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SP生存调查分析报告

  【IT168 专稿】中国的移动增值市场近些年出现了井喷似的发展,从而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孕育了一个庞大的增值业务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在一个新经济领域开始起步的时候,先进入者往往需要较少的成本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确实是,中国移动运营商在发展数据业务初始阶段采取的放水养鱼的自由模式,让许多增值业务的"先驱"尝到了极大的甜头。2004年的时候,在火车上邂逅的一位SP的老板曾说,我不需要所谓的业务创新,我也不需要所谓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只要能网罗到20万用户,我就可以赚的盆满钵溢。

  然而,这种粗放式、松散的产业链模式也给了很多不法之徒钻空子的机会。随之而来的就是用户大量的投诉,信息产业部和移动运营商联合开始了对SP的整顿,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控制一月比一月严格。特别是中国移动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内容传输通道的提供商角色,明确提出了在传递内容以外,还要集成内容、销售内容、管理内容等增值业务产业发展的新商业模式。而这几个环节的职责,往往就是很多SP的定位所在。

  一位SP戏称:"(我们)由目前的中产阶级,一夜回到了解放前",众多SP业绩纷纷下滑,裁员危机笼罩众多公司。SP是否已经走到了末路?SP如何看待这场产业调整,并寻求怎样的出路?

  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IT168通信频道和IT168调研中心联合开展了"中国SP生存状态调查"系列活动。此次调查历时一个月,通过在线调查和线下的电话访问方式,对业内的近百家SP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目前的SP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残酷的竞争环境使得SP产业迅速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初始阶段,过渡到大型企业利润大幅度下滑、小SP无立锥之地的阶段。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以往的SP业务同质化十分严重,企业在技术和业务创新方面缺乏竞争力,甚至很多企业都是靠打政策的擦边球来支撑发展,因此,这些企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过高,信息产业部和运营商收缩增值业务产业链的动作对他们的打击最大。但是,运营商不可能垄断整个增值业务产业链,未来数据业务巨大的市场利润,对整个SP群体仍然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建立自己的特色业务和商业模式,加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求在某个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公司,将会是未来SP的发展方向。

  生存篇

  调查结果显示,今年绝大部分SP公司的经营状况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大型SP公司经营业绩大幅度下滑,许多中小SP公司步履艰难,不得不采取裁员、压缩业务范围等措施渡过难关。可以说,曾经极度繁荣的SP市场变成了冬天般的萧索。

  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SP们的盛极而衰呢?

  监管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SP的用户规模和业务增长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方面,大SP(100人以上的SP)和中小SP(100人以下的SP)的看法会有明显的不同:大SP把用户服务消费知情权的明细化放在第一位,而小SP则更多认为运营商严厉的监管举措是最大的影响。

  出现这种不同是因为,大SP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更多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业务未来的发展,更加专注消费者的体验。一系列政策下来,对原本就需求不足的移动增值业务,在购买环节增加了成本,严重影响了大SP的用户规模和收入。普遍小SP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业务创新不足,市场推广手段单一或者贫乏,有效推广和运营商的处罚成为小SP们的生存难题。

  运营商延伸内容产业链的影响

  运营商今年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增值业务"通道"提供者的角色,更多地介入了增值业务内容销售的各个环节,而集成内容、销售内容、管理内容等基本上都是原本SP赖以生存的手段。因此,绝大多数SP都认为运营商的新商业模式对自己公司造成了很大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中国移动等运营商仍然坚持合作、共赢得增值业务发展政策,但是,大部分SP仍然把运营商涉嫌垄断放在了第一的位置,并普遍上对此存在困惑和担心,但是绝大多数公司并不认为SP将退出这个市场。

  在增值业务发展初期,中国的运营商采取了介于欧美的封闭式发展模式和日韩的自由式发展模式中间的一条路:半自由、半封闭的中间道路,以求在稳定地基础上,迅速把产业做大。但是,现在增值业务市场已经规模化,运营商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收回更多的产业利润也无可非议。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运营商作为整合产业链的强势角色,在重新塑造商业模式的时候,目前并没有有效的向SP们传递明确的产业链分工信息,新的商业模式仍然在摸索中。

  SP自身因素

  在导致SP竞争环境恶劣的因素方面,不管是大SP还是中小SP都把业务同质化放在了比较靠前的位置,说明SP们都比较客观的正视自身的问题,对业务缺乏创新、需求不足引起的业务同质化,以及长期众多SP热衷于依靠手段而造成的产业环境恶劣的根本原因都有明确的认识。

