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因特网方面存在一些真假难辩的“定论”。其中就有一种说法称:作为现有IP协议的IPv4伴随著因特网爆炸性膨胀,其地址资源将会枯竭。这也许是真的,也许只是IPv6促进派的一种宣传。
“可以肯定,IPv4地址到2005年将会枯竭”。这是Japan Internet Initiative(IIJ)公司的山本和彦在2001年12月3至4日召开的“Global IPv6 Summit in Japan 2001”的致辞中所讲到的山本是KAME项目的开发负责人,一位IPv6倡导者。
但是,IPv4地址枯竭的时间并没有办法如此精确地确定。“2005年”只是一个可能的时间。域名和地址管理组织--ICANN(因特网域名和地址分配公司)就曾经于2001年3月发表了枯竭时间的预测报告。分为不同的情况对地址消耗进行了探讨,并预测枯竭时间在2004年至2017年之间。
地址空间的构造
要想弄清楚IPv4地址何时枯竭,首先需要了解地址空间的构造(图1)。在1995年以前,IP地址被分别面向大型用户的A级、面向中型用户的B级和面向小型用户的C级,进行分配。尽管目前的分配已经不再使用等级,但是如果按照等级来分析,就更容易理解。
A级占IP地址空间的一半。前八位是网络编号,后24位即1,677万7,216个地址被分配给了单个用户。尽管准备了128个A级用户,但实际上得到A级地址的约40个用户。A级用户中美国的大型企业居多(图1右)。
其中,第58到128号A级地址,为了目前和将来的使用,由IP地址管理团体IANA(国际因特网地址分配委员会)及其下属组织ARIN(北美地区因特网地址注册机构)、RIPE NCC(欧洲地区因特网地址注册机构)和APNIC(亚太地区因特网地址注册机构)所拥有。
剩下的一半则属于B级和C级地址。B级是将16位用作网络编号的IP地址。每个B级用户所分配到的地址为2的16次方即6万5,536个。B级地址中的大部分已经分配给了全世界各地的用户[C级由于使用24位的网络编号,因此每个用户所能使用的地址数只有256个。这些地址空间已经被众多的企业和供应商瓜分。
美国的地址消耗没有增加
ARIN、RIPE NCC和APNIC已经分别公布了各自实际发行的IPv4地址(图2上)。把这些数字加起来,全世界总的IPv4地址消耗量在1999年和2000年分别约为4,800万个和8,458万个。笔者使用这些数字,对IPv4地址的枯竭时间进行了简单的估算(图2)。从图1来推算,2000年剩余的地址数约为10亿个,所设想的结果是如图2所示的三种预测方案。
根据估算的结果,消耗量最大的方案A仅需短短的3.2年时间,IPv4地址就将用尽。但是消耗进程最缓慢的方案C则约为20年时间,还算可以。
消耗量增加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永久性接入用户在全世界都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另一个是有几个因特网尚未普及的大国。其中就包括中国。据面向移动领域发送中文内容的JCD公司的徐志敏表示,到2005年中国的IP用户估计将达2亿人。如果向所有成员都分配全局地址的话,那么仅中国就要消耗剩余地址的1/5。
IPv6的地址空间也是有限的
当然,也无法否定今后地址消耗将不再增加的可能性。作为其最近的苗头,可以说是全球IT业的不景气。实际上,从负责景气衰退最严重的美国地址分配的ARIN来看,2000年月平均地址消耗约为286万6,000个。到了2001年1月至8月,月平均值仍就在287万1,000个上下,基本上没有进一步加大。即使方案C太过乐观,但也不必担心方案A。
IPv6强调拥有巨大的地址空间,但是APNIC的Paul Wilson则指出:“认为IPv6地址是无限的想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如果不加管理地、放任自流地消耗地址空间,那么所能分配的地址就会急剧减少。
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IPv6所能分配的地址数量约为42亿用户,每个用户各自拥有6万5,536个子网络。如果不够的话,就把其他的编号分配给前16位。
转载地址:http://www.voipchina.cn/technology/2004-03-21/367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