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计算机网络原理——前言

  笔者长期以来一直在关注网管从业人员的成长历程。经调查后发现,许多网管员尤其是刚入行的初级网管员,只注重实际操作,忽视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积累。其实,这样的学习思路并不可取。缺乏基础理论的支持,将难以充分理解和运用更深入的网络技术。最终对实际操作的掌握也只能是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无法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在实际的网络管理工作中,网管员面对的是复杂的网络环境,需要应付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疑难和故障。由于各企业的网络环境并不相同,不同网络中出现的问题也千差万别。即使采用相同的网络设备和操作系统,也会因为实际应用环境和配置的差异而引发故障现象与解决方案完全不同的问题。图书作者在编写各类网管类图书时,也只能依托于过往工作中积累的工作经验,然而个人的从业经历毕竟有限,必然无法将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对策收录于书中。正因如此,扎实地学习并领会基础理论知识,才是有志从事网管工作或有意提高实战技能的读者实现目标的必由之路,必须予以重视并投入精力。

  从业者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都会面对一个陌生而复杂的网络环境,正是由于无法事先对其进行了解和熟悉,所以只能凭借之前储备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即将到来的一个个未知任务。储备知识、技能的途径有很多,参考工具书进行自学是其中之一,在学校或培训机构进行系统学习也是其中之一。虽然各种途径的效率和效果有所差别,但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在实际工作中学以致用,高效而快捷地完成各项任务,让自己迅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网管员。尽管如此,如果在就职前的学习过程中,只片面强调对连接、配置等操作步骤的记忆,而完全忽视对网络原理与基础理论的掌握,在从事故障排除、网络组建和服务配置等具体工作时,就很难做到灵活自如地处理各种有可能遇到的问题。而对于已经掌握必备基础知识的网管员而言,在遇到相同问题时,就完全可以从工作原理开始分析,进而迅速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笔者经常在各种场合向学习者强调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上述原因。

  在读者认识到基础学习的重要性之后,本书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作为《网管第一课》系列图书中唯一一本理论性比较强的图书,本书的价值毋庸置疑。这门课是网管入门的必修课,是学习后续课程,甚至最终从事网络管理和网络工程设计工作的理论基础,读者必须认真对待。对于初涉网管职业的读者朋友而言,也许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理解书中的每个知识点和比较抽象的原理,还会由此产生阅读费力的感觉。其实,本书可当做工具书来用,只要做到对重要知识点的基本掌握,当需要深入了解时能迅速地从这本书或者其他资料中找到相应内容即可,让它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而不是应付考试的课本,才是图书价值的真正体现。

  本书主要以OSI七层结构为核心知识点进行介绍。全书共分为8章,第1章和第2章分别从宏观角度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局域网。该部分内容作为网管入门的第一步,非常重要。后面6章分别介绍了OSI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其中会话层与表示层合并在第7章介绍。这本书原本也可与《网管员必读-网络基础》一书一样,从实际应用角度来写。但是考虑到本书将作为正规学校、培训机构或学生自学的教材使用,打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最为重要,而不应完全偏重于实际应用。

  OSI标准虽然看似很简单,但是其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网络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目前所有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基础。每个学习计算机网络的人都是从OSI七层结构开始的。正因如此,市面上才会有如此众多采用类似介绍方式的图书,而且大多有数百页的篇幅。因此大家可能会问,这本书为何仅有不足300页的篇幅呢?其实这是在充分考虑了刚入行的网管朋友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和承受能力,以及学校、培训机构在教学过程中的现实需求后做出的慎重选择。虽然篇幅有限,但内容翔实,囊括了OSI七层结构标准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内容,是整个OSI标准的精华。在此基础上,如果还需要深入学习OSI标准理论技术,可以参阅《网络工程师必读-网络工程基础》与《网络工程师必读-接入网与交换网》两本图书。

  本书由王达主笔并统稿,参加编写、校对和排版的人员有:何艳辉、王珂、沈芝兰、马平、何江林、刘凤竹、卢京华、周志雄、洪武、高平复、周建辉、孔平、尚宝宏、姚学军、刘学、李翔、王娇、李敏、吴鹏飞等,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紧促,尽管我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书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错误,敬请各位批评指正,万分感谢!

  本系列图书的6个读者专用QQ群为:17201450、21566766、32354930、5208368、13836245和4789821,专用博客和技术圈子分别为:http://blog.51cto.com/blog.php?uid=55153http://group.51cto.com/lycb,另外飞思在线还提供在线知识问答平台:http://www.fecit. com.cn/qna,欢迎加入其中讨论各种网络技术问题,或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发表在技术圈子中,我们会及时给予解答。为便于教学,本书为授课教师开发了专用课件,课后习题的答案已收入课件中,请读者在飞思在线(http://www.fecit.com.cn)的"下载专区"进行下载并使用。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