  中国的增值业务市场几乎是一夜之间发展起来的,庞大的市场规模和高额的利润,吸引了大量的资本进入,宽松的市场环境让很多SP公司热衷于赚"快钱",没有长期的战略规划,业务模式和市场推广方面相互抄袭,企业没有技术和业务创新储备,更有一些小SP采取钻政策漏洞、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不仅造成了用户大量的投诉,还引起了消费者对增值业务的恐惧,也间接地损害了正当SP的利益。因此,在产业环境发生了变化的时候,就出现了"一损俱损"的惨淡局面。欣慰的是,众多SP们已经对改善产业环境达成了共识,希望通过市场监管机制的加强完善,更有效的对SP的规范化运营形成尺度,共同自律,改善产业环境。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导致目前SP公司大萧条的根本原因,是SP业务的单一,同质化严重,业务形式严重依赖于运营商给予的宽松政策,因此SP个体乃至整个行业的抗风险的能力很差,运营商开始严格管理的时候,就造成了遍及整个行业大溃。

  发展篇

  虽然SP市场遭遇了寒冬,但是从整个通信产业来看,语音业务持续下滑,数据业务逐步发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运营商角度来看,在数据业务领域重现语音时代的完全垄断几乎是不可能的。运营商的产业政策无论怎样变化,都需要和众多的SP企业共同来开发增值业务市场。运营商倡导的合作、共赢原则并非仅仅是个口号,因此,SP的市场空间还是存在,并且还会逐步扩大。

  从之前的分析中可以看出,SP市场遇到的困难可以说是一个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结果。广大SP并不应因此对整个行业的市场前景产生怀疑。我们在本次调查中,对于目前SP的生存、发展目标,也作了大量的调研,以求帮助SP树立信心和奋斗的目标。

  风投意向

  风险投资在增值业务领域有很大的话语权,注册公司--吸收风投--纳斯达克上市三部曲几乎是绝大部分SP创始人和经营者的理想轨迹。在SP市场萧条的时刻,风投的动态,也许是决定许多SP是否能挺过这个冬天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专门访问了业内多家著名的风险投资商,有40%的风投认为,他们对SP市场的态度是选择优质SP进行扶植。他们认为SP市场经过一场肃清后,虽然会有部分SP离开这个市场,但从整体来看,SP市场还是有很大的投资价值。


  何为榜样

  虽然整体上SP都遇到了困难,但是也有一些SP表示他们的业务还在正常扩展,或者受影响不大。这些公司大部分属于行业公司,在某个行业里面耕耘了很多年,掌握了一项或者几项核心资源,例如对教育内容的控制等,这类企业的抗政策风险的能力比较强。

  SP要想渡过冬天,应该怎样去做呢?在就目前政策环境下,什么类型的SP会有较好的发展这一调查题目上,大SP和中小SP的看法也存在着一些差别:大SP认为,在现有的环境下,SP要有较好的发展就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或许这是增强SP核心竞争能力的砝码;而中小SP认为,在某个领域里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最为重要,毕竟要先生存下来才会有发展。

  事实上,这两个观点并不矛盾,任何SP都不能脱离用户而存在,拥有的用户数量越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就越大,其转型也就越容易。263集团董事长李小龙曾经说过,如果达到一定的用户数量,几乎你办什么都行。中小企业SP成长为大型企业,用户数量就是一个异常重要的标准。但是赢取用户信赖和增加用户粘性的办法,以及企业的长远发展,我们认为,对于面向普通消费者,目前已经拥有了大量用户基础的SP而言,开发有特色的业务,增加用户的粘性是确保过冬的重中之重;而对于用户数量较少,业务黏着性不高的SP来说,深耕某个行业,在一些环节上掌握主动权,则是另一条思路。行业用户的粘性很高,和运营商容易形成互惠互利合作模式,对其政策的依赖性大大降低。

  未来篇

  优胜劣汰是一个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决定SP的春天何时到来的,还应该是SP自己。SP的冬天不是因为整个行业的没落了,而是包括SP、运营商自己在内的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要重新洗牌,重新分配利润。运营商要因此而转型,SP们要摆脱目前的窘迫状况,也必须要转型,强化SP的自主知识产权,打造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则是未来SP的方向。

  调查结果显示,SP应该向哪个方向转型方面,大SP和中小SP的看法和立场会有些不同,大家虽然都比较重视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但大SP还比较重视技术的创新,带来用户市场的开拓,而中小SP则比较重视对目前现有业务的精耕细作。

  主要结论:

