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期待即时通讯像电话机一样

  2006年末的台湾地震震断了海底光缆,导致世界“断裂”。 也让IM(即时通讯软件)之间不能互联互通问题再度显现出来。早在2005年,网民对即时通讯软件互联互通的声音已经日趋高涨,根据市场调研机构艾瑞咨询针对国内用户的一项调查表明,网民对IM工具最不满意的因素就是即时通讯软件之间不能实现互联互通,这一比例占到了47.9%,与此同时,高达71.43%的用户希望不同的即时通讯软件之间能够实现兼容。

  业内人士分析,即时通讯本为沟通而生,但现在不同软件之间却无法互联互通,违背了沟通的初衷,使得网民只能在各种不同的即时通讯软件中切换,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通讯需求,这大大地阻碍了即时通讯工具的发展,是人为的“世界断裂”。

  虽然符合众多网民的愿望,但是IM的互联互通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进展。去年7月,雅虎公司和微软公司联合宣布MSN用户和雅虎通的用户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可到如今也仅仅只是文字上的互联互通,至于文件传输、视频、语音等仍是空白。早在2004年,网易泡泡与微软MSN互联互通,但也只是单方面的。

  互联互通步履维艰,主要是因为其中所牵扯到的利益关系,这点可由“互联互通第一案”的掌中无限反诉腾讯“垄断及不正当市场竞争”一案窥见。作为拥有5.49亿注册账户的腾讯,其IM领域领头羊的地位目前还无人能撼动,由于所占份额巨大,用户“黏附性”很高,腾讯CEO马化腾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即时通讯从来不是独立的商业模型,拿到人气后,必须开发各种增值服务才能落地。”如果实现互联互通,导致用户流失,则其门户、游戏、电子商务都将受到影响。实现互联互通从技术上来说,必然要开放自己的程序源代码,以及通讯协议,这意味着原有的核心竞争优势不复存在。

  不过,在此案中,腾讯表示“从来不反对互联互通”。去年12月28日,腾讯与中国移动就移动梦网上的聊天交友服务达成合作,中国移动飞信用户将与腾讯移动QQ实现互联互通。

  而除了中国移动推出基于移动通讯的“飞信”外,其他电信运营商也有所动作。中国联通推出“超信”,中国电信也传其名为“个人传媒”的小灵通即时通讯软件即将面世。较早的,中国卫通与广州易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群英会”就已步入市场。

  电信运营商介入IM领域,有业内人士表示,此举主要是为了应对3G时代的到来,缝合无线互联网与有线互联网之间的空隙,掌握增值业务。其对IM市场所带来的影响,从腾讯与中国移动的合作就可窥见一斑。

  跨网运营被称为第四代即时通讯,可以实现互联网、手机移动网、固定电话网之间的跨网文本、语音、视频通信等应用。以“群英会”为例,其可以通过PC端,手机,固定电话中的任何一个终端作为发起端,与互联网、移动电话网和固定电话网的对象进行跨网文本或语音通话。

  业内人士认为,第四代即时通讯的跨网优势将引起2007年即时通讯市场的连锁反应,最终推动全面互联互通。

  未来,IM可能会像电话机一样,不会因为牌子不同而无法沟通。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