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频道

让亮点迸发更多的光芒—手机支付业务模式初探

        手机支付是现代通信技术和金融服务相结合而诞生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是移动通信运营商新的业务增长点。作为新兴的电子支付方式,移动支付具有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等诸多特点。


        (一) 手机支付方式:代收费模式和信息通道的争论


        在手机支付业务中,费用的收取一般有两种途径。第一,从用户的银行账户中扣除;第二,费用通过手机账单或者移动虚拟账户收取。


        在第一种方式中,手机只是一个简单的信息通道,将用户的银行账号与其手机号关联起来,手机作为对银行账号发号施令的工具。而第二种方式也就是代收费方式,在电信运营商是否越过了经营电信业务的范围而经营金融业务上颇有争议。因此第二种模式的业务范围一般限于话费收缴以及电信增值相关的SP/CP内容代收费等有限业务。

 
        目前,这两种方式在我国共存,但手机支付代收费规模尚小,因此并没有引发太大规模的争论。同时,随着手机支付模式的日益发展,相关的监管政策也正在逐步完善之中。


        (二) 手机支付的市场价值:前景广阔,但运营模式是关键


        手机支付虽然最早出现在美国,但是美国和欧洲的移动运营商对此都没有太多重视与关注。在日本、韩国,手机支付则发展迅速,其中以韩国的普及率最高。


        在我国,各地移动运营商与银行合作开始在全国的各大城市设点试运营手机支付业务。由于互联网用户远远小于手机用户的数量,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手机支付必将成为未来商家角逐的核心。


        基于前述的两种手机支付方式,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银行和运营商是手机支付业务中的两大主体,但是谁应是手机支付业务的主导者呢?


        目前,中国移动运营商和一些规模较大的银行正在进行一场争做手机支付主导者的博弈,银行担心运营商抢了自己的饭碗,运营商担心平台搭建起来只作了管道。双方都希望在方兴未艾的移动电子商务领域中打造自己的航母。 

       
        百纳电信认为,短期之内,鉴于当前手机支付运营模式及诚信机制的建立在我国还不是非常成熟的情况,引入第三方(独立或者双方共同投资均可)是一个较为现实可行的方案。一来,第三方处于相对中立的位置,在协调双方博弈上具有优势;二来,第三方的专业化和对于手机支付业务的专注程度要优于任何一方。第三方模式可以迅速实现对金融信息服务、银行中间业务的共享与管理,并能较为快速的满足用户对手机支付服务、信息安全的迫切需求,是较适合我国手机支付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


        而从长期来看,把手机变为信息中心和支付终端无疑会为运营商带来滚滚商机,但业务背后的风险则涉及银行、运营商、第三方等多方尚无定数的利益博弈,因此如何协调好各方的利益,明确各自在支付产业中合适的定位,如运营商只作数百元的小额支付,银行做大额支付等,才是找到非常好的商业运营模式的关键所在。


        (三) 手机支付业务现状分析:从支付无形商品到小额的有形商品


        目前,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联合各大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共同推出的“手机钱包”以及中国联通和中国建设银行联手推出的“手机银行”,均提供移动电子支付、金融信息服务。

 
        上海移动的“手机支付”的服务,使广大用户利用手机缴费或购买机票成为现实;天津市各邮政储蓄窗口开通的“绿卡手机支付”业务,可随时随地通过发短信的方式交纳话费。德国和台湾,居民可以通过手机支付与交通服务相关的费用。

 
        由上述的“手机支付”应用情景看,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越来越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在大众的消费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未来,通过手机支付电话费、水、电、煤气、有线电视费将会成为大众缴费的重要途径,同时手机投保、福彩投注、购买数字点卡等有代收费性质的手机支付业务也将会获得快速的发展。


        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基于非接触式芯片技术支付应用。这种技术将手机支付落到了实物上,实现了规模交易,同时更加方便、安全、快捷,必将成为未来手机支付方式的主要趋势。


        综上所述,对于电信与金融的融合,移动电子商务的一个关键点是把手机作为一种支付手段。百纳电信咨询认为,若想在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征途上,更好地确立新一代移动电子商务的地位,就必须在明确运营主体,建立诚信体制和探索业务的便捷化与安全化等关键问题上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可以预计,手机支付这个电子商务的亮点将会迸发更大的光芒!

0
相关文章