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布线心得纪要

   【IT168 资讯】布线就是布置线缆、安放线缆。在建设智能楼宇时需要先将光缆、双绞线等信号线接入到每间房里方便使用,因此在布置线缆时是不能随随便便的,如同大厦的地基,在网络建设初期,布线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将布线工作做好,才能为网络的正常运转打好“基础”。

    在实际布线工作中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此规律不仅是结构化布线所要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还有许多在工程中摸索的经验和教训。综合布线作为已经成熟的行业,在经历大量实践的基础上积累了许多实用经验。布线过程管理混乱、工艺落后、技术陈旧,都会给施工单位本身带来工程质量、成本和进度上的不足。借鉴和利用先进的施工经验是企业取得效益和立足市场的必由之路。以下介绍的相关经验及意见,可与同行交流。

    (一) 综合布线施工前准备

    尽可能地找合作过,可靠的施工队穿线,工头要头脑清楚,有责任感。对于初次合作的施工队,要派人紧盯。根据实际情况列出用人计划,凭用人计划向经理申请准备给穿线施工队的酬金。根据管槽完工时间和后续布线系统安装和装修封顶的时间要求,列出穿线进度计划和保证质量的方法。

    穿线前要严格进行穿线检查,具体要求参见相应的管槽检查要求,严重影响穿线质量和进度的管槽质量问题包括:管槽规格小;接口处有毛刺;埋地安装管槽阻塞、有水等;埋地管槽穿线前必须全面试穿。需准备的文档包有:布线系统系统图;布线系统平面图;穿线技术要求和空白穿线报告。

    穿线交底的对象是穿线的承包人和工头,交底的核心内容是要使穿线者理解质量要求,过程如下:首先讲解系统图、平面图,讲解穿线质量要求,其次探讨工序,谈穿线检查,谈穿线报告,最后谈报酬数额,付酬方式及探讨合同、签署合同。

    (二) 综合布线实施

    先进行穿线组织策划,要组织好穿线关键在于工头,工头应:理解布线系统总体结构,不要穿错路线。能明确区分要敷设的各种电缆,不要用错电缆。熟悉电缆要经过的管路。有丰富的穿线经验,懂得预防典型的影响穿线质量和进度的问题。理解并牢记我们对于综合布线系统电缆敷设的特殊要求。思路清晰,把信息点分组,一组一组地敷设,不多穿,不漏穿。每组应不超过20个信息点,否则同时穿放的电缆量大,穿放费力容易导致电缆损伤,也容易缠绕、打结,非常影响进度。忠实严谨地做标号,并记录长度刻度。严格地组织测试,用万用表逐条电缆测通断。

    穿线应按工序工序要求进行。管槽检查,钢管加护口,埋地钢管试穿。对所有参与穿线的人员讲解布线系统结构、穿线过程、质量要点和注意保护电缆。策划分组,一组一组地穿放电缆,对于其中一组,选择穿线起点。电缆运至起点,标号,记配线架端刻度,把此一组穿至配线架,按要求留余长。度量起点到插座端长度,截断,标号,记插座端刻度。插座端盘绕在插座盒内。对每根电缆进行通断测试,补穿,修改标号错误。最后整理穿线报告,扣线槽盖。

    所有的钢管口都要安放塑料护口。穿线人员应携带护口,穿线时随时安放。电缆在计算机出线盒外余长30cm,余线应仔细缠绕好收在出线盒内。

    在配线箱处从配线柜入口算起余长为配线柜的(长+宽+深)。余线应按分组表分组,从线槽出口捋直绑扎好,绑扎点间距不大于50cm。不可用铁丝或硬电源线绑扎。50芯电缆转弯半径应不小于162mm。垂直电缆通过过渡箱转入垂直钢管往下一层走时要在过渡箱中要绑扎悬挂,避免电缆重量全压在弯角的里侧电缆上,这样会影响电缆的传输特性。在垂直线槽中的电缆要每米绑扎悬挂一次。线槽内布放电缆应平直,无缠绕,无长短不一。如果线槽开口朝侧面,电缆要每隔1米绑扎固定一次。电缆按照计算机平面图标号,每个标号对应一条4对芯线,对应的房间和插座位置不能弄错。两端的标号位置距末端25厘米,贴浅色塑料胶带,上面用油性笔写标号或贴纸质号签再缠透明胶带。此外在配线架端从末端到配线柜入口每隔1米用要在电缆皮上用油性笔写标号。按3%的比例穿备用线,备用线放在主干线槽内,每层至少1根备用线。穿线完成后,所有的4对芯电缆应全面进行通断测试。测试方法:把两端电缆的芯全部剥开,露出铜芯。在一端把数字万用表拨到通断测试档,两表笔稳定地接到一对电缆芯上;在另一端把这对电缆芯一下一下短暂地接触。如果持表端能听到断续的就OK,每根电缆的4对芯都要测。

