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就是通过终端与网络,使身处异地的与会者可以就同一议题参与讨论,相互之间不仅可以听到发言者声音而且还可以看到发言者的图像及背景,同时还可以交流有关该议题的数据、文字、图表等信息,因而与会者可获得比电话会议丰富得多的各种信息,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集计算机的交互性、网络的分布性和多媒体信息的同步性为一体的多媒体会议电视系统突破了计算机、通信、电视等传统的界限,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交互服务。
视频会议提供位于不同地点的多个用户之间的实时通信,内容包括带有与会者图像信息的高质量话音以及其它媒体信息。当会议包括两个以上的终端时,通常需要一个多点控制单元(MCU)。所有终端都接到一个MCU上,MCU负责对每个用户发送的信号进行选择或进行适当的混合,同时对信令和可选信道进行控制和管理。视频会议的典型应用包括远程各与会者之间的会议、编写文件、展示物品(如某种新产品)、评论及合同谈判(可能需要双方回避私下讨论或邀请专家提出建议)、远程教学和训练、远程医疗以及远程物品拍卖等。与传统话音业务的单一性要求不同,视频会议对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对集成性、交互性、同步等特性的支持。软交换设备作为下一代网络中的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和视频业务呼叫、控制、业务提供的核心设备之一,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软交换不仅能够继承传统语音业务,而且能够很好地支持IP视频会议。
软交换要求把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生成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把控制和业务提供分开。软交换提供了在包交换网中与电路交换相同的功能,因此,软交换也称为呼叫代理或呼叫服务器。
软交换是与业务无关的,它是在基于IP的网络上提供电信业务的技术。在电路交换网中,呼叫控制、业务提供以及交换矩阵均集中在一个系统中;而软交换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业务、控制与传送、接入分开,各实体间通过标准协议进行连接和通信,能够更灵活地提供业务,即软交换是基于软件的分布式交换/控制平台,它将呼叫控制功能从网关中分离出来,从而可以方便地在网上引入多种业务。
一、 IP视频会议简介
1、IP视频会议的标准
为了解决不同厂商产品之间的互通问题,建立起全球统一的视频会议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的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自1990年以来制订发布了一系列有关视频会议的标准,从而形成了一套有关视频会议的完整标准体系。目前,视频会议系统的建立可以依据ITU-T的两大框架建议H.323和H.320来进行。
1990年推出的H.320标准是第一代视频会议标准,主要适用于窄带ISDN(N-ISDN)网及非拨号专用网,集中定义了ISDN上的视频会议以及速率为56kbps~2Mbps的视频会议,也是现今发展最为成熟的技术和系统。
1996年推出的H.323定义了在LAN、Intranet以及Internet上的视频会议框架性建议。它使符合标准的不同厂商的系统,可以在LAN上进行相互通信,是视频会议发展的新方向。H.323定义了在LAN上进行视频通信的设备、规程和协议。H.323使用与Internet协议兼容的IETF RTP/RTCP标准,并计划使用各种分组交换网(PSN)协议,包括TCP/IP和Novell SPX/IPX协议。H.323协议就是IP视频会议的标准。
在初期,由于IP协议不是很普遍,基于ISDN线路,符合H.320协议的产品占主要比例,随着几年IP协议的普遍应用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对于宽带网络的预见,符合H.323协议的产品自2000年开始,在整体市场中占有的比例急剧上升。随着IP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改善、国际标准的制订,IP视频业务的应用范围必定会逐渐扩大,基于H.323平台的应用将日益广泛。
H.323标准涵盖了包交换网络上的音频、视频、数据通信,解决了点对点以及多点视频会议中诸如呼叫与会话控制、多媒体与带宽控制等问题。H.323引用T.120协议来处理数据交换。
在H.323建议中,采用的图像编解码格式有H.261、H.263、H263+。H.263以及H.263+能够对图像提供更大的压缩速率,能够在低码率下提供比H.261更好的图像质量,因而更适合IP网络应用。
音频编码格式必须兼容G.711语音编码,另外也可以选择使用G.722、G.723.1,G.728,G.729或MPEG-1的语音编码标准。
