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计算机协议结构--协议的分层

IP电话业务是基于计算机网络通信发展而来的,计算机网络所采用的协议直接关系到网络的互通和传输性能,是网络标准化最重要的部分。目前网络协议中采用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分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著名的计算机网络开放式系统互连(OSI)七层协议结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 协议的分层 分层协议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都具有层次完全相同的协议,每一层有明确的功能分工。其中最高层负责装配和处理应用业务消息,直接和上面的应用系统接口,常称作应用层;最低层定义物理传输媒体,常称作物理层。每一层经处理和过滤后,将有效信息传递给上一层,称之为"提供服务",同时向下一层"请求服务",相邻层之间通过所谓的"层间原语"交换信息,实现服务的请求和提供。通常称上一层为下一层的服务用户,下一层为上一层的服务提供者。两个节点中编号相同的分层称之为对等层,节点间通信是由各对等层通信组成的。各层消息在物理上是通过其下层提供的连接传送的,描述第n层之间水平通信的规则称之为n层协议。各层协议完成各自的功能分工,并互相协同最终实现应用业务信息在两个节点之间的无差错传送。分层协议的最大优越性就在于它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所谓协议,它主要包含:消息类型和格式、编码,各种操作对应的消息收发顺序,收到消息后节点应采取的动作,相邻层之间的层间原语类型和参数。

   一个采用分层结构的协议体系,由各个分层的协议组成,称之为协议栈。各层协议消息的格式必须统一,层间原语格式可由开发厂商自行规定。

  各层协议的消息采用逐层封装的方法构成。每层消息由两部分组成:头部(Header)和数据体(Data)。其中,头部为改层协议实体加入的控制信息,如地址、序号、消息类型等,又称为开销,协议定义的就是如何解释和处理该层头部的一些规则。就七层中某一特定层而言,该层数据体就是由上层传下来的整个消息,每层协议对上层传下来的消息中的数据体和头部均不做处理,只是透明传递。整个协议栈的消息处理过程是:应用层将原始用户数据装配成应用层消息往下传递,每经一层加一个该层的头部,最后将原始用户数据传递到应用层。通常,第2层(数据链路层)消息除了头部外,还有一个尾部,供差错检测用。

  在协议术语中,消息的数据体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DU),加上头部后成为协议数据单元(PDU)。在不同的协议栈和不同的协议层中,协议消息可有不同的名称。

 

转载地址:http://www.voipchina.cn/technology/2004-03-22/36794.shtml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