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西方应从谷歌事件读懂中国

  谷歌事件近日似乎显露出收尾的迹象,谷歌公司挑起来的这场风波已折腾了两个来月,西方一些人的感觉是中国“不愿让步”,而中国的感受正相反,是谷歌固执己见,西方舆论拒绝就此事反思并正确认识中国。

  据外电近日披露,谷歌和中国有关部门的谈判“日益陷入僵局”, 谷歌退出中国已“势成定局”。英国《金融时报》14日文章将原因归结于谷歌“不屈从于中国审查制度”,是中国政府对谷歌“公开挑战”。

  从这场风波的开场,西方一些媒体就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说话,不容分说地把责任推给了中方,认为中国政府在应对谷歌事件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强硬”。这样的情况在近期中西碰撞的一些问题中并不罕见,有关“中国人傲慢”的说法越来越多,连一些西方著名学者也产生了这样的印象。

  西方对中国的认识显然出了问题。他们沿用陈旧的逻辑,试图框住迅速发展的中国,并一直拒绝对这个认识框架进行反思。这样一来,中国变化的东西西方看不见,对中国一直在坚持的东西,西方反而会感觉“中国变了”。

  谷歌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社会环境在变,但中国对待外资的态度和政策并没有变。而谷歌对中国的现状和未来都产生了误判,导致其对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断不可能接受的要求。

  中国什么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什么时候变?怎么变?都要由中国人根据中国的实际来确定、来安排,从来不会以外国人的喜好而左右,更不会受制于国外的压力。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还是这样。

  不可否认,谷歌确实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也给中国网民带来了很多便利。谷歌也因此在中国市场上获得了不少好处。但谷歌忘记了一个基本常识:既然你要的是国民待遇,那就要像国民一样遵守必须遵守的法律,那就不应当去要中国改变中国根本无法改变的东西。

  对于那些觉得中国人变得更"傲慢"的人来说,他们应当更仔细地想一想,中国人究竟“傲慢”在什么地方?难道是过去不这么“傲慢”,现在才变得“傲慢”吗?如果不是,这顶“傲慢”的帽子又该戴给谁好呢?

  谷歌事件再次告诉我们,这么多年来,西方总有一些人不愿变换观察和认识中国的视角,不愿走下高高的"讲坛"。如果这些人能更多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理解中国,情况就会好得多。他们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动不动就觉得中国人变得更傲慢、更强硬了。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之间的交往不断加深,出现谷歌事件这样的事情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这样的碰撞应帮助西方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要减少类似的冲突,除了怪罪中国之外,西方是不是也要找找自己的问题所在。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