基于IP网络的电视会议系统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因为分组交换不保障有序性和固定延时,因而不能保证有固定的延时和带宽。为了较好解决实时通信的业务质量,采用了UDP/IP、RTP、RTCP以及RSVP等协议。
H.323具有以下主要优点。H.323协议被设计成运行在通用的网络体系结构之上,具有网络独立性。H.323协议提供了网络带宽管理功能,能够对网络中并发的H.323连接数和H.323应用可获得的带宽总量进行限制。H.323提供了连接基于电路交换或ISDN的视频会议的手段。H.323支持多点会议和多点会议广播(multicast)功能。H.323实现了不同厂商的多媒体产品和应用的互操作等
2.IP视频会议系统与传统的视频会议系统的比较
以前传统的视频会议系统是基于专线的H.320协议,需要固定路由及QoS保证的视频会议系统。主要采用ISDN或E1接入。虽然图像,声音的质量比较理想,但用户端设备及MCU(多点控制单元)的价格比较昂贵,小型企业和个人用户不可能接受。
由于H.320协议与H.323协议(IP视频会议系统协议)在视频,音频上的压缩协议基本相同,所以,在相同带宽情况下,H.323视频会议(IP视频会议系统)与H.320视频会议质量基本相同。
对于以ISDN接入的桌面型H.320视频会议来说,用户终端需要和固定的ISDN专线绑扎,不能移动,另外,如果召开一个跨省市的会议时,用户还需缴纳长途费,这不仅给用户带来了不便,还增加了用户负担。而H.323视频会议系统(IP视频会议系统)则不存在上述问题,因为,对于因特网用户来说,不存在长途费用的问题,并且,只要H.323视频会议用户的微机上安装了客户端软件、压缩卡及摄像头,并登陆因特网,成功向Gatekeeper(关守)注册后,就可以通过MCU(多点控制单元)随时随地召开会议,非常灵活、方便。一方面为用户节省了大量投资成本与维护成本,大大提高了企业的信息沟通效率;另一方面也为运营商吸引用户,拓展了新的增值业务。
在初期,由于IP协议不是很普遍,基于ISDN线路,符合H.320协议的产品占主要比例,随着几年IP协议的普遍应用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对于宽带网络的预见,符合H.323协议的产品自2000年开始,在整体市场中占有的比例急剧上升。估计在2003年,基于H.323协议的产品的销售额会超过H.320产品。
3.IP视频会议系统的组成
根据H.323建议,IP视频会议系统由会议终端(Termial)、网关(gateway)、网闸(gatekeeper)、IP网络以及多点控制器 (MCU)组成。
终端是提供单向或双向实时通信的客户端。所有终端支持语音通信,可选支持视频和数据通信。
网关用于实现与非H.323终端的连接。
网闸执行保护数据网络完整性的功能,主要包括地址转换、访问控制和带宽管理等。
高速IP网络:随着家庭用户对Internet的需求增加以及对于信息交流的更高要求,高速IP网络将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通过重新铺设5类线,用户可以获得10M甚至100M的接入带宽,可以充分支持会议电视业务。利用VLAN交换机代替集线器、支持IGMP路由器、通过帧中继和ATM网络传输图像、保证带宽等措施可以较好地保证会议电视的传输质量。
多点控制器用于支持三点或多点之间的网络会议,由必要的多点控制器(MC)和零个或多个多点处理器(MP)组成。MC确定所有终端的音视频处理能力并控制会议资源。MP混合、交换和处理音频、视频和数据流。
多点会议分为集中式、分散式和混合式多点会议三种模式。
集中式多点会议必须配备MCU。所有的终端以点对点的方式向MCU发送音频、视频、数据和控制流。MC集中管理会议。MP进行音频混、视频混合和数据分发,并回送参加会议的各终端。集中式多点会议允许所有来自不同厂商的H.323终端加入会议。
分散式多点会议使用了Multicast技术。参加会议的H.323终端将音频、视频流广播给其他参与会议的终端,控制信息则以点对点方式发送给MC。接受终端负责处理接收的音频、视频流。分散式多点会议对网络资源的占用低,并能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它要求网络的配置支持网络广播。
混合式多点会议综合了集中式多点会议和分散式多点会议的特点。参加会议的H.323终端将音频、视频流选择其中之一以点对点方式发送给MC,剩下的以广播方式发送给所有的H.323终端。
通过MCU可以将集中式多点会议和混合式多点会议连接起来,可实现更大的灵活性。
此外,H.323还定义了"松散联系"会议用于支持大规模的会议。在该模式下,参会者被分为主动参与者和被动参与者,主动参与者又分为永久成员和临时成员。被动参与者仅能观看会议。通过临时成员与被动参与者的角色转换,允许更多的参与者发表意见。
二、软交换技术简介
1.软交换的网络结构及实现
软交换控制器(Softswitch)是软交换体系中的控制核心,它独立于底层承载协议,主要完成呼叫控制、媒体网关接入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网络能够提供的业务,并向业务支撑环境提供底层网络能力的访问接口。应用服务器是软交换体系中业务支撑环境的主体,是业务提供、开发和管理的核心。软交换网络体系如图1所示
软交换网络从功能上可以分为业务平面、控制平面、传输平面和接入平面。
软交换技术及其在IP视频会议中的应用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