IP地址;最后一个层次在终端之上,也就是我们说的业务系统,比如数据库软件,还有一些WEB服务等。现在IPv6的瓶颈在业务系统这一层上,因为可以支撑IPv6的业务系统非常少,现在支持IPv6大型网站非常少,我们了解只有Google等少数网站可以支持IPv6。如果业务系统资源问题不能解决,即使IPv6网络建好,上面没有流量也会影响到IPv6的进展。所以要推进IPv6的进程,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就是用国家政策来推动这个业务系统的向IPv6的演进,比如通过软件系统的准入入网等策略,使其尽快支持IPv6网络。这样,IPv6的推进进度就会大大的加快。

  记者:我觉得您说是一个产业链的问题,那么从设备商的角度来看,除了政府政策的支持外,你们需要哪些支撑,对于IPv6的推进,有没有自己做一些工作?

  李颖和:对于IPv6的工作,我们肯定是积极参与的。从产品技术角度,最核心就是标准,虽然说IPv6标准很多,但是由于还没有大规模商用,很多标准现在并不完善,出现过出了一个新的标准,就废除了原来制定的标准——这就需要更多厂商通过商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标准。这个是H3C积极参与的工作;第二,H3C是一个本土化的企业,而目前我们也看到IPv6是一个国家的战略,从这个角度出发,H3C会积极投到入中国IPv6建设事业中来。我们跟中国电信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合作,在解决方案、部署方案上我们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从产品开发角度,我们和中国很多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在内进行多个项目上的合作,把高校最新一些科研成果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应用到我们这个项目当中。我们现在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进行IPv4到IPv6过渡的实践。

  话题三:H3C目前在IPv6上取得了那些成绩?未来有何期待?

  记者:IPv6在H3C战略中占据了一个什么样的地位,H3C是从04、05年就有IPv6Ready的认证,这两年从销售量情况看有一个什么样的发展?

  李颖和:IPv6是我们一个战略方向,因为我们认为未来的网络部署一定绕不开这个问题,所以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近几年IPv6销售量并不大,占H3C公司的整个销售份额还是很小,当然这个“很小”和业界的比例是相匹配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做IPv6呢?大家可以看到,其实IPv6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因为很多现实情况摆在那里,必须要IPv6来解决。所以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政府,都将IPv6作为一个战略方向。我们可以预期在未来IPv6市场,尤其在建设期内这个市场会是一个加速发展的过程。

  记者:H3C同高校的合作一直很好,我想问一下我们和校园网下一步有哪些计划?

  李颖和:CERNET2这个网基本初具规模,今年是高校自筹项目,这个项目比较广,主要内容是在校园网业务开展,比如安全问题等。目前CERNET2上面的流量非常大,出口带宽经常占满,针对目前用户的带宽限制和带宽管理的需求已经提出来了,我们今年要做的工作,正是根据用户需求,根据我们校园网实际情况,帮助用户解决这些实际的问题,包括安全的问题,管理的问题,无线设备的部署问题等。这三个方向,是我们在校园网一个重点。

  康亮:实际上,校园网跟运营商不一样,运营商现在最迫切的需求是迁移,而校园网主要是高级特性和增值业务的引入,例如IPv6的计费等。从IPv4到IPv6,相关的认证都需要IPv6化。刚才讲的流量管理,相关流量分析协议都需要升级到IPv6版本。安全领域在IPv6环境之下,同样面临IPv4的问题。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并没有考虑第二层安全,以及一些IP层安全,而校园网又恰恰是面临IP攻击最严重的一个领域,怎么对IPv6地址认证,一些组播应用要考虑可控组播等,这些都是在IPv6环境之下的校园网特色研究。而运营商是需要尽量用标准化技术,来开展大型应用。反而是在校园网上,可以有一定前瞻性和研究性,所以很多新技术可以在上面用,例如互联互通、增值应用等等。

  记者: H3C在国内IPv6的份额有多少,有哪些城市学校的IPv6网络是由H3C建的?

  李颖和: CERNET2是去年H3C参与的项目,包括山东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大概90多所高校,都有H3C的IPv6应用和部署,在CERNET2这个项目当中,这个份额应该是第一位的。另外,在CERNET2以外,我们还参与和主导了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项目,比如奥运场馆照明当中采用的正是H3C的网络解决方案。

  话题四:IPv6是否存在杀手级应用?三网融合、物联网等对IPv6有何影响?

  记者:IPv4到IPv6的过渡期可能会是一个很长的时间,但是有没有可能在某一些领域,提前爆发出来一些“杀手级”的应用,来加快这个过渡进程?

  康亮:我觉得可能在LTE、IMS等领域可能爆发出对是IPv6的需求,而物联网现在还不太确定,因为它目前还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

  记者:三网融合对IPv6有什么影响?

  康亮:如果是三网的融合结论是搭建一张新网,那很可能一开始就要考虑使用IPv6进行部署。即使不进行全网络的新建,但是广电的网络新建还是可能会倾向于IPv6,因为IPv4的地址很稀少了,广电很可能建一个纯IPv6的承载网,这对IPv6是一个很好的推动。

  记者:从网络部署成本上看,IPv4和IPv6相比哪个有优势?

  李颖和:建设一张纯IPv6网络的话,应该说成本跟现在IPv4是一样的,但IPv4到IPv6的过渡期内成本会高一些,因为过渡期你要支持双栈,要增加大量辅助设备。但IPv6带来的IP地址的丰富性是IPv4不可比拟的,纯IPv6网减少了在IPv4网中大量的地址转换带来的成本。

  记者:为什么IETF没有让IPv6去兼容IPv4?

  李颖和:这个问题你应该去问IETF(笑)。我们也可以理解,IPv4发展到现在,目前看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在应用过程当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IPv6的一个初衷就是解决这些问题——除了IP地址资源数目的问题,还要解决效率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去兼容IPv4的话,原来IPv4存在的问题很可能IPv6也解决不了。所以IPv6不兼容IPv4,我认为是正确的选择,它是着眼于未来,即使不兼容IPv4,我们通过技术手段使它互联互通就足够了,我们相信将来一张纯IPv6网络远远胜于现在体验的网络,我们对IPv6还是持乐观态度,也充满信心。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