  我们认为,概括此次调查的结果,看到了众多积极的反馈:

  各SP对于SP产业竞争环境恶劣的根源达成共识,充分意识到业务同质化和不规范对产业的不良影响,并且积极希望产业进一步自律和规范。

  各SP积极需求转型,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加大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核心业务的突破。

  各SP明确应该规范化发展,产业必将优胜劣汰,并且表示加强监督,违规从严的决心,以真正实力生存下来,未来的SP价值和产业仍将充满前途。

  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和SP的困惑,希望引起国家和运营商的重视:

  虽然目前出台的各种政策对SP的规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同时造成了用户体验的下降,并反映在用户和市场规模的停滞。因此,如果长期通过增强限制的方式加强控制,将不利用用户需求的提高,隐患产业的发展速度。必须在完善监管机制等方面加强措施。

  SP对运营商涉嫌介入SP,垄断性经营的担忧。这种担忧一方面反映了目前绝大多数SP核心竞争力不足,产业链中对比运营商仍处于劣势群体,同时现有的SP向运营商申报业务,并接受监管的合作模式,较为被动。另一方面,运营商适机寻求转型,塑造核心业务的价值规则原本是"新电信"必经之路,但目前运营商在产业链打造中,传递的意图不清晰,摸索中前行,并将引起产业链的担忧,也不利于产业链的共同发展。因此,运营商应主动加强与SP的业务捆绑和整合,清晰业务规划,既要积极扶持也要规则明确。

  专家观点:

  1、SP产业需要从内容和服务上入手,要细分市场,准确自己的市场定位,确定服务、产品和市场的差异性。

  2、区域SP和特色SP由于特殊资源的存在,可能更容易在市场中分一杯羹。

  3、许多大的CP由于具备特殊资源和资金能力,将会以收购小SP的形式向SP领域进军。移动增值服务市场中,内容资源越来越体现出自身价值。

  4、在创新市场方面,个人用户市场仍将是主要的目标聚集点,SP想要在业务上有所突破,必须以终端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托,与用户需求紧密结合,在政策的大环境下,产品、模式、资源等多方面的创新,同时积极培育和引导用户,水到渠成,放弃老SP们浮躁的一蹴而就的心态。

  5、无论是转型为内容提供商还是渠道分销商,还是继续做SP,SP转型中要尽快建立自身核心竞争能力。

  6、增值业务复杂化和丰富化,使得移动运营商在推广自有或者合作业务时面临诸多困难,这就给SP提供了市场机会。如果SP建立一套能牢牢掌控的新业务分销体系,能帮助移动运营商或者其他SP进行新业务分销,那么渠道就有可能成为SP一种核心竞争能力,并从中获得收入。

  7、国家政策应引导移动运营商正确处理好与独立SP的竟合关系。鼓励竞争、促进技术进步、保障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拥有核心技术应用能力的SP,应给予鼓励支持。

  8、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应用的SP,是未来SP产业发展的重点对象。

  9、SP市场急需建立产业联盟,形成行业自律机制。

*(同时,本次调查还得到了网舟咨询、Frost & Sullivan等多家咨询公司的鼎力帮助,再次表示感谢。)

  附:本次调查样本选择原则

  在我国从事SP的企业众多,从十几人到几百人。在本次调研结果中,由于企业规模、企业类型等情况的不同,调查的结果也有差异。因此,本次调研分成100人以下和100人以上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企业规模

  本次参加调研的SP中,企业规模在100人以上的占本次调研总数的64%,企业规模在100人以下的占本次调研总数的36%。

  ·企业类型

  在本次调查中,考虑到SP的类型不同,各企业从事的业务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将SP大体分成三种类型,即门户型、专业型和专项型。而从参加调查的SP样本分析,参加本次调查的大SP(100人以上)以门户型和专业型居多,而中小SP(100人以下)则以专项型居多。

  关于门户型、专项型、专业型的定义如下:

  门户型是指由门户网站提供的短信服务。主要有搜狐、新浪、网易、中华网、Tom等几家。其短信服务的内容主要有铃声、图片、文字传情、新闻、游戏等,这些需要不断补充素材的服务是这些门户型 SP的专长;专业型是指以短信作为主业的公司。从提供的服务品种来看,专业型 SP和门户型 SP几乎完全重合。但从具体的业务来看,专业型 SP的优势在于需要不断创新的技术性、创意性服务;专项型的代表是腾讯公司。腾讯和其他的短信服务商不同,没有常见的图片、铃声、游戏等业务,只专注于自己具有垄断优势的 QQ衍生短信服务。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