    这样测试能发现的问题是断线、断路和标号错。

    穿钢管时钢管两端要加护套,所有电缆经过的管槽连接处都要处理光滑,不能有任何毛刺,以免损伤电缆。拽线时每根线拉力应不超过11公斤,多根线拉力最大不超过40公斤,以免拉伸电缆导体。本系统使用的电缆是高速计算机网络电缆,价格昂贵,裕量很少。电缆一旦外皮损伤以至芯线外露或有其他严重损伤,损伤的电缆段应抛弃,不得接续,接续的电缆无法满足信号传输要求。整个工程中电缆的贮存、穿线放线都要耐心细致,避免电缆受到任何挤压、碾、砸、钳、割或过力拉伸。布线时既要满足所需的余长,又要尽量节省,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浪费。布线期间,电缆拉出电缆箱后尚未布放到位时如果要暂停施工,应将电缆仔细缠绕收起,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散置在施工现场。

    穿线完成后我方的施工负责人要对施工方的工作进行如下检查:检查穿线报告,包括长度刻度表,和测试结果。有了完整的《穿线报告》才能给穿线者付酬。现场检查电缆主干、分组绑扎情况、抽查标号、刻度,抽测通断。 检查完成后,交经理审核。

    如果穿线不能实现基本技术要求会严重影响后期安装的进度和质量。对下述基本要求要高度重视:标号要清晰、正确,贴牢固。配线架端余线长度要一致,符合要求,过多的余线要剪掉。按要求分组、捋直,从主干线槽的出口开始就绑扎好。记录好每条线两端的长度刻度,并严格进行测试。

    在特殊场合,对布线也有特殊要求。旧楼穿线宜采用明装塑料线槽进行布线,这种塑料线槽不容易损伤电缆,所以电缆损伤性问题一般不会出现。这种环境下穿线比较典型的问题是:线槽中线没捋直,扣不上盖。电缆管路采用埋地安装管槽的情况,管槽阻塞是最主要的问题,穿线前应全面试穿,否则必将被长时间的穿线过程拖跨。施工责任的处理上应尽可能地谁埋管,谁穿线。吊顶上穿线需要架梯子作业,劳动强度较大,但如果管槽敷设都符合要求,应较顺利。应注意的问题是不要一次穿太多(少于20根),一次穿40根比穿两次20根要费时,容易乱。

    在穿线结束应编制穿线报告。穿线报告应至少包括如下内容:报告填写人:报告日期: 年 月 日;穿线工头; 参与穿线人数;现场存放的总电缆量。实际电缆用量 = 米(电缆两端刻度差的总和)。

    (三)系统测试

    美国通信工业协会TIA早在2002年6月就正式通过了6类布线标准(TIA/EIA-568B.2-1),该标准也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标准规定6类布线系统必须向下兼容3类、5类、超5类布线产品,同时必须满足混合使用的要求。在标准通过3年有余的今天,正是6类布线系统迎来普及应用的时候。目前非常多的新项目正用6类布线系统来取代5类和超5类。让我们简单重新了解一下6类布线系统的几个特性。

    6类与5类的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改善了在串扰和回波损耗方面的性能,这对于新型的高速网络应用是非常重要的。6类性能的测试频率为1MHz~250MHz,在200MHz时综合衰减串扰比(PSACR)应该有较大的余量,它提供2倍于超5类的带宽。为了确保整个系统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标准中还同时对线缆和连接件的匹配提出了建议。对于6类系统测试应请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要完整的6类系统。真正的6类系统应该在接插件、线缆到链路和信道等方面全部满足6类的性能要求,其中包括模块、配线架、跳线和线缆等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厂商能提供成熟的全线6类产品供用户选择,能够适合用户任何安装方法和配置要求。

    其次,要全面的测试数据。厂商应提供6类产品及系统在250MHz带宽内全面的测试数据,并经得起与6类ISO/TIA标准要求的参数和指标进行一一对比。某些特征频点的测试结果不能代表完整测试带宽的性能。厂商还应提供一些国内外第三方和官方机构的测试结果,并且,这一测试应该是在最坏情况下的测试,即提交系统测试报告中所采用的必须是TIA/ISO标准中定义的最坏情况模型(3连接点90m链路或4连接点100m信道)。如果可能,最好要要求使用现场测试仪按照最新国际标准对厂商提交的链路或信道进行现场测试,看是否满足6类产品的指标。

    再有,要专业的人员。6类系统的安装比5类复杂一些,安装质量的高低对性能的影响又很大,所以用户最好要求经过专门针对6类布线系统安装培训的工程实施技术人员来安装,这一点在项目中最好应该明确提出。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