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手机二维码 缔造下一个杀手级增值业务

  【IT168专稿】二维码的出现已有20 多年,起初用于某些特种行业,而手机二维码是二维码与移动通讯终端运用的产物,属于与手机相结合的产业链,它的发展前景与3G紧密结合,如果在一两年内普及,将成为继短信以后的下一个杀手级增值业务。

  1.手机二维码的标准与市场

  二维码技术最早在美国诞生,但在移动领域应用最多的是日韩和台湾地区。目前全球一、二维码超过250 种,其中常见的有20 余种。而目前国内二维码产品大多源自于国外的技术,如美国PDF417码和日本的QR码,应用最为广泛的码字为QR(Data Matrix)码和DM(Quick Response code)码,它们的比较如表1所示。

  国内来说,信息产业部规定了三个可遵循的手机二维码标准:DM 和QR 标准属国际标准,只有清华紫光的二维码标准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成果。其中QR码在国际主流技术标准上推出了中文汉字的编解码方式,得到中国移动的认可。QR码容量密度为16KB,一般信息量达到2KB以上,可以放1817个汉字、7089个数字或4200英文字母。在汉字信息处理上,QR码比其他二维码的效率高20%。相对于QR码,DM码信息容量小、应用简单,在汉字的应用种类也比较少。

  可以根据商业模型和应用特点进行选择,如主推封闭运营的商业应用可采用DM码,若推广个人应用可使用QR码。

  表1  QR和DM码的比较

  以下是手机二维码在全球市场的应用概况:

  (1)日本:QR码

  QR码最初由夏浦等日系厂商共同制定,为了方便手机上网而开发。目前日本市场上已有很成熟的QR手机二维码市场应用,QR条形码在日本得到相当规模的应用,日本的海报、游览手册、传单、折扣券、电子票证,甚至连树上都贴着二维码,成为日本手机用户登陆网站以及获得广告商品信息的非常便捷的方式。如图1所示,NTT Docomo推出的手机中将有超过90%具有QR编码识别功能。

  图1 日本手机二维码的市场占有率

  (2)韩国:DM码

  在韩国,DM码则大行其道,最近用户突破了千万,也被证明是成功的模式。韩国的铃声下载和游戏已成最热门DM读码服务,许多的游戏厂商和内容提供商,每天都会在报纸上刊出不同服务的二维条码,让消费者更快去找到使用的内容。

  日韩手机二维码的普及是有特定背景的。在这两国市场上,都是运营商主导制,甚至用户交话费运营商就有可能赠送部手机,运营商主推二维码很快就能形成气候。

  表2 手机二维码全球发展概况

  (3)欧洲:DM码

  在欧洲,DM码已在德国、乌克兰、奥地利、瑞士、意大利等国家应用,尤其是在销售足球赛门票时广泛使用手机购买的电子票。而英国也计划在2010年推出手机二维码登机牌,乘客不需要机票和登机牌,只需要用手机上的登机二维码扫描即可。

  (4)中国:QR和DM码并行

  中国目前用手机浏览WAP网页的用户还很少,手机上网多按照信息流量来收费,通信费都比较昂贵。但中国手机二维码用户量在未来几年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如图2所示,2007年预计将有超过700万用户,到2010年有望达到2.7亿人。

  图2 中国手机二维码用户数预测

  目前中国移动采用的是矩阵式的QR和DM码,继2006年8月初DM码识别系统正式开通后,中国移动针对个人服务的另一种手机二维条码QR码也已测试完毕。中国移动的DM码和QR码两种分别与银河传媒和意锐新创公司展开了合作,推广两种码制在各方面的运用。

  目前在中国移动的二维码业务中,DM码和QR码同时存在,这也说明了中国移动并不想冒险马上做出决定,所以两种码在中国目前来看都有机会。但与此同时,国内对DM条码的使用处于未经授权状态,一旦专利权利人发起侵权诉讼,将给整个产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所以QR码在这一方面更占优势。 

  2.手机二维码的业务与应用

  手机二维码有两种典型业务:

  (1)识读。识读就是借助二维码生成软件和手机应用软件,用手机对准条码,直接读出码上信息。

  (2)被读。被读是指,推广公司会发一条含二维码的短信或彩信到手机上,拿商场或检票口的识读装置扫描,就可以得到优惠或门票确认。

  手机二维码的典型应用有:

  (1)电子商务,主要包括电子支付回执、电子票务、电子折扣等。

  其中,电子回执的主要推动力量来自中国移动,自从短消息业务之后,中国移动一直希望找到下一个增值业务的杀手级应用,因此对电子回执业务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如图3所示,电子回执目前完整的产业链包括技术提供商、中国移动、中国银联、票务和用户。电子回执将手机作为支付工具,将信用卡作为支付平台,使得消费者在获得发送到手机的电子支付回执凭条后,可凭此领取所购买的物品或享受折扣、售后服务、VIP服务等。

  图3 电子回执的应用

  而电子票务的实现方式结合售票单位的网站、售票信息发布平台共同完成。首先消费者有购票的需求,查找相关的票务信息,接触到票务信息后,根据相关信息发短信至售票系统,按提示进行手机支付。支付完成后,售票系统会把电子票以二维码的形式发送到购票者手机中,完成购票流程。

  (2)防伪功能。通过手机电子二维码识别验证可享受专项服务的证据,具有客户惟一性。利用安装了二维码阅读引擎的手机,即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二维条码具有多重防伪特性,它可以采用密码防伪、软件加密及利用所包含的信息如指纹、照片等进行防伪,因此具有极强的保密防伪性能。

  3.手机二维码的安全与管制

  (1)安全性

  从技术角度来看,手机二维码如果用于一般的商业用途,基本上不会出现安全隐患。唯一需要防范的是,某些造假者具有生成二维码的能力。对于掌握各种二维码的生成源程序的厂家来说,可以在生成手机条码的过成中采用二维条码内部的加密,保证二维条码具有防止伪造的充分可靠性。另外,为进一步保证手机条码使用的安全性,可以在第一次显示二维条形码时,将手机ID发送至指定服务商。之后每次使用时,再将这一数据与手机的ID相对照,不管相符与否,均可由系统发回一个确认短信,以此判断欲入否非法持有该"二维码"。

  这样,无论手机持有者是利用短信转发的功能还是其他的方式去复制,都无法改变二维条码中的特征信息。

  (2)管制

  从整体上来看,韩日的手机二维码市场都存在不足。在日本,手机二维码码的运营模式是全开放式的,二维码扫描是手机上的一项功能,而不是运营商提供的一种服务。二维码的技术商将解码软件提供给运营商后,按手机的装机量收取版权费,运营商则将软件的解码完全公开,用户可以进行任意编码。日本由于编码完全开放,无法形成有效的产业链,使得整个手机条码市场的价值没有真正得以发掘。而韩国,由于二维码专利权益是推动这个市场的主要动力,造成了各电信巨头都开发自己的码制,竞争也趋于恶性,市场的大规模推广困难重重。

  在中国,手机二维码业务可以借鉴日韩两国二维码业务的成功经验,但不能完全采用日本的开放模式,而应采用有效过滤的管理模式。因为如果手机链接的内容是黄色网站、政治性网站或虚假信息,势必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